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

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

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标准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175
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
凡进入塔、釜、槽、罐、炉、器、机、筒仓、地坑或其他限定空间内进行检修、清理,称为限定空间内作业。

石油化工装置限定空间作业频繁,危险因素多,是容易发生事故的作业。

人在氧含量为19%—21%空气中,表现正常;例如降到13%—16%,人会突然晕倒;降到13%以下,会死亡。

限定空间内不能用纯氧通风换气,因为氧是助燃物质,万一作业时有火星,会着火伤人。

国外一家工厂,两名工人在富氧罐内钻孔作业,借助火花氧气引燃衣服,把两名工人烧死在罐内。

限定空间作业还会受到爆炸、中毒的威胁。

可见限定空间作业,缺氧与富氧,毒害物质超过安全浓度,都会造成事故。

因此,必须办理许可证。

(一)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基本原则
(1)凡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
证》。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由车间(基层单位)安全技术人员统一管理,各二级单位和车间(基层单位)主管安全的领导负责审批。

未办理作业许可证,严禁进入受限空间内作业。

(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必须设专人监护,注明作业时间,不得在无监护人或作业时间以外作业。

(3)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期间,严禁同时进行与该设备相关的试车、试压、试验等工作及活动。

(4)在对进入装有催化剂等有特殊要求的受限空间作业时,要采取特殊预防措施,《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要经厂领导审查、批准。

(5)应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内容包括作业人员紧急状况时的逃生路线和救护方法,现场应配备的救生设施和灭火器材等。

现场人员应熟知应急预案的内容。

在受限空间外的现场应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具和灭火器材。

设备的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保证其通畅无阻,便于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

(6)无《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和监护人,禁止进入作业。

当受限空间状态改变时,为防止人员误入,在受限空间的人口处设置“危险!严禁人内”警告牌。

(7)进入受限空间涉及用火、高处、临时用电等作业时,应办理相应的作业许可证。

(二)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1)二级单位或基层单位与施工单位现场安全负责人对现场监
护人和作业人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内容应包括所从事作业的安全知识、紧急情况下的处理和救护方法等,建立作业人与监护人有效可靠的联络方式。

(2)在进入受限空间前,应切实做好工艺处理,所有与其相连的管线、阀门必须加盲板断开,并对相连的设备进行吹扫、蒸煮、置换合格。

不得以关闭阀门代替安装盲板,盲板应挂牌标识。

(3)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设备,应在停机后切断电源,摘除保险或挂接地线,并在开关上挂“有人工作、严禁合闸”警示牌,必要时派专人监护。

(4)取样分析应有代表性、全面性。

设备容积较大时应对上、中、
下各部位取样分析,应保证设备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体浓度和氧含量合格(当可燃气体爆炸下限大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5%为合格;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2%为合格;氧含量19.5%—23.5%为合格),有毒有害物质不超过国家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最高容许浓度”的指标(分析结果报出后,样品至少保留4h)。

设备内温度宜在常温左右,作业期间应至少每隔4小时取样复查一次,如有一项不合格,应立即停止作业。

分析报告单应附在作业许可证存根上。

(5)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严格执行用火、临时用电、起重吊装、高处作业等有关安全规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不能代替上述作业许可证,所涉及的其他作业要按有关规定办理相关作业许可证。

(6)对盛装过能产生自聚物的设备容器,作业前应进行工艺处理,采取蒸煮、置换等方法,并做聚合物加热等试验。

(7)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不得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工具、材料须进行登记,作业前后应清点;作业结束后,
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交验。

(8)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

进入金属容器(炉、塔、釜、罐等)和特别潮湿、工作场地狭窄的非金属容器内作业照明电压不大于12V;当需使用电动工具或照明电压大于12V时,应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其接线箱(板)严禁带人容器内使用。

当作业环境原来盛装爆炸性液体、气体等介质的,则应使用防爆电筒或电压不大于12V的防爆安全行灯,行灯变压器不应放在容器内或容器上;作业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装,使用防爆工具。

(9)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前,应先拟定紧急状况时的外出路线、方法;进入受限空间的作业人员每次作业时间不宜过长,应安排轮换作业或休息。

(10)为保证受限空间内空气流通和人员呼吸需要,可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采取强制通风方法,但严禁向内充氧气。

(11)在特殊情况下,作业人员可戴长管式面具、空气呼吸器等,但佩戴长管面具时,一定要仔细检查其气密性,同时防止通气长管被挤压,吸气口应置于新鲜空气的上风口,并有专人监护;
(12)出现有人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抢救人员必须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进入受限空间,并至少有一人在外部做联络工作。

(13)以上措施如在作业期间发生异常变化,应立即停止作业,待处理并达到安全作业条件后,方可再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