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初中物理运动和力试题经典含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运动和力试题经典含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运动和力试题经典含解析一、运动和力1.如图所示,小明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箱子却没有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箱子没有运动,此时箱子所受推力小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B.箱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假设箱子受到的作用力突然全部消失,则箱子将静止在原地【答案】D【解析】【详解】A.因箱子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在水平方向上推箱子的力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B.因箱子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在竖直方向上箱子受到的重力和与地面对箱子的支撑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C.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假设箱子受到的作用力突然全部消失,则箱子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静止在原地,故D正确.2.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轮船从长江驶入海洋,轮船所受的浮力增大B.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静止的物体,如果受到推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D.高速公路上之所以对汽车有最大限速,原因是速度越大惯性越大【答案】B【解析】【详解】A.同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入海洋,都处于漂浮状态,浮力和物体重力相等,重力不变,所以浮力大小不变,A错误;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B正确;C.静止的物体,若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相等时,运动状态也可能不变,C错误;D.惯性的大小只取决于质量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无关,D错误。

3.小阳利用小车、多个相同砝码等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中可将小车换成等大的木块B.图甲中通过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来判断二力是否平衡C.图甲中的左盘内再放一个砝码,小车将向左匀速运动D.图乙中,桌面倾斜不影响该实验探究【答案】B【解析】【详解】A.小车与木块相比,与桌面的摩擦力会更小,可以减小摩擦对实验的影响,故A错误;B.静止的物体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所以,实验中通过小车是否静止来判断二力是否平衡,故B正确;C.如图甲中的左盘内再放一个砝码,则平衡破坏,小车将向左会加速运动,故C错误;D.图乙中,桌面倾斜将导致小车有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会影响该实验探究,故D错误.4.下列情况中,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A.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对斜面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B.苹果下落时所受的重力和苹果对地球的吸引力C.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与伞的总重力和空气阻力D.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的牵引力和阻力【答案】B【解析】【详解】A.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对斜面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大小不相等、方向不相反、没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且重力不是斜面对木块施加的。

故这两个力不相互作用力;木块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故A错误。

B.苹果下落时所受的重力是地球给苹果的,苹果对地球的吸引力是苹果给地球的,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对方物体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故B正确。

C.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与伞的总重力和空气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都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

故C错误。

D.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的牵引力和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都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

故D错误。

5.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球B被小球A水平撞击,撞击瞬间A球反弹,同时B 球开始运动,然后慢慢停下来,B球停下来的原因是()A.B球失去惯性B.B球受到的推力小于阻力C.B球受到的推力慢慢减小D.B球在水平方向上受到阻力【答案】D【解析】【详解】A.任何物体任何情况都具有惯性,A错误;B.B球在运动过程中,不受推力,B错误;C.B球在运动过程中,不受推力,C错误;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B球慢慢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D正确。

6.甲和乙两同学都穿着溜冰鞋站在溜冰场上相对而立.甲用力推了一下乙,结果两人都向相反方向滑出了较远的距离.这一事实可以验证下列知识中的()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③一切物体都有惯性④甲对乙的作用力和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惯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详解】(1)甲用力推了一下乙,甲对乙施加了力,同时乙也对甲施加了力,结果两人都向相反方向滑出,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乙本来是静止的,被甲推了一下后,运动了,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甲、乙同时受相反方向的力,撤去力后,仍然滑出了较远的距离,说明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4)甲对乙的作用力和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因为这两个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因此正确的说法是①②③.7.运动场上,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惯性的是( )A .跳远运动员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B .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C .掷出去的铁饼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D .箭被弓射出后仍向前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A .跳远运动员要助跑一段距离获得一定的速度,在起跳后,运动员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腾空时间更长,运动的越远.不符合题意.B .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即此时处于平衡状态,利用的是平衡力的知识,故符号题意;C .投掷铁饼时,铁饼离开手后由于惯性要继续向前运动,能用惯性知识解释,不符合题意,故D 错误.D .射出去的箭处于运动状态,由于惯性,箭离弦后继续向前运动,因此是利用惯性,故不符合题意;8.如图所示,物体在F 左、F 右两个水平拉力作用下,仍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已知F 左=4牛,F 右=10牛.下列情况下,物体可能会发生运动的是( )A .F 左、F 右同时减小2牛B .F 左、F 右同时增大2牛C .F 左不变,F 右增大2牛D .F 右不变,F 左增大2牛【答案】C【解析】【详解】已知F 左=4N ,F 右=10 N ,由于F 右>F 左,所以物体有向右运动的趋势,所以受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物体在水平方向受三个力而平衡,则有F f F =+右左.所以 10N 4N 6N f F F =-=-=右左A .若F 左、F 右同时减小2 N ,则4N 2N 2N F =-=左10N 2N 8N F =-=右这两个力的合力方向向右,大小为6N ,有向右滑动的趋势,此时会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大小也是6N ,故三个力的合力仍然为零,则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处于平衡状态, A 项不合题意;B.若F左、F右同时增大2 N,则F=+=4N2N6N左10N2N12NF=+=右这两个力的合力水平向右,大小为6N,有向右滑动的趋势,此时会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大小也是6N,故三个力的合力仍然为零,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处于平衡状态,B 项不合题意;C.若F左不变,F右增大2 N,则F=+=10N2N12N右F左和F右的合力为8N,方向向右,这个合力大于6N,故物体可能会向右运动,选项C符合题意;D.F右不变,F左增大2 N,则F=+=4N2N6N左F左和F右的合力为4N,方向向右,有向右滑动的趋势,此时会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大小为4N,这三个力的合力仍然为零,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处于平衡状态,D项不合题意.9.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个10N重的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测力计在不同时间的示数如下图所示,则物体在此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应为图中的()A.B.C.D.【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个10 N重的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反映了物体受到的向上拉力的大小;由“F-t图象”可知,0~t1时间内,F1=12.5N>G=10N,合力方向向上,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由“F-t图象”可知,t1~t2时间内,F2=G=10N,合力为零,拉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像可知,在t2~t3时间内,F3=7.5N<G=10N,合力方向向下,物体向上做减速运动;综上分析,物体在此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应为D,故答案为D.10.一列队伍长50m,跑步速度是2.5m/s,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的涵洞,需要的时间是A.50s B.60s C.40s D.20s【答案】B【解析】【详解】队伍全部通过涵洞,路程为:,队伍的平均速度为:,则过涵洞所需时间:,故B正确。

故本题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

11.如图所示,下列设计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雪天汽车轮上装防滑链B.旱冰鞋下装有滚轮C.钢钳内侧刻有纹线D.饮料瓶盖刻有花纹【答案】B【解析】【详解】A.雪天汽车轮上装防滑链,是通过使接触面更加粗糙来增大摩擦,故A不符合题意;B.旱冰鞋下装有滚轮,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故B符合题意;C.钢钳内侧刻有纹线,是通过使接触面膜更加粗糙来增大摩擦,故C不符合题意;D.饮料瓶盖刻有花纹,是通过使接触面更加粗糙来增大摩擦,故D不符合题意。

12.各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属于二力平衡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详解】由图可知,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选项A错误;由图可知,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选项B错误;由图可知,两个力的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选项C错误;由图可知,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是一对平衡力,故选项D正确;故应选D.13.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静止不动,与其重力互相平衡的力是( )A.物体对桌子的压力B.桌子对物体的支持力C.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D.桌子对地面的压力【答案】B【解析】【详解】A.物体对桌子的压力和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A项不合题意;B.物体只受桌子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的重力,且保持静止,是一对平衡力,选项B符合题意;C.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和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C项不合题意;D.桌子对地面的压力和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D项不合题意。

14.小明同学喜欢动手用简易器材探究物理问题.某天,他用一块较长的木板N与木块M 及弹簧测力计,按如下方法研究滑动摩擦力有关的因素.先将长木板N平放,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M在N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此时木块M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甲;然后再将N支起,仍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M沿N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此时木块M所受滑动摩擦力为f乙.对小明同学的实验讨论正确的是()A.两次M所受滑动摩擦力f甲<f乙B.小明实验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C.乙情况弹簧秤的示数等于f乙D.小明实验时控制相同的量是接触面积大小【答案】B【解析】【详解】A.甲在水平面上移动,乙在斜面上运动,则甲的压力大于乙的压力,所以甲中受到的摩擦力大于乙中受到的摩擦力.所以A错误;B.两次实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所以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因此B正确;C.在乙中,拉力不仅要克服摩擦力的大小,还要克服重力,所以拉力大小大于摩擦力.所以C错误;D.这两次实验中,控制的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所以D错误.15.我县部分学校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关于同学们在足球比赛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A.用头顶足球攻门时,头感到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C.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运动员的脚对它有力的作用D.守门员一下子抱住射门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答案】C【解析】【详解】A.用头顶足球时,头给足球作用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足球也给头施加力,所以头也感到痛,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C.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此时足球不再受到运动员的作用力,故C 错误,符合题意;D.守门员一下子抱住射门的足球,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