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化学试卷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化学试卷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我会选择 (共14题;共28分)1. (2分)(2019·琼中模拟) 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变化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 . 海水蒸发B . 食醋除垢C . 瓦斯爆炸D . 牛奶变酸2. (2分) (2019九上·中山期末)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用途B . 空气中的氧气能燃烧C . 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D . 空气中的氮气可用于化工原料3. (2分) (2016九上·新宁期中) 水是重要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B . 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C . 电解水得到的H2和O2质量比为2:1D . 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间隔增大4. (2分) (2016九上·蚌埠期中)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过滤B . 加热液体C . 排水法收集氢气D . 量取9.3mL液体5. (2分) (2019九上·廉江期末) 如图所示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A .B .C .D .6. (2分)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科学知识,判断下列作法中正确的是()A . 用钢丝球洗刷铝锅B .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防腐C . 霉变大米不能再用来做成米线D . 用水浇灭着火的油锅7. (2分) (2017九上·沭阳月考) 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相关信息,从图中不能直接获取的信息是()A .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 . 氮气的化学式为N2C .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D .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8. (2分)(2017·兴庆模拟) 在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各种物质充分反应后,其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A .B .C .D .9. (2分) (2019九下·瑶海月考)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正确的是()A . 原子结构模型B . 空气组成模型C . 物质分类模型D . 地壳中元素分布模型10. (2分)水(H2O)被称为“生命之源”,双氧水(H2O2)被称为“绿色氧化剂”。

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都含有氢气B . 都含有氢元素C . 都含有氢分子D . 都含有2个氢原子11. (2分)(2018·浦东模拟) 关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煤块粉碎后燃烧会更加充分B . 提倡使用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C . “氢能”是利用了化学反应所伴随的能量变化D . 使用燃气热水器时应保持通风以避免天然气中毒12. (2分) (2019九上·大庆期末) 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A . 向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一定含SO42-B . 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此固体一定是金属C . 氯化钠晶体不导电,说明氯化钠晶体中不含离子。

D . 向某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该溶液显碱性13. (2分)(2019·河北模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利用肥皂水可以将硬水软化B . 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为1:2C . 铝比铁耐腐蚀,说明铝没有铁活泼D . 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用作保护气14. (2分)(2017·陕西) 下列图示实验能达到目的是()A . 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B . 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C . 鉴别NH4Cl溶液和NH4NO3溶液D . 探究MnO2的催化作用二、我会填空 (共3题;共17分)15. (4分)(2018·辽阳) 用化学用语回答;(1)氩元素________;(2)高锰酸钾________;(3)铝离子________;(4)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16. (4分) (2020九上·朝阳期末) 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氮肥,下图是利用甲烷制尿素的主要流程:(1)设备Ⅲ中的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产生CO2和H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其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________。

(2)设备Ⅵ中,参加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

(3)设备Ⅴ中,可以循环利用的气体是________。

17. (9分)(2017·蓟县模拟) 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及其溶液,回答:(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实验室常用过滤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填仪器名称).(2)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________(填“软水”或“硬水”).(3)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填字母)A . 静置沉淀B . 吸附沉淀C . 过滤D . 蒸馏(4)电解水时,与两电极相连的玻璃管上方会产生气体.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正极端玻璃管产生的气体,现象是________.(5)将质量均为30g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回答①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②t1℃时,乙的溶解度为________g.③温度由t2℃降低到t1℃时,盛有甲溶液的烧杯中的固体质量________15g(填“大于”“等于”“小于”).④a、b、c三点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三、我会回答 (共2题;共12分)18. (3分) (2018九上·乌鲁木齐期末) 甲、乙、丙、丁是常见的化合物,它们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已略去)。

甲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乙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丁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①和②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19. (9分) (2015九上·郑州月考) 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里制取某种气体既可用装置A,也可以用装置B.分别写出用装置A和装置B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2)若用装置C收集这种气体,应从________(填“a”、“b”)端进气.证明该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什么?(3)利用上述装置组合还可以制取其他气体.请你选择发生装置________(填写对应字母,下同)和收集装置的进气端口________连接制取一种气体,并写出制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四、我会实验 (共2题;共10分)20. (4分)(2019·通州模拟) 从A或B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A计分。

A 实验室用图图装置制取O2B 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CO2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⑵说明氧气已收集满的现象是________。

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⑵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的原因________。

21. (6分)(2019·孝感) 超市出现了一种名为“污渍爆炸盐”的洗新产品,能在瞬间去除洗衣粉难以除去的多种顽固污渍。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产品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阅读标签)本产品不含________,环保。

(查阅资料)①“污渍爆炸盐”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Na2CO4),它是一种白色结晶颗粒,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盐和其他化合物。

②氢氧化镁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污渍爆炸盐”水溶液的成分是什么呢?(作出猜想)猜想一:Na2CO3和H2O2猜想二:Na2CO3和NaOH猜想三:Na2CO3、H2O2和NaOH。

(实验探究)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污渍爆炸盐”于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

固体完全溶解形成无色溶液/②取适量①的溶液于试管中,先向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再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试管口有大量气泡产生,木条复燃含有________③取适量①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________,振荡、静置。

有白色淀产生含有碳酸钠④取适量③的上层清液于试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氯化镁溶液,振荡清液中________不含氢氧化钠(得出结论)猜想________正确。

请写出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五、我会计算 (共1题;共4分)22. (4分)(2018·高台模拟) 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 p点的含义是________。

(2)t3℃时,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

(3)室温下,将盛有A的饱和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一定量的并NH4NO3并搅拌,试管内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4)将t3℃时A、B、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我会选择 (共14题;共28分)答案:1-1、考点:解析:答案:2-1、考点:解析:答案:3-1、考点:解析:答案:4-1、考点:解析:答案:5-1、考点:解析:答案:6-1、考点:解析:答案:7-1、考点:解析:答案:8-1、考点:解析:答案:9-1、考点:解析:答案:10-1、考点:解析:答案:11-1、考点:解析:答案:12-1、考点:解析:答案:13-1、考点:解析:答案:14-1、考点:解析:二、我会填空 (共3题;共17分)答案:15-1、答案:15-2、答案:15-3、答案:15-4、考点:解析:答案:16-1、答案:16-2、答案:16-3、考点:解析:答案:17-1、答案:17-2、答案:17-3、答案:17-4、答案:17-5、考点:解析:三、我会回答 (共2题;共12分)答案:18-1、考点:解析:答案:19-1、答案:19-2、答案:19-3、考点:解析:四、我会实验 (共2题;共10分)答案:20-1、考点:解析:答案:21-1、考点:解析:五、我会计算 (共1题;共4分)答案:22-1、答案:22-2、答案:22-3、答案:22-4、考点:解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