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

第六章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

N-H
C-O
1188cm-1 1300cm-1
C-N
返回
第三节 特殊杂质检查
一、ASA中特殊杂质的检查
1.溶液的澄清度 主要检查Na2CO3中不溶物,有苯酚;醋酸 苯酯;水杨酸苯酯;乙酰水杨酸苯酯。ASA溶解因此ASA 溶液应澄清。
2. 游离水杨酸检查 利用SA 可与FeCl3呈色,用比色法检查。 3. 易炭化物检查 主要检查ASA中能被硫酸炭化显色的低分 子有机杂质。采用与标准比色液比色的方法检查。
2.UV和IR特征吸收光谱:基于分子结构中具有苯环和 特征基团。
返回
第二节 鉴别试验
一、与三氯化铁反应
含有酚羟基药物可与FeCl3反应;能与FeCl3反应不 一定含酚羟基.
OH
Ar-OH + FeCl3
R
pH4~6 紫堇色铁配位化合物
1. 直接反应
SA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与FeCl3生成紫堇色配 位化合物
NaOH直接滴定测定其含量。
三、其他芳酸类
(一)典型药物结构
CH3
Cl
O C COO2HC5
CH3
氯贝丁酯(clofibrate)
CH 3 CHC2 H
CH 3
CH COOH CH 3
布洛芬(ibuprofen)
(二)主要理化性质
1.溶解性:水中不溶,有机溶剂溶解,氯贝丁酯为液 体;布洛芬为固体,有一定熔点。
pH 7 Ar-N=N-
NHCH2CH2NH2
ˉ
1. 直接反应 对氨基水杨酸钠
2. 水解后反应 贝诺酯具有潜在芳伯氨基
3. 甲芬那酸与对-硝基苯重氮盐在NaOH介质中偶合产
生橙红色。
COOH CH3
NH
CH3
+
N
N+
COOH CH3
NaOH
NH
CH3
NN
NO2
NO2
三、氧化反应
+ K2Cr2O7 深蓝色 棕绿色 甲芬那酸 + H2SO4
COONa OH
NH 2
对氨基水杨酸钠 (sodium aminosalicylate)
COOH O OH
OC
双水杨酯(salsalate)
OCOC3 H COO
NHCOC 3 H
贝诺酯(benorilate)
(二)主要理化性质
1.酸性 SA(PKa2.95)、ASA(PKa3.49)、双水杨酯均有酸性。 2. 溶解性: 均为固体,有一定溶点。除钠盐溶于水,其余不溶。 3. UV和IR光谱特性:分子结构中具有苯环,有UV和IR特征吸收。 4. 芳伯氨基和酚羟基特性: 5. 水解特性:ASA、双水杨酯及其制剂应检查水杨酸,对氨基水
甲芬那酸(mefenamic acid)
(二)主要理化性质
1. 溶解性: 均为固体,有一定溶点。除钠盐溶于水,其余不溶。 2. UV和IR光谱特性:分子结构中具有苯环,有UV和IR特征吸收。 3. 具有酚羟基特性: 4.分解反应特性:苯甲酸钠分解为苯甲酸;丙磺舒分解为SO2 5. 酸性:苯甲酸、丙磺舒和甲芬那酸有游离的羧基 ,可用
第六章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 析
基本要求
一、掌握水扬酸类、苯甲酸类药物的鉴别和 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二、熟悉其他方酸类药物鉴别和含量测定的 基本原理与方法。。 三、了解本类药物的体内分析方法。
返回
第一节 典型药物分类与理化性质
一、水扬酸类
(一)典型药物结构
COOH OH
水杨酸(salycylic acid)
Na2SO4。 3. 丙磺舒加热分解,生成SO2气体,有臭味
六、紫外吸收光谱法
1. 测定λmax ;λmin。 例如:布洛芬用0.4%NaOH溶液制备0.25mg/ml; λmax ; 265nm, 273nm; λmin。245nm, 271nm。
2. 在λmax 处测定一定浓度供试液的吸收度A。 例如:羟苯乙酯,5μg/ml λmax =295nm; A = 0.48
七、红外吸收光谱法
3700~2900cm-1
N-H、 O-H
C=O
1660cm-
1
1610,1570 1480,1440
C=C
水杨酸的红外吸收图谱
775cm-1
Ar-H
对氨基水杨酸钠的红外吸收图谱
3700~2900c m-1
N-H、 O-H
C=C
1580cm-1 1500cm-1
1640cm-1
即显紫色[JP(14)方法]。基于分子中-COOH的结构。
二、重氮化-偶合反应
凡是分子结构中含有芳伯氨基或潜在芳伯氨基的药物均可反应。
SO3H -OH
ˉ
Ar-N=N- -OH
NaNO2 + HCl Ar-NH2
pH=7
SO3H OH
Ar-N2Cl pH 7 Ar-N=N-
ˉ
H2O Ar-NH-COCH3
黄色 △绿色荧光[JP(14)
四、水解反应
1. ASA酸水解生成SA和CH3COOH:SA的mp为 156℃~
161 ℃。 2. 双水杨酯水解生成SA:SA的mp为158℃。 3. 氯贝丁酯碱水解后与盐酸羟胺生成异羟肟酸盐,
在弱酸条件下再与三氯化铁反应生成紫色的异 羟肟酸铁。
五、分解产物反应
1. 苯甲酸盐加热分解生成苯甲酸升华物,可用于鉴别。 2. 丙磺舒与NaOH熔融分解成Na2SO3, 经硝酸氧化成
杨酸钠和贝诺酯检查间氨基酚和对氨基酚。
二、苯甲酸类
(一)典型药物结构
COOH(Na)
苯甲酸及其钠盐 (benzoic acid )
COOC 2 H 5
OH
羟苯乙酯(ethylparoben)
COOH
SO2 N(CH 2CH2CH3)2 丙磺舒(probenecid)
COOH NH
CH3 CH3
3. 在λmax 处测定供试液的百分吸收系数。 例如:贝诺酯在λmax =240nm; E1%1cm = 730~760
4. 在规定的波长测定吸收度比值(即双波长吸收度 比值法) 例如:对氨基水杨酸钠10μg/ml;
A265/A299 = 1.56~1.56 再例如:甲芬那酸14μg/ml;
A278~280/A348~352 = 1.15~1.30
二、对氨基水杨酸钠中特殊杂质的检查
COOH
6
OH +43;) 12HCl
3
苯甲酸(中性或碱性水溶液) + FeCl3
赭色
2. 水解或分解后与三氯化铁反应
ASA水解成SA后与FeCl3 反应,成紫堇色 丙磺舒与NaOH成钠盐后,在pH 5.0~6.0中与FeCl3生成米黄色 布洛芬与高氯酸羟胺,N,N’-双环基己羧二亚胺及高氯酸铁反 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