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细胞分裂图形判断训练1.在哺乳动物的某一器官中,发现了如下细胞分裂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甲图处于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含有两个四分体B. 丙图所示过程可能会发生自由组合C. 在乙图所示的细胞中,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4个姐妹染色单体D. 该器官一定是动物的睾丸或卵巢2.对下列细胞分裂的相关图像分析正确的是A. a b c d细胞可出现于同一器官中B. a b细胞染色体数不同,染色单体数相同C. b c细胞四分体数均为二D. c d细胞染色体数相同,染色体组数不同3.蜜蜂种群中雌蜂是二倍体,雄蜂是由雌配子直接发育而来。
右图是蜜蜂某些细胞分裂(示部分染色体)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A. 甲图所示细胞分裂后能形成基因型为AD的卵细胞B. 乙图所示细胞分裂不一定是减数分裂C. 甲、乙两图所示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分别是8条和0条D. 甲、乙两图所示细胞中都有2个染色体组4.下图为某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A. 丙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B. 乙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aBbCC,丙产生的细胞基因型为ABC和abcC. 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等位基因和同源染色体D. 此动物有可能是雌性,丙细胞是第一极体5.下图为某个哺乳动物体内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①中有2个四分体B. 细胞④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C. 属于减数分裂的细胞有4个D. 若用某种药物抑制纺锤体形成,则细胞⑤着丝点不会分裂6.如图所示为卵巢中一些细胞图象,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若图中所示细胞分裂具有连续性,则顺序依次为甲→丙→乙→丁B. 若乙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则丁的基因组成为AaBbC. 与乙相比丁细胞染色体数减半,所以它一定为卵细胞D. 甲、乙、丙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依次为4、2、17.图A和图B为处于相同分裂阶段的两种动物细胞,都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关于它们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 细胞A的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细胞中央B. 细胞A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C. 联会发生在细胞B,而不会发生在细胞AD. 细胞B的染色体与亲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8.如图为某动物精原细胞的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①中可能存在等位基因B. 图②中含有8条脱氧核苷酸链C. 图③中有2个四分体D. 图④中一定存在2条Y染色体9.下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及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D与FG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 D点所对应时刻之后,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C. EF所对应的时间段,DNA含量的变化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 BD对应的时间段,可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上的基因变化10.如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11.下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正确的是( )A. b、c两段分别表示染色体和DNA数量变化B.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在LM段得以体现C. CD、GH及OP段染色体数目相同D. EF、KL段不存在染色单体12.下图是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 具有染色单体的时期只有CD、GH、MN段B. 着丝点分裂只发生在DE、NO段C. GH段与OP段,单个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不同D. MN段与AB段,单个细胞内核DNA含量相同13.下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所示时期发生三次DNA的复制B. AC段和NO段形成的原因都是DNA的复制C. 基因的分离发生在GH段,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LM段D. GH段和OP段含有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且都含有同源染色体14.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分裂时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A-C段B. CD段、GH段的染色体与核DNA的数目之比分别为1:2和1:1C. 图中显示两种分裂方式,I-M段所示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D. DE段和JK段染色单体数量为零,都没有同源染色体15.下图是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坐标图,下列说法符合细胞分裂事实的是A. 甲图中CD段一定是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B. 甲图中的AB段若是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细胞肯定进行减数分裂C. 乙图中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A→B时期D. 乙图中的CD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16.如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CD段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B. 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BC段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0 条或1条Y染色体C. 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DE段一个细胞内只含2个染色体组D. 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CD段都发生着丝点分裂17.下图I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的数目变化,图II表示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I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①②④⑤四个时期B. 图l中只有③⑥⑦时期的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相等C. 图II中ab段细胞的染色体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仅bc段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D. 图II中e的产生是受精作用的结果,fg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目=1:118.下图表示在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DNA在不同时期的数值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若发生AB段变化,细胞肯定进行有丝分裂B. 图中BC段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C. 图中CD段变化的原因是染色体平均进入两个细胞中D. 图中的DE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一定与核DNA的数量相等19.下图是某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量比值的变化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b段进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B. be段DNA数目加倍C. de段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 ef段的染色体数是cd段的一半20.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8个DNA分子,有同源染色体;图2所示细胞中共有0条姐妹染色单体B. 处于图3中BC段的是图1所示细胞;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C. 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如图4中d所示的情况D. 图4中a可对应图3中的BC段:图4中c对应图3中的AB段21.下图示某一生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图解与图像。
根据图示下列叙述不正确是()A. 乙图中细胞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B. 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着丝点的分裂C. 由图乙中细胞分裂方式可判断该生物是雌性动物D. 丙图细胞的分裂时期与图1的DE段相吻合22.图1是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该动物正常体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B. 图1中表示减数分裂的是细胞甲C. 图2中c→d是因为着丝点的分裂D. 图1中的细胞乙对应图2中的bc段23.下图是某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染色体中DNA分子数的比例关系,此时该细胞中不可能发生A. 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B. 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C.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分别移向两极A. 类型c的细胞一定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 5种细胞类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a和bC. 若类型b、c、d、e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则出现的先后顺序是b、d、c、eD. 类型b的细胞中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25.某男性基因型为TtRr,他有两个精原细胞,一个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A1和A2;另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B1和B2,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为C1和C2。
那么,在无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染色体形态相同并有同源染色体的是A1和A2、C1和C2B. 就上述两对等位基因而言,遗传信息相同的是A1和A2、C1和C2C. 核DNA分子数的关系式是A1=A2=B1+B2=C1+C2D. 染色体组数的关系式是A1=A2=B1+B2=C1=C226.图一是某种二倍体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三个细胞均来自同一动物个体;图二是该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数学模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做该动物的染色体组型分析应以甲细胞为研究材料B. 甲和乙分别含有2个和4个染色体组,都含有8条染色单体C. 图二中,m代表的数值是2,b~c段出现的原因是着丝粒被纺锤丝拉开D. 图二中,形成于a~b段某时期的一些小泡,在e~f时期将聚集于染色质的周围27.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各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 甲图的cd段不可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B. 乙、丙两图对应于甲图中的cd段C. 乙图可能是卵原细胞的增殖D. 甲图中的cd段可以表示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期28.下列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图细胞中的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核DNA数目不变29.下图①表示某雄性高等动物肝脏里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结合图②分析错误的是A. 图①所示细胞分裂时期处于图②中的BC段B. 图①细胞产生AB精子的概率是0C. 图①细胞中含有0个四分体D. 图②中D点后的细胞中不可能含有两条Y染色体30.如图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lB. 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2C. 若曲线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核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23D. 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