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病理实习心得病理实习心得1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09植科二班第一组一、病害标本NO1.采集地点:郑州毛庄采集时间:6月22日10:20 标本描述:名称:番茄--晚疫病病原物:鞭毛菌疫霉属真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 De Bary症状:颜色为褐色。
在番茄的叶部、茎部和果实上都发现有。
病斑从叶尖或叶缘向中部发展。
NO2.采集地点:郑州市森林公园采集时间:6月21日上午11:10标本描述:名称:石楠--叶枯病病原物:半知菌门,匍柄霉属(Alternariaalternata(Fr.)Keissl) 症状:叶片的边缘为黄色或黑色的斑点或斑块。
NO3.采集地点:郑州三区采集时间:6月20日上午10:00标本描述:名称:紫薇--白粉病病原物:南方钩丝壳菌,核菌纲,白粉菌目(UncinulaaustrolianaMcalp.)症状:在嫩叶梢上发生。
感病的叶片稍卷曲,上面有层白粉覆盖。
病斑圆形,上覆白粉,严重的为一片。
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09植科二班第一组NO4.采集地点:郑州毛庄采集时间:6月22日上午10:30标本描述:名称:碧桃--穿孔病病原物:核果穿孔尾孢菌。
属丝孢纲,丛梗孢目(Cercospora circumscissa Sacc)症状:病株叶片上有红褐色的小斑。
病斑中部干枯脱落,形成穿孔。
NO5.采集地点:郑州毛庄采集时间:6月22日上午11:00标本描述:名称:辣椒--褐斑病病原物:辣椒尾孢,半知菌门(Cercospora capstcz;Heald. Et Wolf.) 症状:患病严重的,整个叶片变软,呈褐色,上面布满密密麻麻的黄色小点。
不太严重的,叶片上为近圆形的病斑,患病部位稍稍隆起。
NO6.采集地点:郑州森林公园采集时间:6月22日上午10:00标本描述:名称:南瓜--花叶病病原物:由南瓜花叶病毒引起的症状:叶子表面有黄色的斑点和深浅相同的斑驳的花纹。
叶片凹凸不平,茎部像是腐烂似的,顶叶出现收缩情况。
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09植科二班第一组NO7.采集地点:郑州森林公园采集时间:6月21日13:00标本描述:名称:花生--病毒病病原物:由花生黄花叶病毒引起症状:叶子呈现黄色的花叶,病状严重时为黑色。
叶子背部也变为褐色。
有的茎部已经变软变黄。
NO8.采集地点:郑州毛庄采集时间:6月22日上午11:10标本描述:名称:南瓜--炭疽病病原物:半知菌门葫芦科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Berk. Mont. )Arx )症状:最显著的特征是叶子分叉,患病的叶子像是开水烫过一样,叶面为黄色。
NO9.采集地点:郑州三区采集时间:6月20日上午11:40标本描述:名称:花生--褐斑病病原物:落花生尾孢,半知菌门真菌(Cercospora arachidicola Hori) 症状:圆形或者近圆形的小斑,叶子正面为暗褐色,病斑周围有亮黄色晕圈非常明显。
叶柄和茎秆上病斑为长椭圆形,暗褐色。
NO10.采集地点:郑州三区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09植科二班第一组采集时间:6月20日上午10:45标本描述:名称:棕榈--褐斑病病原物:半知菌门,尾孢菌(Cercospora insulana Sacc)症状:病斑为淡褐色黄褐色。
严重的叶尖为黄色。
NO11.采集地点:采集时间:标本描述:名称:番茄叶霉病病原物:真菌半知菌亚门的褐孢霉(Fulvia fulva (Cooke) Cif.)症状:番茄叶霉病在番茄的叶、茎、花、果实上,都会出现的症状。
叶片为灰色的不规则形霉层,叶片正面在相应的部位退绿变黄,叶片常出现干枯卷缩。
NO12.采集地点:郑州毛庄采集时间:6月22日上午9:50标本描述:名称:茄子黄萎病病原物:半知菌亚门真菌的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 症状:植株呈萎蔫状,叶片近叶脉的叶缘部及叶脉间发黄。
NO13.采集地点:郑州森林公园采集时间:6月21日下午1:00标本描述:名称:南瓜银叶病病病原物:烟粉虱传双生病毒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09植科二班第一组症状:叶片初期表现为沿叶脉变为银色或亮白色,叶背面叶色正常NO14.采集地点:巩义浮戏山采集时间:6月25日上午11:00标本描述:名称:碧桃缩叶病病原物:真菌中的外子囊纲病菌症状:叶片畸形皱缩并卷曲,病部颜色为褐色叶尖和叶缘反卷,叶面凹凸不平。
NO15.采集地点:郑州森林公园采集时间:6月21日上午11:00标本描述:名称:南瓜角斑病病原物:半知菌亚门、瓜角斑壳针孢症状:叶片上产生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明显浅褐色有的病斑融合成片病斑周围不形成晕圈NO16.采集地点:郑州毛庄采集时间:6月22日上午11:30标本描述:名称:烟草花叶病病原物: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症状:大面积深褐色坏死斑叶片薄厚不匀颜色黄绿相间叶片皱缩、畸形、扭曲NO17.采集地点:郑州毛庄采集时间:6月22日上午11:45标本描述: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09植科二班第一组名称:烟草角斑病病原物:假单胞杆菌症状:在叶部从叶缘和叶脉两侧开始发病,病斑为多角形或不规则型。
病斑为黄褐色,颜色不是很均匀。
患病严重时,叶子为褐色,上面有黄色的小点。
NO18.采集地点:巩义浮戏山采集时间:6月25日下午14:20标本描述:名称:月季黑星病病原物:为检疫性病害症状:病株叶片上有黑褐色的病斑,周围有黄色的晕圈。
病斑为圆形或者近圆形。
NO19.采集地点:郑州毛庄采集时间:6月22日上午10:10标本描述:名称:葡萄炭疽病病原物:半知菌门,炭疽菌属胶孢炭疽菌症状:在葡萄叶片和果实上均可以见到。
果实上病状为圆形,浅褐色斑点,稍稍凹陷,病斑表面密密麻麻的长出黑色的小点粒。
叶子上病斑为叶脉与叶柄上长出长圆形,深褐色的斑点,没有果实上表现明显。
NO20.采集地点:郑州毛庄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09植科二班第一组采集时间:6月22日上午10:50标本描述:名称:向日葵叶斑病病原物:丁香假单胞菌向日葵致病变种,属细菌。
症状:观察到的是发病比较严重的,叶子表面焦枯,病斑为大斑,病斑中心破裂,病斑形状不规则。
叶片表面有水渍状的斑点。
NO21.采集地点:郑州毛庄采集时间:6月22日上午11:00标本描述:名称:烟草病毒病病原物:烟草病毒引起的症状:叶子表面发病处皱巴巴的,明显凸起。
叶子发病从周边开始。
且凸起上有不规则的褐色的斑点。
NO22.采集地点:郑州毛庄采集时间:6月22日上午10:40标本描述:名称:明脉病原物:病毒引起的症状:患病叶子的叶脉明显发亮,脉络非常清晰。
NO23.采集地点:郑州毛庄采集时间:6月22日上午9:50标本描述:植物病理学实习报告09植科二班第一组名称:豆角花叶病病原物:花叶病毒引起的症状:发病叶子上出现大量不规则的黄色的斑点,严重的甚至变为褐色。
叶片软软的,稍微有些皱缩畸形。
NO24.采集地点:郑州毛庄采集时间:6月22日上午11:10标本描述:名称:花生黑斑病病原物:落花生小球壳的段胖孢阶段症状:叶片病斑为圆形,黑褐色,周围没有晕圈。
发病严重的病斑十分密集。
在叶柄和茎上也会发生,但病斑为黑色,长椭圆形。
NO25.采集地点:郑州毛庄采集时间:6月22日上午11:15标本描述:名称:豆角病毒病病原物:病毒引起的症状:叶子出现不规则的缺烂且出现皱缩,严重的还有褐色的条纹状斑点。
NO26.采集地点:郑州森林公园采集时间:6月21日上午9:10标本描述:名称:梨锈病病原物:属担子菌们胶柄锈属真菌。
症状:在幼叶,幼果,叶柄上均可发生。
最明显的是病斑长在叶子背部,病部橙黄,肥厚肿胀,有黄色的毛又细又长。
NO27.采集地点:郑州森林公园采集时间:6月21日上午11:50标本描述:名称:大叶黄杨白粉病病原物:为子囊菌白粉菌目的真菌。
症状:叶片皱缩畸形,白粉病多分布在大叶黄杨的叶子正面,少许生长在叶子背面。
单个病斑为圆形,但患病严重时病斑扩大相互愈合形状不规则。
二、病原菌分离我们组所做的病原菌分离实验失败了,重做了一次仍然是失败。
总结失败原因如下:1.做实验时我们取病原物叶片过干,有可能当时病原物已经死了。
2.取的叶片位置不对。
正确的取发是取病害部分与健康部位的交界处,由于我们的叶片上全感染了病菌,就随便去了叶片中间的部位。
3.分离是培养基温度过高。
我们是第一组做的实验,倒完板培养基刚凝固就接种了,当时培养基的温度还很高。
三、土壤微生物分离母液稀释为10-3倍时PDA培养基上有真菌16株,细菌4株;NA培养基上有真菌7株,细菌13株.母液稀释为10 -4倍时PDA培养基上有真菌14株,细菌5株;NA培养基上有真菌3株,细菌10株.(注意:在制作培养基时,分离病原菌的培养基可做的薄一点,无所谓。
但是,在土壤微生物分离时倒的板应该稍微厚一点,否则在平铺试液时容易把板弄破。
)四、实习感悟从6月20日到27日,短短一个星期的植物病理学实习转瞬即逝。
昨日还在浮戏山上呼吸着那格外新鲜的空气,兴高采烈的采着标本......今天却被通知实习结束。
虽然时间是早安排好的,但依然恋恋不舍,意犹未荆就这样,兴奋着、激动着、疲倦着、学习着、充实着......一个星期的时间,让我们都受益匪浅,感慨万千。
接到实习通知的当天晚上,我们都激动的快要睡不着,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接着领工具、讲解实习要领、三区、森林公园、实验室、浮戏山......一切紧张而有序的进行着。
通过这次实习,我想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都有想与大家分享的点滴。
我们小组也感悟多多,简单总结一下,有以下三点。
一、理论与实践存在巨大的差异长期的在校学习和一些条件的制约,让我们多多少少都有些重理论轻实践。
刚接触植物病害的时候,甚至看到白粉病这么普遍的病害都没有一点头绪,等老师一讲解,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都是上课讲过的。
迈步在田间丛林中,回忆着上课储存的信息,听着老师的讲解,看着实实在在的病害,我们逐渐了解到花叶并霜霉并小斑并穿孔病......几天下来,甚至还能区分开晚疫病和早疫病,枯萎病和黄萎玻看到一些病害的时候,都能很自信的先判断一番......很清晰的记得有次上课,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关于梨的锈病的问题时,强调说锈病的病症有些特殊,是发生在叶子背面的。
当时同学们一直不理解,很是迷茫。
而在森林公园见到梨树的时候,看着大片大片的叶子有病,只看了一眼,就断定一定是锈病,太特殊了。
像捡到宝似的,大彻大悟,纷纷感慨,原来这就是锈病真面目啊!当时就深深的体会到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真理所在。
二、需要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不可否认,实习在外肯定是要吃一番苦头的,无论是骑着自行车奔向森林公园,还是五点多起床到桃李园坐大巴去毛庄,去浮戏山。
路途的漫长,天气的炎热,饥渴的难耐都无疑是挑战我们这些在学校温室中成长的花朵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