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doc

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doc

2016 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6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3 分)水是大自然的精灵,瞬息万变中向我们展示了它神秘的特性.如图所示的四个场景中,因为水的凝固而形成的是()A.草叶上的露珠 B.屋檐下的冰凌 C .树叶上的白霜2.( 3 分)用手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握住后,发声立即停止,这是因为(D.旷野上的白雾)A.音叉的振动停止了 B .声音的速度变小了 C.声音的响亮变大了 D.声音的音调变低了3.( 3 分)远看浅浅的湖(河)水,一旦涉入水中后,才发现水的实际深度比看到的要深许多,如图所示.水对眼晴的这种“欺骗”,对于想游泳的同学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我们必须要警惕.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光的直线传播 B .光发生了折射 C.光发生了反射 D .某些人的幻觉4.( 3 分)下列实例中是为了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应用核能发电 B .阳光促使植物生长 C .用电热水壶烧水D.电力驱动列车行驶5.( 3 分)将两盏分别标有“6V 3W”和“ 6V 9W ”字样的小灯泡L 和 L ,串联后接入电1 2压为 8V 的电路中,设灯泡电阻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灯均能正常发光 B .两灯额定电流相同1的实际功率比2小1 2C. L L D. L 的亮度比 L 大6.( 3 分)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个10N 重的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测力计在不同时间段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物体在此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应为下图中的()A.B.C.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5 个小题,每空 2 分,共 14 分7.(4 分)汽车司乘人员应系安全带,主要是防止当汽车遇到紧急情况时,因人具有而造成伤害.安全带的宽度应该(选填“宽”或“窄” )些更好.8.( 2 分)卢瑟福发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组成.9.( 4 分)将一实心铁球从水面上由静止释放,如图所示.铁球从入水到完全没入的过程中它所受的浮力逐渐变(选填“大”或“小”),铁球下沉的原因是它受到的浮力重力(选填“大于”或“小于” ).10.(2 分)如图所示,体重为475N的芭蕾舞演员,表演时单脚鞋尖触地,鞋尖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9.5 × 10﹣4m2,则此时她对地面的压强为Pa.11.( 2 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0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 消耗的电功率随电流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乙中的a′、 b′两点分别与滑片P 在图甲中的a、 b 两位置相对应.则电源电压为V.三、简答题:本题包括 3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9 分12.( 3 分) 2016 年 5 月25 日,主题为“大数据开启智能时代”的“2016 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 在贵阳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智能时代的来临,向我们展示了无限可能的美好未来.智能手机功能的开发也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对此,你有什么奇思妙想贡献给大家呢?请写出一条你的设想.13.(3 分)在有漩涡的河中游泳极其危险,当人接近漩涡时就会被一股很大的“吸力”吸入水底.漩涡是由于河床的沟壑变化而产生的漏斗形旋流,旋涡处水流速度突然加快,如图所示.请用物理知识解释漩涡产生“吸力”的原因.14.( 3 分)如图所示,倾斜固定在水平面上的MN、 PQ,是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不计电阻),M、P 端接有一个电阻R,均匀磁场 B 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将金属棒ab 垂直于导轨放置后,由静止释放.(1)在下滑过程中金属棒会受到磁场对它的作用力,请分析此力产生的原因.(2)已知金属棒速度越大,磁场对它的力就越大,且该力方向与它的运动方向相反,请说明释放后金属棒速度大小的变化情况及其原因.四、作图题:本题包括 4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 分15.( 2 分)如图所示,是一个未完成的实物电路,请示根据要求,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要求:小灯泡L1、L2并联,滑动变阻器只控制L2的亮度,电流表测量干路上的总电流,导线不能交叉.16.( 2 分)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小晖用激光笔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他在光屏上记录下如图乙所示的三条光线,为了便于研究,他还需要再画两条线,请你帮他完成.17.( 2 分)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有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甲、乙两种晶体,用相同的加热器同时对它们加热.甲从开始加热至熔化一段时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若乙的比热容和熔点均小于甲,请画出晶体乙在相同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象.18.( 2 分)在水平向右行驶的小车车厢顶端用细线悬挂一小球,小车水平地板上放置一物块 A,从某时刻起,发现小球向左(运动的反方向)摆开,并连续一段时间,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段时间内物块 A 受力的示意图.五、实验与科学探究题:本题包括 3 个小题,每小题9 分,共 27 分19.( 9 分)为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应置于其阻值最(选填“大”或“小” )处.(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他发现电流表示数为零,而电压表示数较大,其原因可能是(选填序号).A.电阻 R开路 B .电阻 R 短路 C .电压表开路 D .电流表开路(3)排除故障后,小明调节滑片P,当电流表指针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时,其示数为A.(4)小明继续调节滑片P,得到了多组电流和电压的数据,分析数据他得出了“电流与电压成正比”这一没有前提条件的结论,请你为他补充这个条件:.20.( 9 分)小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作了如下猜想:A.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B .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接着她按如图所示的步骤进行实验:(1)步骤①和②是为了验证猜想(选填“ A”或“B”),所探究的摩擦力是指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2)小梦接着按步骤①和③探究猜想B.你认为步骤③能否测出摩擦力?.(3)小梦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呢?她用①的装置进行实验:先水平拉动木块匀速滑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紧接着增大拉力使木块加速度滑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根据上述实验,小梦得到了“在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的结论.分析操作过程,你认为小梦的结论可信吗?,原因是.21.( 9 分)如图1 所示,小水塘平静的水面上漂浮着一个乒乓球,小帆试图用扔石子激起水波的方法将乒乓球推向水塘边.她发现小石子扔进水中,激起了一圈圈水波向外扩展,而球几乎只在原处“蹦蹦跳跳”,并未随水波向外水平移动.小帆猜想其中原因可能是:A.小石子使水产生的振动不够强,水波太小,水对乒乓球的水平推力太小B.兵兵球浸入水中深度过浅,水对它的水平推力太小C.向外逐渐扩展的水波,是被石子击中的那部分水,将竖直方向的振动向外依次传播而形成,而水并未水平移动,故对乒乓球没有产生水平推力为了验证猜想,她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①安全起见,选择一个水深较浅(膝盖以下)的水池,将质量不同的小木块、小纸船、乒乓球置于平静水面以O为圆心的同一圆上(它们浸入水的深度不同),如图2所示;②用手替代石子,以一定的频率沿竖直方向拍打水面O点处;③拿走纸船和木块,改变拍打水面的方向,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情况.请回答以下问题:(1)在验证猜想 A 时,她用不同的力度沿竖直方向拍打水面,若发现乒乓球没有水平移动,则说明:球是否能水平移动与水波大小(选填“有关”或“无关”).(2)实验方案①②是为了验证猜想(选填序号字母),实验时,若观察到三个物体都只在原位置上下振动,小帆由此得到:“乒乓球是否水平移动与浸入深度无关.”你认为这一结论是否可靠?,原因是:.(3)实施方案③时,若发现除了竖直拍打外,其他拍打方向均能使乒乓球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说明当时小帆所扔的石子几乎是以方向入水,要验证猜想C,再提供几个相同的兵兵球,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六、综合应用题:本题包括 2 个小题,第22 题 6 分,第 23 题 8 分,共 14 分,解答时需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及过程,若只写出计算结果将不得分22.(6 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6V,R 为定值电阻,小灯泡 L 上标有“ 6V 3.6W ”的字样.闭合开关S 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8A ,设灯泡电阻不受温度影响.求:(1)灯泡的额定电流.(2)定值电阻 R 的阻值.(3)通电 60s 内,电流所做的总功.23.( 8 分)小强一家驾车郊游,车行至一个水平弯道处,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的小强不由自主靠向车门,并与车门产生挤压,如图甲所示.小强问爸爸:我向外靠是因为惯性所致,但我和车门挤压时,显然车门对我有一个反向的作用力,这个力有什么作用呢?爸爸解释道:刚才我们在弯道上的运动是圆周运动,而做圆周运动的物体,需要有指向圆心的力来维持物体做这种运动,这种力叫向心力,刚才车所需的向心力就是由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提供的.小强恍然:那刚才车门对我的力就是提供我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啦!小强进一步查阅资料得知:如图乙所示,若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沿半径为r 的圆弧做圆周运动,其运动的速度为v(即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圆弧长),那么物体所需向心力的大小为 F 向 =m.(1 )他们在弯道处的行驶速度为54km/h,合m/s.(2)小强的质量 m=45kg,弯道处的圆弧半径 r=45m,行驶速度 v=15m/s ,求在转弯过程中他所需向心力的大小.(3)你认为小强当时说的“刚才车门对我的力就是提供我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啦!”这句话对吗?为什么?(4)已知在考虑其他外界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汽车在水平弯道上行驶时,所需向心力仅由地面对它的摩擦力提供,那么,不同质量的车辆在同一弯道处的限速是否相同?请推导说明.(设:此时车辆受到的最大摩擦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成正比)参考答案1、B 解: A 、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故 A 错误;B、屋檐下的冰凌是雪先熔化为水,水又凝固成冰而形成的,先熔化后凝固,故 B 正确;C、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 C 错误; D 、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出现的现象,故 D 错误.故选: B.2、 A 解:因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如果用手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握住后,音叉不再振动,也就不会再发出声音.故选A.3 选: B.解:站立在湖(河)边看到湖(河)内的水深度要比实际的深度浅;这是水底反射的光线经水进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下偏折,所以看到的湖(河)内的水深度要比实际的深度浅些.4 选 C.解: A 、应用核能发电,是将核能转化为电能,故 A 不符合题意;B、阳光促使植物生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 B 不符合题意;C、用电热水壶烧水,消耗电能转化为内能产生热量,被水吸收,使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 C 符合题意;D、电力驱动列车行驶,消耗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 D 不符合题意.5、D 解: A、两盏灯串联后接在电压为8V 的电源上时,由于两灯都不是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所以两灯均不能正常发光,故A错误;B、由 P=UI 可得,两灯泡的额定电流分别为:I1 = = =0.5A,I = = =1.5A ,由此2可知,两灯额定电流相同,故 B 错误; CD、由 I= 可得,两灯泡的电阻分别为R1= = =12 Ω, R 2===4Ω,两盏灯串联后接在电压为8V 的电源上时,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所以,由P=I 2R 可知,灯泡L1的电阻大,实际功率较大,灯泡较亮,即L1的亮度比L2大,故 C 错误, D 正确.6、 D.解:根据题意可知,物重G=10N,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测力计的示数反映了向上拉力的大小;(1)由 F﹣ t 图象可知, 0~t 1时间内,拉力F1=12.5N;比较可知,拉力>重力,合力的方向向上,所以物体向上做加速运动;(2)由 F﹣ t 图象可知, t 1~ t 2时间内,拉力 F2=10N;比较可知,拉力 =重力,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所以物体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3)由 F﹣ t 图象可知, t 2~ t 3时间内,拉力 F3=7.5N ;比较可知,拉力<重力,合力的方向向下,所以物体向上做减速运动;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物体在此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v﹣ t 图象)应为 D 图所示.7:惯性;宽.解:汽车司乘人员应系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汽车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而飞出,造成二次伤害.根据p=可知,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所以安全带的宽度宽些更好.8:电子.9:大;小于.解:铁球从入水到完全没入的过程中,水的密度一定,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根据 F 浮=ρ水 gV 排可知铁球所受浮力逐渐变大;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铁球下沉的原因是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10: 5× 105.11、 12 解:由电路图可知,R0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当P 在 a 点时,总电阻较大,电流较小,由图乙知,电路中电流I=0.4A ,滑动变阻器功率P R=3.2W,由 P=UI 可知,此时变阻器两端电压:R=8V,由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U = =电源电压: U=U0+U R=IR0+U R,即: U=0.4A× R0+8V,当由图乙知,电路中电流 I ′ =0.8A ,滑动变阻器功率P 在 b 点时,总电阻较小,电流较大,P R=3.2W,此时变阻器两端电压,U R′===4V,则电源电压: U=I′ R0+U R′ =0.8A × R0+4V,电源电压不变,所以有: 0.4A ×R0+8V=0.8A× R0+4V,解得: R0=10Ω,所以电源电压:U=0.4A ×10Ω +8V=12V.12答:未来的手机,应该将个人用户所需要的各种功能集中于一体,为了满足观看视频,需要手机具有更大的屏幕、更强劲的处理器、更快的数据连接,为了满足人们外出使用,需要续航时间更久的电池,人们可以使用可充电的燃料电池,而且在必要时,应该为手机配置高效率的外置光电池,等等.13答:旋涡处水流速度突然加快,压强骤然间小,而漩涡边沿水流速度较慢,压强较大,旋涡中心的压力远远小于漩涡边沿的压力,当人接近漩涡时,在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下就会被一股很大的“吸力”吸入水底.这就是漩涡产生“吸力”的原因.14答:( 1)金属棒与导轨构成闭合回路,棒在下滑的过程中由于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磁场对有感应电流通过的金属棒产生力的作用;(2)金属棒先加速运动,后保持匀速直线运动.释放后,金属棒由于重力的作用而加速下滑;随着金属棒的速度逐渐增大,金属棒受到沿导轨平面向上的磁场力增大,直至金属棒受力平衡,最终将做匀速直线运动.15 解:灯泡L1与L2并联,滑动变阻器控制灯泡L2的亮度,因此滑动变阻器与灯泡L2串联,电流表测量干路上的总电流应接在干路上,如图所示:16解:小晖用激光笔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他在光屏上记录下如图乙所示的三条光线,由图中箭头方向可知, AO为入射光线, OB为反射光线, OC为折射光线,作∠ AOB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 MN,根据法线与界面的垂直关系,可作出水面EF,如图所示:17解:因为乙的比热容和熔点均小于甲,所以乙图象的熔点在甲图象的下面,由 Q吸=cm△ t 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乙的温度升高得快,它的比热容小;如图所示:18 解:分析可知,物块 A 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小球向左(运动的反方向)摆开,并连续一段时间,根据惯性知识可知,小车做加速运动,故物块 A 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如图所示:19、( 1)断开;大;( 2) A;( 3) 0.5 ;(4)电阻一定.解:( 1)实验前,应断开开关,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阻值最大处;( 2)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较大而电流表示数为零,说明在电压表两接线柱之间的电路是断路,其原因可能是电阻R 开路,故 A 正确;( 3)根据图乙可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 ,分度值为0.02A ,示数为0.5A ;( 4)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20( 1) A;木块;( 2)不能;( 3)不可信;没有匀速拉动木块运动.解:( 1)比较①②两图,接触面材料不同,压力相同,说明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验证了猜想 A;所探究的摩擦力是指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受平衡力,弹簧的拉力与摩擦力相等,所以拉力的方向必须沿着水平方向,而图中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是错误的,测量的数据不正确;( 3)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时,弹簧测力计显示拉力大小,物体进行加速直线运动,拉力大于滑动摩擦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大于滑动摩擦力大小,所以小梦的结论不可信,原因是没有匀速拉动木块运动.21、( 1)无关;( 2)B;不可靠;没有控制三个物体的质量相同;( 3)竖直;将几个乒乓球分别放在以 O点为圆心的不同同心圆上,用手以一定频率沿竖直方向拍打水面O点处,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情况.解:( 1)小帆用不同的力度沿竖直方向拍打水面,水振动强度不同,若发现乒乓球没有水平移动,则说明:球是否能水平移动与水波大小无关;( 2)将质量不同的小木块、小纸船、乒乓球置于平静水面以O为圆心的同一圆上,改变了物体浸入水的深度,然后用手拍打,观察现象,可验证猜想B;(3)根据题意,竖直方向拍打水,乒乓球不移动,其它方向拍打水,乒乓球都移动,当时小帆扔石子后,乒乓球没有移动,说明石子几乎是以竖直方向入水的;猜想 C 被石子击中的那部分水,将竖直方向的振动向外依次传播而形成,而水并未水平移动,所以要验证该猜想,应将几个乒乓球分别放在以O点为圆心的不同同心圆上,用手以一定频率沿竖直方向拍打水面O点处,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情况.22、解:(1)由 P=UI 可得,灯泡的额定电流I额== =0.6A ;(2)已知灯泡与 R并联,电流表 A 测干路的电流,则通过电阻的电流为I R=I ﹣I L=0.8A ﹣0.6A=0.2A ,由 I= 可得,定值电阻的阻值R= = =30Ω;(3)通电 60s 内,电流所做的总功W=UIt=6V×0.8A × 60s=288J .23、解:( 1) 54km/h=54×m/s=15m/s ;( 2)已知:小强的质量m=45kg,弯道处的圆弧半径 r=45m,行驶速度 v=15m/s ,所以转变过程中他所需向心力: F 向 =m =45kg×=225N;(3)向心力就是由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提供的;车门对小强的力不是提供给他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因为这两个力施力物体不同;( 4)车辆受到的最大摩擦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成正比,所以f=kF 压=kG=kmg向心力仅由地面对它的摩擦力提供,即 F 向 =f=kF 压=kmg,由 F 向=m可得:v===,由此可知,速度与质量无关,所以不同质量的车辆在同一弯道处的限速相同.答:( 1) 15;( 2)在转弯过程中他所需向心力的大小为 225N;( 3)不对,因为这两个力施力物体不同;( 4)不同质量的车辆在同一弯道处的限速相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