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公企业进一步做好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安徽省阜南绿原化工有限公司工会(2010年8月18日)为了更好地维护民营企业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进一步调动广大女职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积极性,根据目前在民营企业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受到侵犯的问题表现日益突出,切实解决好女职工的劳动保护工作已经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工会组织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对民营企业女职工权益保障工作的领导,通过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解决民营企业女职工权益保障方面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企业工会工作条例(试行)》《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安徽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实施办法》、《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推动企业建立健全集体合同制度,增强集体合同的针对性、有效性,更好地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加大维权力度,促进女职工维权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推动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作势在必行。
非公企业如何进一步做好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特提出如下建议和意见。
工作建议:一、充分认识推进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女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方面的内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专项协议。
对于用人单位和本单位的全体女职工具有法律约束力。
女职工的权益保护,是党和国家为了维护女职工的劳动权利,保障女职工在劳动生产中的安全与健康,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对女职工的一种特殊保护。
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机制,在全省大力推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作,是运用集体合同制度,有针对性地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的重要载体。
推进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的具体措施,是提升女职工组织维权能力的需要,也是广大女职工的迫切要求。
该项工作的推动,有利于提升集体合同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必将对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提高女职工积极性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进一步完善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主要内容和签订履行程序1、主要内容。
(1)女职工的劳动就业权利:包括男女同工同酬,保险福利待遇均等,反对就业性别歧视。
(2)女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包括女职工禁忌从事劳动的范围,“四期保护”,妇女病的普查普治。
(3)女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包括对女职工进行职业教育、技术培训,为女职工参加继续教育和开展特色活动提供条件等。
2、签订履行程序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起草。
工会或工会女职工组织要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在全面掌握企业女职工权益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围绕女职工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本单位生产、经营、效益的实际,起草《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草案。
并通过座谈会形式征求企业内部各方代表的意见,重点听取女职工的意见,对草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2)协商。
以工会主席为首席代表的女职工权益保护协商代表,代表女职工与企业行政方协商代表就《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具体条款进行平等协商,形成协商意见稿,经职代会讨论通过。
(3)签订。
由企业法人代表和工会主席分别代表行政方和女职工方签约。
《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可以与集体合同同时签订,也可以单独签订。
签订后的《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应报有管辖权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查备案,同时报地方总工会。
(4)督查。
为确保合同的全面履行,合同双方应成立督查小组,其成员由工会代表、企业方代表根据人数对等原则组成。
督查小组每年至少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一次联合检查,将检查情况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必要时双方可随时就合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平等协商。
三、大力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劳动关系双方要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开展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作作为当前维权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认真制定工作方案或实施意见,努力做到集体合同工作推进到哪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就签订到哪里,大力维护我省广大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
工作意见:一、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维护工作。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营企业迅猛发展,在民营企业从业的女性人员比例较大,她们既是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民营企业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受到侵犯的问题日益突出:一些民营企业不与女职工订立劳动合同,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不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克扣拖欠工资和超时加班现象严重,“四期”保护不落实,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差等问题较为普遍,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女职工的权益保障工作,依法维护民营企业女职工的合法权益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
二、认真贯彻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依法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一)加快建立完善劳动关系体系建设。
一是逐步使劳动关系协调工作向社区延伸,对社区内的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劳动用工、劳动合同订立情况进行有效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女职工权益受到侵犯的问题。
二是深入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三年行动计划”,在全省建立和开展劳动用工备案制度,通过实施劳动用工备案制度,逐步建立起劳动用工管理平台,掌握民营企业女职工的劳动合同订立、劳动合同内容、工资支付等情况。
三是建立劳动合同文本备案制度,审查企业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重点对女职工的劳动保护、女职工特殊时期的保护等约定条款进行审查,并监督企业落实。
四是研究贯彻即将颁布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的有关工作,以实施《劳动合同法》为契机,重点加强对民营企业经营者的培训,全力推进劳动合同管理基础性工作。
五是充分发挥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作用,及时研究解决民营企业女职工合法权益保障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监督指导民营企业与女职工签订权责明确合法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应明确规定女职工的各项劳动保障权益。
在用工期间,严格执行当地最低工资制度,并按时足额发放工资。
民营企业要认真遵守职工休息、休假的有关规定,延长工时和休息日、法定假日工作的,要依法支付加班工资。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民营企业劳动合同管理,进一步规范民营企业女职工的劳动关系的建立、终止和解除行为。
工会组织要帮助女职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教育和引导职工增强签订劳动合同的主动性(三)大力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
按照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加强女职工特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作的意见》(冀劳社…2006‟24号)的有关规定,凡是建立了工会女职工组织并签订了集体合同的民营企业,要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可以签订乡镇、街道、社区等区域性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纺织、餐饮、服装等女职工集中的民营企业,应积极推动行业性专项集体合同。
专项集体合同中应对男女同工同酬、各项福利待遇,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包括女职工禁忌从事劳动的范围、“四期保护”、妇女病的普查普治等)作出明确规定。
要将专项集体合同作为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不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企业,不能评为和谐企业。
(四)督促民营企业依法为女职工办理社会保险,使女职工享有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
民营企业应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积极为女职工办理养老、失业、工伤、医疗和生育保险。
在女职工中可积极推行女性安康团体重大疾病保险活动,以保障女职工突患大病后获得经济上的补偿。
(五)及时处理涉及女职工合法权益的劳动争议案件。
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要及时受理、快速处理涉及女职工合法权益的劳动争议案件。
对提起劳动仲裁的女职工,生活困难的可免交仲裁费预收款。
女职工当事人败诉的,要酌情减免仲裁费。
有条件的地方,要免除困难女职工的劳动仲裁费用。
各级工会组织要积极为权益受到侵害的女职工伸张正义,对困难女职工给予法律援助,帮助权益受到侵害的困难女职工申请仲裁和诉讼,保障困难女职工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
三、切实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强化女职工权益保护的监督检查《劳动法》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对女职工权益维护和侵犯女职工合法权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认真贯彻《劳动法》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切实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通过日常巡查、投诉举报专查、专项检查、年度审查以及跨地域集中执法和联合执法,扩大劳动保障监察在民营企业的覆盖面。
凡是涉及女职工权益的案件,要做到有诉必查,违法必究。
在鉴证劳动合同时,要依法纠正在合同期限、劳动权益、解除条件等方面侵害女职工利益的约定和条款;在审查集体合同时,要重点审核有关女职工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四期保护、保险福利等内容,发现有损女职工权益的要坚决纠正;在劳动用工年审方面,对女工超强、超时劳动,违反男女同工同酬,雇用童工及在女工孕、产、哺乳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等违法行为,要依法对有关单位和责任者进行处罚。
同时,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工会组织要密切配合,成立联合检查组,有针对性地每年开展一次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的专项检查活动,专项检查的重点放在民营企业与女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情况、最低工资标准落实情况、非法使用女童工情况、超强度加班情况以及参加社会保险情况等,及时发现和纠正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害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
对社会影响恶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领导批示查办的案件以及由于地方保护主义难以查办的侵犯女职工权益的案件,要严格按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坚决予以处罚。
近期,我省将按照劳动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劳动用工情况监督检查。
在这一活动中,要把民营企业女职工权益保障问题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集中力量予以查处。
四、加强民营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做好女职工权益保障工作。
按照《工会法》的有关规定,凡依法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已经开业投产的民营企业,都应依法建立工会组织。
民营企业职工25人以上的,须建立工会委员会;职工不足25人的,也可单独建立工会委员会,也可以由两个以上企业的会员按地域或行业联合建立工会委员会,选举工会主席一名或设工会组织员一名主持工作。
民营企业女职工10人以上的,须建立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女职工不足10人的,设女职工委员。
女职工委员会要依法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重点是女职工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保护,禁忌劳动、卫生保健、生育保险等特殊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