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五中中考历史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75.0分)1.位于陕西黄陵县的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墓。
1937年清明节国共两党代表同祭黄帝陵,2005年清明节国民党退守台湾56年后,又首次正式受邀参加黄帝陵祭祀活动,说明黄帝陵祭祀有利于()A. 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B. 对历史传说作进一步考证C. 正确评价黄帝的丰功伟绩D. 保留和继承传统风俗习惯2.有学者提出“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认为在一系列复杂的迁徙、换姓和分封建国后,以西周为中心,周边被辐射的地区相互交流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
该观点说明()A. 分封制建立了中央集权B. 分封制蕴含大一统因素C. 分封制限制了诸侯权利D. 分封制有利于开拓疆域3.《史记》中记述陈胜吴广因“失期,法皆斩”而起义,而根据1975年考古发现的《云梦秦简》记载,在秦律中失期并不是死罪。
据此进行的历史推测中较为合理的是()A. 陈胜吴广起义是历史传说B. 秦有法律但民众不甚了解C. 《史记》内容虚构成分较多D. 秦朝法律制度已形同虚设4.下列是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进行《一座城门见证唐朝历史》的主题探究时收集的材料。
材料反映出唐朝()中外交往友好共处人才汇集经济繁荣兼容并包繁荣开放民族交融国家统一5.历史学家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中说:“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
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
火药之发明,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此物质文化出现在()A. 西汉B. 唐朝C. 宋朝D. 元朝6.据统计:明朝正德皇帝廷杖大臣146人,死亡11人;嘉靖皇帝曾同时廷杖大臣134人,当场死亡17人。
这些数据反映出明朝()A. 皇权极度膨胀B. 相权不断削弱C. 加强思想控制D. 完善政治制度7.清朝雍正元年规定各省赴海贸易商船必须在大桅上截一半“各照省份油饰”,江南用青油漆饰浙江用白油漆饰,福建用绿油漆饰,广东用红油漆饰,然后须经査验无误,方得放行。
这说明当时()A. 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B. 政府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C. 各省外贸产品品种差异较大D. 政府全面开放沿海对外贸易8.图一(清朝初期)至图二(清朝中期)代表清朝与某西方国家贸易关系的变化。
据此分析图中的某国应是()A. 法国B. 荷兰C. 英国D. 美国9.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给德皇的报告中承认:“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天下生灵四分之一。
”瓦德西报告中评述的事件是()A. 火烧圆明园B. 金田起义C. 左宗棠收复新疆D. 义和团运动10.“南京全城署局、学堂、商店及各营、各炮台、各兵舰商轮俱悬旗申庆。
次日,日本驻南京领事铃木电告日本外务大臣:今日市中遍悬国旗,过路行人已全无垂发辫者。
”材料反映的是()A. 武昌起义胜利B. 中华民国建立C. 黄埔军校建立D.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11.下表是根据周棉《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影响之分析与今后趋势之展望》统计的中国近代留学生情况简表,据此分析近代留学活动的积极影响是()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C.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D. 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12.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
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
”这段话旨在强调()A.农民已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力B.中国农村所蕴藏的革命力量C. 联合各个革命阶级的重要性D. 对中国革命对象的正确认识13.图中新年献词发表后发生的重大事件是()A. 将士血战台儿庄B. 转战陕北歼强敌C. 千里挺进大別山D. 百万雄师过大江14.从如图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1966-1968年我国经济状况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B. 1966-1968年我国经济状况下滑可能和“文化大革命”有关C.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严重失误D. “文化大革命”拉大了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15.它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将中国古代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重大发明传入欧洲,改造了古代印度的0到9的计数法。
它是()A. 阿拉伯帝国B. 拜占庭帝国C. 奥斯曼土耳其D. 亚历山大帝国16.“在地狱里,他看到盗贼、贪官污吏和高利贷者,还见到给当时的教皇预留的位置。
炼狱用来惩罚轻罪者。
在天堂里,正人君子和贤明君主享受着无上的快乐。
”以上描述反映了但丁()A. 反对宗教,追求观世幸福B. 信奉佛教,主张善恶有报C. 传播福音,弘扬基督教义D. 抨击教会,颂扬人的价值17.17世纪晚期,奴隶贸易给非洲社会帮来的混乱升级了。
欧洲人诱骗非洲一些部落用奴隶交换火药武器,得到新式武器的部落能够轻易地从周围手无寸铁的其他部落中猎取奴隶,再向欧洲人换取更多的武器,依靠武器迅速扩张。
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 奴隶贸易使欧洲奴隶贩子获得大量财富B. 奴隶贸易给非洲带来了部落之间的争斗C. 奴隶贸易刺激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 奴隶贸易为美洲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18.钱乘旦先生认为,英国的现代化是最符合“统一民族国家--建立专制王权--克服专制王”这一现代化的常规途径的,也是走得最顺利的。
英国在“克服专制王权”这一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一步是()A. 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B. 《权利法案》的颁布C. “光荣革命”的胜利D. 民主共和制的建立19.工业革命开始以后,人们发现水力机器必须建立在河流旁,可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河流;风车又必须在有风的情况下才能工作;水力和风力的大小也因水流、风速等因素变化不定.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亟需解决的问题是()A. 更广的销售市场B. 更多的工业原料C. 更好的机器动力D. 更大的生产场地20.有历史学家评述19世纪某事件时说:“它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同时又对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
”他评述的是()A.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B. 盂德斯鸠提出分权制衡C. 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D.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21.19世纪末,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提出“我国不可犹疑,与其坐待邻国之进步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
对福泽谕吉观点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 日本应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文明B. 日本应与邻国一起共同复兴东亚C. 日本应走对外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D. 日本国力已经与西方国家并驾齐驱22.A、B、C、D、23.一位参加某国际会议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的新秩序满怀信心。
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
”这里的“新秩序”是指()A. 凡尔赛体系B. 华盛顿体系C. 美苏两极格局D.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4.如图所示是德国领土版图的变动情况。
其变动的依据是()A. 雅尔塔会议的决定B. 波茨坦会议的决定C. 《北大西洋公约》的规定D. 《华沙条约》的规定25.有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说,本世纪50年代以来,“一些军事联盟…推动了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今天看来,“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学者对“这些军事联盟”的评价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 改变了对超级大国的认识B. “冷战”有利于推动世界和平C. 欧盟形成,欧洲实现一体化D. “冷战”结束,世界格局发生改变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0分)26.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断求索,在逆境中筑梦,在奋斗中追梦,在辉煌中圆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自光绪十四年,康有为以布衣伏阙上书。
极陈外国相通,中国危险之状。
……请厘革积弊修明内政,取法泰西,实行改革。
当时举京师之人,威以康为病狂,大臣阻格,不为代达。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材料二大约五千名北京学生举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游行,反对凡尔赛和会有关山东问题的决定。
这场游行很快就引起公众愤懑情绪的爆发、民族主义的宣泄、对西方的深深失望及对“卖国的”北京军阀政府的强烈谴责。
这场运动影响深远,全国立即响应,迫使在凡尔赛的中国代表团拒绝和约。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三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产生了新生中国的雏形。
此皆我上下同心,军民协力,党派合作,友邦增援之所致,值得我们欢欣庆祝,大书特书的。
根据姚余栋《重燃中国梦想》整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割台湾偿二百兆”的内容出自哪一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甲午战败是如何唤醒中国四千余年之大梦的?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面对民族危机,中国民众的反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指出出现这一变化的思想前提。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抗战“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的原因。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梦想1.0”提出的经济背景以及使“中国梦想2.0″能得以实现的伟大决策分别是什么?并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推动中国梦想逐步实现的重要因素。
27.经济全球化由诸多因素推动向前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直到1500年,种族隔离现象遍及全球。
所有黑人都生活在非洲,所有白人或高加索种人都生活在欧洲和中东,所有的蒙古种人都生活在东亚和美洲,所有澳大利亚种人都生活在澳洲。
大约1500年,……诸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的移居到了新的大陆。
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在一体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1870年以后,所有的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
……在美国,农业机械的发明得到了促进……与这些新杋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成品、也提供农业成品的世界市场。
加拿大的小麦、澳大利亚的羊肉、阿根廷的牛肉和加利福尼亚的水果可在世界各地的市场中找到。
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然而,入世以来,随着对外贸易量的增加,我国出口商品遭受的反倾销诉讼也在上升。
某些发达国家对我国商品设置贸易壁全、采取歧视政策。
根据材料一,指出1500年前后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使得“诸种族不再互相隔绝”?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历史事件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材料二评述的这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次工业革命的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