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统计学原理复习题

最新统计学原理复习题

统计复习题简答题: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以及通过这些数量方面反映出来的客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2、统计研究对象有哪些特点?答:(1)数量性(2)总体性(3)变异性3、什么是统计总体和样本?答:统计总体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从全及总体中抽取出来,作为代表这一总体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体被称为样本。

4、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举例说明。

答: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数量标志表明总体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可以用数值表示,即标志值..例如性别是品质标志,而标志表现则具体为男性和女性.工龄是数量标志,标志表现为3年、5年、8年等。

5、什么是统计指标?统计指标和标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统计指标是反映实际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社会经济范畴。

也可以说统计指标是指反映实际存在的一定社会总体现象的数量概念和具体数值。

区别: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是一对既有明显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概念。

二者的区别是: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具有可量性,无论是数量指标还是质量指标,都不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不一定。

数量标志具有可量性,品质标志不具有可量性。

关系:统计指标数值是由各单位的标志值汇总或计算出来的.其次,随研究目的的不同,指标与标志之间可以互相转化.二者体现这样的关系:指标在标志的基础上形成,指标又是确定标志的依据.6、什么是数量指标、质量指标?举例说明。

答: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是最基本的统计指标,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

数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发展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问题方面的数量,质量指标是反映现象发展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方面的数量。

二得的关系表现在:数量指标是计算质量指标的基础,质量指标往往是相应的数量指标进行对比的结果。

例:人口总数,职工总数是数量指标。

出生率,死亡率是质量指标。

7、什么是统计分组?为什么说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分组标志的选择?答: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把统计总体按照某一标志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又有联系的几个部分,称为统计分组。

(2)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分组标志的选择。

选择什么样的标志就有什么样的分组、什么样的分组体系。

分组标志作为现象总体划分为各个不同性质的组的标准或根据,选择得正确与否,关系到能否正确地反映总体的性质特征、实现统计研究的目的任务。

所以说,我们必须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在对现象总体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抓住具有本质性的区别及反映现象内在联系的标志来作为分组标志。

8、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条件下运用?答:如果离散型变量的变量值变动幅度比较小,则我们可依次将每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这种分组称为单项分组。

如果离散型变量的变量值幅度很大,项数又很多,应采用组距式分组。

连续型变量由于不能一一列举变量值,故不能作单项式分组,只能进行组距式分组。

9、组数和组距的关系如何?什么情况下用等距分组?什么情况下用不等距分组?答:组数和组距成反比。

组数越多,组距越少。

在标志值变动比较均匀的情况下,我们可采用等组距分组。

当标志值变动不均匀,如急剧增长、下降,变动幅度很大时,我们就应采用不等距分组。

10、什么是统计分布?它包括哪两个要素?答:在分组的基础上,把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归并排列,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称为统计分布。

统计分布的实质是,把总体的全部单位按某标志所分的组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数列,所以又被称为分配数列或分布数列。

分配数列明显包括两个要素: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和各组所占有的单位数——次数。

11、社会经济现象次数分布有哪些主要类型?分布特征如何?答:各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现象的次数分布主要四种类型:钟形分布、U形分布、J形分布和洛伦茨分布。

钟形特征是“两头小,中间大。

”12、统计表在结构与内容上包括哪几个方面?答:将整理后的资料汇总后,按一定的规则在表格上表现出来就是统计表。

统计表的结构,从它的外表形式看,是由纵横线交叉的一种表格所组成的。

在表格上,填写着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字资料。

因此统计表由标题、横行、纵栏和数字资料等部分组成。

统计表的内容包括主词和宾词两个部分。

主词就是统计表所要说明的总体、总体的各个组或各个单位的名称。

宾词是用说明主词的各种指标。

13、统计调查有哪些分类?它们有什么特点?它们分别适于什么样的社会经济现象?14、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的关系如何?答:调查对象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

确定调查对象时,我们还必须确定两种单位,即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调查单位也就是总体单位,它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即调查对象所包含的个体单位。

报告单位也叫填报单位,也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

需要指出的是,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的关系是总体与个体的关系。

调查对象是由调查目的决定的,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调查单位也就是总体单位,是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

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调查目的的不同二者可以互相变换。

15、统计普查有哪些主要特点和函义?答: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全面调查。

(1)普查是一种不连续调查。

因为普查的对象是时点现象,时点现象的数量在短期内往往变动不大,不需做连续登记。

(2)普查是全面调查。

它比任何其他调查方法都更能掌握全面、系统的,反映国情国力方面的基本统计资料。

(3)普查能解决全面统计报表不能解决的问题。

因为普查所包括的单位、分组目录、指标内容比定期统计报表更广泛、更详细,所以能取得更详尽的全面资料。

(4)普查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而不能经常进行。

16、抽样调查有哪些特点?有哪些优越性?答:特点:(1)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其目的是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

(2)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原则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来抽选调查单位。

所谓随机原则就是总体中调查单位的确定完全由随机因素来决定,单位中选项与不中选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保证总体中每一单位都有同等中选可能性。

优越性:体现在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和灵活性等方面。

精品文档17、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有何区别?答:(1)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

重点调查中重点选取是根据重点单位的标志问题是否占全部单位标志总量的这一标准来确定的,这一标准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易于确定;典型调查中的典型单位是在对总体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抽选出来的。

(2)调查目的不同。

重点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对重点单位的调查,掌握总体的基本情况,典型调查的目的则是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失算总体的数量特征。

(3)推断总体指标的准确性和可靠程度不同。

典型调查调查单位的选择完全由人们有意识的选择,因而难以保证推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推断误差既不知道也不能控制。

(4)调查误差有哪些种类?对调查资料准确性的检查是检查哪一类误差?答:统计调查误差可分为登记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登记性误差是由于错误判断事实或者错误登记事实而发生的误差.不管是全面调查或是非全面调查,都会有登记性误差.代表性误误差是非全面调查所因有的.登记性误差又分为偶然登记性误差和系统登记误差.(2)代表性误差.18、什么是总量指标?有何分类?它在社会经济统计是作用如何?答:总量指标又称统计绝对数,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

其按反映现象总体内容不同,分为总体单位问题和总体标志总量,简称为单位问题和标志总量。

单位总量指总体内所有单位的总数。

其按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可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指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一段时间发展变化结果的总量指标,它反映的是一段时间内的连续变化过程,时点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间状况上的总量指标。

总量指标区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动态分析和研究有特殊的意义。

19、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强度相对指标和其他相对指标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结构相对指标是以总体问题为比较标准,计算各级问题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

如:各工种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比重。

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之间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

如轻重工业比例。

比较相对指标是不同单位的同类指标对比而确定的相对数,用以说明同类现象在同一时期内各单位发展的不平衡程度。

如甲地职工平均收入是乙地职工平均收入的1。

3倍。

主要区别:(1)其他各种相对指标都属于同一总体内的数量进行对比,而强度相对指标除此之外,也可以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但又有联系的属于不同总体的总量指标之间的对比。

(2)计算结果表现形式不同。

其他相对指标用无名数表示,而强度相对指标主要是用有名数表示。

(3)当计算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分母的位置互换后,会产生正指标和逆指标,而其他相对指标不存在正、逆指标之分。

20、如何理解权数?答:加权算术平均数中的权数,指的就是标志值出现的次数或各组次数占总数的比重。

在计算平均数时,由于出现次数多的标志值对平均数的形成影响大些,出现次数少的标志值对平均数的形成影响小些,因此就把次数称为权数。

21、什么是标志变动度?测定标志变动度的指标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变异指标又称标志变动度,主要用于综合反映总体各个单位标志值差异的程度。

(2)变异指标包括以下几种: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3)全距计算方法简单易懂,它仅取决于极端标志值,不能全面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的程度,也不能用来评价平均指标的代表性。

平均差计算也很简便,而且反映了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差异的大小,但由于采用绝对值运算,不适于数理统计上的数学处理,因而在实际中受到很大限制。

标准差反映了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情况,由于它克服了平均差的缺点,所以运用较广泛。

变异系数反映的是单位平均水平下标志值的离散程度,因而通过计算变异系数为水平高低不同的两个数列提供了对比的基础。

21、是抽样推断?它有哪些基本特点?答:抽样推断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算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特点如下:第一,抽样推断是一种由部分推算整体的研究方法;第二,抽样推断是建立在随机取样的基础上;第三,抽样推断运用的是概率估计的方法;第四,抽样推断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22、抽样误差?为什么它不同于登记误差和系统误差?抽样误差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答:抽样误差是指由于随机抽样的偶然因素使样本各单位的结构不足以代表总体各单位的结构,而引起抽样指标和全及指标之间的绝对离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