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公开、公平、公正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作用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
我们党非常重视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以及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为提高干部选拔任用中的公信度,必须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对公开、公平、公正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重要性和作用进行了论述,并对如何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做了阐述。
[关键词]:公开公平公正干部选拔任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
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各尽其能、才尽其用。
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民主质量,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
”可以看出,我们党非常重视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以及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为提高干部选拔任用中的公信度,必须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本文试就公开、公平、公正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作用进行论述。
一、公开、公平、公正的定义
1、公开:指将事情的内容暴露于大众;把秘密公布出来;完全不
隐蔽。
具体到干部选拔任用方面,公开指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将干部选拔任用中应让群众知晓的事宜进行公开,如:任用前的公示,选拔任用人员的简历和工作经历等。
2、公平:指做事不偏不倚。
一般是指所有的参与者(人或者团体)的各项属性(包括投入、获得等)平均。
公为公正、合理,能获得广泛的支持;平指平等、平均。
公平一般是在理想状态实现的,没有绝对的公平。
现代社会和道德提倡公平,公平也是各项竞技活动开展的基础。
但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是不存在的,公平一般靠法律和协约保证,由活动的发起人(主要成员)制定,参与者遵守。
具体到干部选拔任用方面,公平指选拔条件、选拔标准和选拔程序的一致性,侧重于事前,被选拔人员都应在同一起跑线上,遵守相同的规则,经相同的选拔程序和过程,并在同一标准下来衡量,不应有特殊化出现。
3、公正:公正是伦理学的基本范畴,在汉语中的解释为“公平正直,没有偏私”。
没有偏私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而言没有偏私,因而,公正是一种价值判断,内含有一定的价值标准,在常规情况下,这一标准便是当时的法律。
具体到干部选拔任用方面,公正指选拔任用过程中,操作没有偏私,于公平相比,公正侧重于事情进行中,因为选拔任用干部的过程,都是由人来操作的,各项选拔考核指标的确定要突出公正,只有这样才能使选拔结果具有可信度。
“公开”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对执行机构的要求,其最重要的价值是要求透明、廉洁,保障相对人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防止腐败。
“公
平”是对执行机构相对人而言的,公平最重要的价值是保障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和机会均等,避免歧视对待。
“公正”是相对于执行机构而言的,它维护正义和中立,防止徇私舞弊。
“公开、公平、公正”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二、公开、公平、公正是干部选拔任用中最基本的原则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
” 2010-2020年我国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逐步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人事制度,培养造就一支适应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从中可见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性,而公开、公平、公正是干部选拔任用中最基本的原则:
1、充分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才能提高干部群众参与度。
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管理监督等环节中充分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充分发扬民主,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度进一步提高,才能使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得到保障和落实。
2、充分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才能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广开举贤荐能之路,选人用人渠道进一步拓宽,在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基础上使竞争择优机制和选拔任用方法进一步完善,才能形成各类人才公平竞争和优秀人才不断涌现、健康成长的生动局面。
3、充分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才能增强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只有将公开、公平和公正贯穿于干部管理制度中,使干部考核科学
规范,评价客观准确;干部流动渠道畅通,资源配置优化;干部管理约束严格,权力责任统一;干部激励措施完善,保障体系健全,才能形成有利于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鼓励干事创业的有效机制。
4、充分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才能有效遏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只有做到用人行为规范,工作责任明确,监督制约有力,才能形成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有效遏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三、公开、公平、公正是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公信度的重要内容。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选人用人中的公开、公平和公正程度与公信度是成正比的,选人用人要提升群众满意度,就要坚持以公开为前提、公平为根本、公正为保障、公认为基础,必须把扩大民主作为基本方向和工作重点,把人民群众的有序政治参与贯穿干部选拔任用的全过程,大力推行公开选拔、公开招考制度,规范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工作,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实施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做到以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确保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形成科学的用人机制,形成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这样才能赢得广大党员群众的信任、信服和信赖,从而提高干部选拔任用的公信度。
四、公开、公平、公正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有一定的适用度
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对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也是一样。
干部选拔任用涉及到人员任免、当事人的切身益,是相当敏感和需要慎重处理好的。
1、公开、公平、公正必须在不违反规章制度制度的前提下进行。
这方面的规章制度有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人事工作保密制度等。
其中的保密工作非常重要,干部选拔任用过程必须遵守人事保密规定,严格的纪律是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根本保证。
严格保密,是一项基本的要求。
例如:尚未决定的事情、考察干部的细节、研究干部的会议内容、个人档案资料等等需要内部掌握的事情都不能公开。
2、公开、公平、公正必须在遵守相关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
这方面的法律法规有《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其中2002年7月9日颁布实施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是我们党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章,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有力武器,是党的干部工作的根本大法。
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必须在遵守以上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事实上,只有严格遵守相关国家的法律法规才能最好的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
五、如何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应充分走群众路线,把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扩大民主、引入竞争机制有机结合,有效地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一是标准上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将干部选拔任用标准、任职条件,不定调子,不画框框,并把职位和提名条件公之于众,把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这把“尺子”和提名权交给广大干部群众。
做到把
选人用人的权利交给群众,把选人用人的程序和方法告诉群众,把选人用人的情况及时反馈给群众,使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切实落到实处。
二是过程上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邀请群众代表参与各个环节,进行实施监督;新闻媒体均全程跟踪,及时进行报道,最大限度扩大群众知情面。
三是结果上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过程结果是否清楚,对被选拔任用人选的基本情况、工作业绩是否了解,关系到能否真正地选好人、用好人。
在选拔任用工作中,对不同时段的结果,都要及时向社会公布。
总之,我们要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民主质量,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
不断提高干部选拔任用中的公信度,使公开、公平、公正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年11月8日.
[2]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发[2002]7号).2002年7月9日.
[3]秦振泽.坚持“四个结合”,增强党员、干部的纯洁性[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