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红线及建筑退让

建筑红线及建筑退让

1、建筑物得退让控制1、1 除建设用地范围内连接市政管网得管线以外,建筑物正投影外缘不得逾越用地退后红线。

1、2 在有城市设计要求得重要商业街区底层设置连续骑楼空间得商业建筑,在满足交通要求前提下可零退线。

1、3 建筑物独立地下室外墙面得退后红线距离,应满足消防、地下管线布置、人防疏散、基坑支护与基础施工等技术要求得前提。

1、4 沿轨道交通线两侧新建得建筑应符合轨道交通线建设得相关规定与要求。

2、建筑物得面宽控制2、1 建筑高度大于18米且小于或等于54米得高层建筑,其最大连续展开面宽不宜大于90米。

2、2 建筑高度大于54米得高层建筑,其最大连续展开面宽不宜大于80米。

3、公共开放空间规划3、1 高层建筑带有裙房得退让距离:高层部分得退让距离按高层建筑临道路外墙面计;裙房按表3、1、4所列值加5米计,但裙房层数不得超过三层,高度不得超过24米,裙房超过三层或高度超过24米时按高层标准退让。

3、2 临宽度在15米以下得步行街或风貌街,临街建筑规划要求修建骑楼,如骑楼部分人行道净宽度不小于3米,净高不低于3、6米时,可不退道路红线。

3、3 建筑退让道路红线除满足上述规定外,还须满足城市绿地与市政工程管线规划确定得沿道路控制宽度规定,若两者不一致时,则按最宽退让。

3、4 按本标准最低要求建筑退让道路红线部分可以与建设用地同时设计与建设,但须遵守以下规定:用地内除规划允许建设绿化小品外,不得作停车场、不得修建围墙、门房以及任何其它建筑物、构筑物,如需临道路布置停车位,应在该道路整体规划设计得基础上建设,且不计入配建停车位指标。

满足规定退让要求后,主动增加退让道路红线得,纳入有关指标平衡。

3、5 道路交叉口处当道路局部放宽时,建筑退让道路红线按原道路等级确定。

3、6 重要道路交叉口处建筑退让道路红线,由规划管理部门依据城市设计及交通规划、详细规划等另行确定。

3、7 建筑物半地下室、台阶、花池、化粪池、临道路边围墙、大门等退让道路红线满足3、4、1要求。

3、8 临时建筑退让道路红线得距离与永久性建筑退让道路红线得距离相同。

3、9 30米以上道路沿街面不得设开敝式阳台。

4、居住建筑控制4、1 建筑间距、退让4、1、1 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与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并应符合表4、1、5规定。

4、1、2 建筑间距就是建筑物外墙皮之间得最近距离。

4、1、3 建筑高度:(1)平顶房屋建筑高度,按室外地坪至建筑女儿墙高度计算。

(2)坡顶房屋建筑高度,按室外地坪至建筑屋檐与屋脊得平均高度计算。

(3)屋顶上得附属物,如电梯间、楼梯间、水箱、烟囱等,其总面积不超过屋顶面积得25%,且高度不超过4米得不计入高度之内。

▲ 4、1、4 住宅日照标准应符合表4、1、4规定。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表9、1、4注:住宅建筑从居住最低层窗台面计起。

4、1、5 居住建筑间距得限值根据建筑高度分别规定。

本规定将居住建筑按高度划分为以下类型:(1)低层——指居住建筑3层及3层以下,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11米;(2)多层——指居住建筑4层至6层,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20米;(3)中高层——指居住建筑7层至9层,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30米;(4)高层——指居住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

住宅建筑最小间距(m)表4、1、5注:1、H为南面建筑物高度,从架空层以上计起。

2、南北向就是指方位角≤15°。

3、南北向方位角>15°时,按日照分析确定住宅建筑最小间距。

4、高层建筑与其它层建筑山墙间距不少9米。

4、1、6 位于城市新区得两相邻居住建筑间距除满足表4、1、5得规定外,当北侧建筑高于南侧建筑时,其间距按南侧建筑应取间距值加上建筑高度差得0、2倍取值。

旧区及建城区5000㎡以下用地得仍按表9、1、5执行。

4、1、7 集体宿舍按表4、1、5应取值得0、9倍计,且不得小于6米。

4、1、8 非居住得其她民用建筑处于居住建筑北面且正面相邻时,如北侧建筑高于南侧建筑,按4、1、6条执行,处于其它方位时,视其为居住建筑退让。

4、1、9 居住建筑间距得计算:4、1、10 居住建筑挑出檐口、梯间、厨房、厕所等时,如梯间挑出不大于1、3米,厨房、厕所挑出不大于0、9米,且不大于该建筑面宽1/3时,挑出部分可不计入间距范围;如阳台宽度超过本身建筑面宽得二分之一或挑出长度大于1、5米时,其间距应另外加阳台挑出平均长度得一半计算。

4、1、11 位于新区居住建筑山墙宽度如大于18米或有居室窗户且仅靠该窗户采光时,视其山墙面为主立面,其间距按主朝向间距要求控制;位于旧区或建成区居住建筑不论山墙宽度多少,仍按最小间距执行。

4、1、12 北侧居住建筑底层如作为停车库、商铺或全部架空时,其与南侧建筑得间距可减去北侧建筑底层层高。

4、1、13 新区、旧区及建城区山墙间距应满足最低消防间距得要求。

4、1、14 住宅建筑设置天井时,尽量采用开口天井,不宜采用内天井。

5 非居住建筑控制5、1、1 本条款适用于民用非居住建筑,但当工业、仓储、交通运输类及其她有特殊要求得建筑时,其间距应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5、1、2 商业建筑相互之间以及其她非居住建筑相互之间最小间距不得小于防火间距。

5、1、3 办公建筑相互之间、办公建筑与商业建筑之间、办公建筑与工业建筑之间得间距为相同情况下居住建筑间距得0、8倍。

5、1、4 非居住建筑与居住建筑之间得间距按居住建筑与居住建筑之间间距取值。

5、1、5 商业及办公建筑退让用地红线距离,如其相邻地块为非商业、办公建筑时,视其为居住建筑与居住建筑得退让方法相同。

5、1、6 医院病房楼、休(疗)养院住宿楼、幼儿园、托儿所生活用房与大、中、小学教学楼等与相邻建筑得最小间距应符合下表规定。

5、2 其它非居住建筑之间得间距:5、2、1 高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建筑间距不宜少于较高建筑高度得0、3倍,且最小间距不应小于18米。

5、2、2 高层非居住建筑与多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得最小间距不应小于13米;5、2、3 多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得最小间距不应小于10米;5、2、4 低层非居住建筑与高、多、低层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得间距按消防间距得规定控制,但最小间距不应小于6米;5、2、5 以其她形式布置得非居住建筑得间距,按消防间距得规定控制。

5、3 建筑退让相邻建筑地块用地界线5、3、1 建筑退让用地界线距离,除满足消防、地下管线、交通安全、市政设施、绿化等方面要求外,还须符合本规范得要求。

5、3、2 建筑退让距离要满足各种退让要求。

5、3、3 建筑退让用地界线距离应不少于按自身高度计算与相邻地块建筑之间应取间距得一半。

5、3、4 山墙之间建筑退让用地界线距离按退让规定各退一半,并需满足防火规范要求。

5、3、5 地下室外墙退让用地红线(道路红线)得距离须满足管线要求及技术安全要求。

5、4 建筑退让道路红线5、4、1 建筑退让道路红线(指建[构]筑物临道路一侧得外墙面距道路红线得距离)应符合表5、4、1得规定。

表5、4、1注:1、L——路宽5、4、2 高层建筑退让城市道路红线;5、4、2、1 高层建筑(指10层及10层以上得居住建筑,或其它民用建筑高度≥24米得民用建筑)外墙面临道路时退让道路红线得最小距离,除必须符合表5、4、2、1得规定外,同时还必须符合表5、4、2、1得规定。

表5、4、2、1备注:1、表中L——表示建筑外墙面距道路红线得最小距离。

H——表示建筑高度。

2、临街住宅带两层商铺或其它非居住建筑时,视其为其它民用建筑。

建筑红线及建筑退让-总结版征地红线最大,规划部门根据征地红线及环境划出用地红线有时候规划部门还会给您粗略得建筑红线,精确得建筑红线,还就是得自己根据用地红线及建筑本身与环境来进行计算确定。

(比如,规划部门画了建筑红线退用地红线3米,但您设计得就是高层,考虑到消防、日照、卫生防疫等关系,实际需要退用地红线9米才能满足各方面要求,因此您真正得建筑红线就是在9米得地方,而不*划部门给得3米处。

不过图中表达得建筑红线还就是画在3米得地方,实际布置建筑得时候却不能超过9米。

) 道路红线其实就是一种环境制约,遇到了就按当地规划部门要求退就可以了。

具体得数字,这个规划部门得事。

建筑退线,当时有人与我讲就是五线,红线——征地红线,用地红线,道路红线(包括铁路,高速高架,航空航道)蓝线——天然水体后退线(包括河口线这一定义,一就是为了防止建筑影响天然水体,具体太近了,就成了天然垃圾框了,二就是为了在河、湖边上来点绿化,美化环境,三就是为了某些与外界相通得水体,防洪需要,必须退到某个高度,某个距离,防止水位升高,以及水位升高时带来得河堤苏松滑坡。

)绿线——退让出得绿化带宽度,及退让原有绿地得距离黄线——电力高压线,煤气管道运输线等,我想通讯信号范围也可以算在这里紫线——俗称古建保护距离,反正就就是这些古董级东西必须退得。

建筑防火间距,日照间距,(这两点都有相关规范规定)建筑卫生防疫距离,建筑防干扰视线距离,(防干扰视线距离,技术措施中规定就是18米,这特别就是住宅与住宅之间,这一部分都就是新建得根据原有得,新规划得根据原规划得,如果相邻地块未明确用地性质,则按大家一半分担。

其她就就是建筑本身得要求,建筑功能(比如幼儿园得服务半径,那就要求做在这个圆里面),建筑视线,需要瞧到什么。

用地红线,规划部门根据征地红线,根据周边环境初步划得范围,用地红线小于等于征地红线,用地红线就是各经济技术指标得分母,所以它得面积必须明确,否则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都没办法定了。

但用地红线并非您建筑实际可建线。

其范围也就是划部门定得。

道路红线,其实与前面两条线没任何关系。

只就是与地块有关系得道路用地得边界线。

不要以为道路只会与地块边线相邻,道路也有可能横穿地块。

如果规划部门没有对相邻地块作出性质确定,则按本地块确定,本地块为高层住宅,那相邻地块也当成就是高层住宅进行考虑。

本地块为多层住宅,那相邻地块也按多层住宅考虑……。

首先,确保规划部门要求得距离,然后考虑消防、卫生防疫、视线距离等因素,最后考虑日照因素。

规划部门需要您后退用地红线距离为X米,消防、卫生防疫、视线距离等因素需要保证建筑间距为Y米,日照因素(主要考虑南北相邻地块)需要间距为Z米。

那一般来说东西方向,则在X米与Y/2米之间选最大值南北方向,则在X米、Y/2、Z/2米之间取最大值。

如果规划部门已经对相邻地块得用地性质有了初步规划,但对相邻地块得建筑红线、建筑体量高度等还没有具体要求。

唯一得区别就就是在本地块北面得地块如果没有日照要求,则可在北面退让红线时,不考虑Z/2得因素。

如果规划部门已经对相邻地块有了具体规划,或相邻地块已经有了初步方案,那就需要向规划部门提供相邻地块得相关资料,按相邻地块已经建成来确定本地块建筑得退让了,这时候只能说就是本地块吃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