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阳中医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建议书

贵阳中医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建议书

贵阳中医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建议书XXXXXXX设计研究院2009年12月院长:单位负责人:高级经济师高级工程师项目负责人:注册咨询师注册咨询师编制人员:注册咨询师工程师工程师工程师目录一项目概况二编制依据三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四项目建设条件五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六节能节水措施七环境影响评价八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九项目实施进度及工期十社会效益十一结论与建议附表附图附件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 贵阳中医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建议书(二)建设性质:校园扩建工程(三)项目地点:贵阳市花溪区党武乡(四)项目规模:新校区总体计划征地1513亩,新校区规划在校生总数为17000人,总建筑面积:549581平方米;总投资150564万元(五)项目建设单位:贵阳中医学院(六)项目法人: xxx二、编制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二)《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教发[2006]17号);(三)《教育部关于颁发〈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通知》(教发[2006]18号);(四)《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教发[2004]2号);(五)国家建设部、计委、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1992〕245号);(六)《〈普通高等学校办学条件标准〉指标修订及测算说明》;(七)《贵州省高等学校设置“十一五”规划》;(八)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及其它相关资料。

本次项目建议书是在以上条件和背景的情况下进行和完成的。

三、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一)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力资源在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方面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致力于通过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许多国家已经把发展高质量教育作为基本国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劳动者的素质和人才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人民群众接受高层次、高质量教育的愿望更加迫切,从而对教育提出更高要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现代教育的发展已经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优质教育的期望也随之提高,迫切希望子女能“上好学校、找好老师、受好教育”,能够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给孩子的成才的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二) 是贵阳中医学院自身发展的必然需求近几年来,贵阳中医学院迅速发展,目前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已突破1万余人,但占地面积仅共277亩,还被分割为相距10公里的南、北两个校区。

为满足扩大招生的需要,该院目前已贷款1.5亿元,主要用于加大基本建设投入及实验设备采购。

但由于受校区面积限制,新建的教学楼高达14层,新建的学生公寓高达22层,新建的图书馆高达12层,不仅建筑成本高,而且运行成本更是十分高昂。

校区面积狭小,严重制约该院发展。

省、厅领导曾多次视察该院,该院也就此问题多次向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呼吁解决。

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专家组明确指出该院存在的首要问题是校园面积远远达不到教育部“生均一分地”要求,认为土地面积狭小是制约该院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该院“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十二五”发展纲要中明确了今后的发展定位、目标和思路,提出了将该院建设成为“教学科研型大学”的发展目标,现有校区土地面积远不能满足该院发展的需求,因此十分迫切需要建设新校区。

因此,为保证教学及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今后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贵阳中医学院迫切需要引入资金,改善教学环境,提高自身办学条件,以适应西部大开发的潮流,为贵州培养更多的可用之才。

四、项目建设条件1、该项目建设用地位于贵阳市花溪区党武乡,用地周边北有滨河路,南临环城高速公路南环线,规划中的环城高速公路、环城铁路和轻轨经过园区,交通极为方便。

地块周围紧邻斗篷山、思丫河,环境优雅、空气清新、没有城市喧闹嘈杂的干扰,是办学的绝佳场所。

2、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能满足施工要求;3、该项目建设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花溪区政府、省教育厅、省国土厅、省发改委,省规划局等多个部门的大力支持,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条件。

五、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一)建设规模确定依据贵阳中医学院“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将该院建设成为“教学科研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在校生规模将达到17000人以上。

按照国家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家教委《关于批准发布〈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的通知》(建标[1992]245号)指标要求,中医学院新校区1513亩,能满足生均用地59㎡/人的规范要求。

新校区建成后,贵阳中医学院现有的二戈寨校区将作为独立学院(时诊学院)发展,万东桥校区(北校区)作后期临床教学使用。

(二)建设规模的确定根据国家建设部、计委、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1992〕245号) 及《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的相关要求;考虑到现在高校学生住宿的实际需求,学生宿舍指标参照国家教育部2008年的《普通高校建筑面积指标》(征求意见稿),按医科类院校指标为主要计算依据。

考虑项目选址条件,以及容积率、控制高度等规划条件,在征得六、节能节水措施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国家对能源实行开发和节约并重的方针,为贯彻节约能源这一基本国策,本项目的节能设计按以下原则进行。

(一)节能措施该工程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属夏热冬冷地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与《贵州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有关内容,分别进行节能计算与设计。

各建筑物尽量采用南北朝向,避风向阳,冬季具有良好的日照。

采用合理的建筑节能设计,以改善建筑的室内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建筑总体规划的节能设计:(1)建筑物尽可能南北开窗,以加强建筑物室内的空气对流。

(2)建筑物外围加强屏障建设,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景观,增加绿化面,减少硬化面(即水泥地面、沥青地面)。

2、增强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在满足室内采光的前提下,尽量减小窗墙比值;设计中建筑体型简洁化,尽量减少外墙比表面积,并采用浅色装饰。

3、屋面采用保温屋面。

4、外墙采取保温隔热节能措施。

5、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不小于窗面积的30%;外窗玻璃采用塑钢框中空玻璃窗,气密性不低于4级,保温性能分级待施工图设计时确定。

6、建筑外门采取保温隔热节能措施或保温门。

7、灯具选用T5节能型荧光灯,原则上采用一灯一控方式。

8、节能专项设计待施工图设计时,根据国家规范及贵州省相关技术规定进行深入完善。

(二)节水措施1、在给水管网上适当位置设置控制阀门,并按质按量作好防渗漏工作,避免因渗漏造成水资源浪费。

2、所有卫生洁具均采用陶瓷片密封水嘴,小便器、蹲便器采用延时自闭阀,坐便器采用6L节水型冲洗水箱。

所有给水管道和接口均须规范施工,安装完毕后均须严格按规范进行试压,避免因渗、漏水造成水资源浪费。

七、环境影响评价(一)环境影响建设项目位于贵阳市,环境保护非常重要。

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包括建设期环境影响和运营期环境影响。

2、环境保护措施遵照国家和我省的有关法规和要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结合本项目的特点和周围特征制定环境保护措施:项目建设期间应制定相应的规范措施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严格控制施工机械噪声、粉尘等的污染,避免对周围设施及人员的影响。

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应指定专门部门统一管理室内外环境。

各项环保设施必须做到“三同时”。

隔声窗、化粪池、污水处理站、垃圾清洁站、垃圾收集运输系统、污泥无害化处理设施、绿化消防等,均应与各建设项目同时完成。

项目施工过程中虽会产生废水、固体废物、噪声和大气污染物,建成后虽会产生生活垃圾和废水,但只要建设单位强化施工期及运营期的环境管理,严格实施上述污染防治对策、措施,可以把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局部、短期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项目实施可行。

八、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一)编制依据1、设计人员提供的设计方案、设计要求、使用功能及建筑标准确定项目投资额。

2、拟建地点的地形地势条件。

3、2004年版《贵州省建筑工程计价定额及贵州省装饰装修工程计价定额》4、2004年版《贵州省安装工程计价定额》5、当地类似工程及建安工程造价标准。

6、采用动静态相结合的方法编制。

(二)建设项目投资估算表:详附表(三)相关说明:⑴总投资暂未考虑贷款利息。

⑵总投资不含教学及后勤服务设备、设施。

(四)、资金筹措本项目建设资金150564万元,资金来源:本项目资金来源为学校自筹、上级补助、社会筹集及银行贷款。

总投资估算九、项目实施方案及工期项目建设工期计划为五年。

十、社会效益项目属于社会公益性非盈利项目。

教育事业属社会基础性工程,其主要任务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和造就各类合格和有用的人才,其本身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

该项目微观财务效益不显著。

本项目的效益主要体现在社会综合效益上,其具体表现为:项目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有重要而深远地意义。

十一、结论与建议(一)结论综上所述,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材,按照贵阳市总体规划,本项目的建设配合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项目建设符合贵阳市的发展规划,更好地致力于贵州教育,是贵阳中医学院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项目实施技术上有充分保障,经综合评价,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二)建议1、该项目建设刻不容缓,建议有关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尽快决策,尽早投资建设。

2、项目建设资金问题是项目建设顺利与否的关键问题,项目建设投资应尽快落实,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3、项目建设的组织应严格实行目标管理制度,对项目的时间进度、技术质量标准、经济评价、责任人、检查考核及奖惩等明确的具体要求,以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完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