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碳酸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碳酸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碳酸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分析/实施方案报告摘要说明轻质碳酸钙是一种白色细腻的轻质粉末,又称工业活性沉淀碳酸钙,是化学工业生产中的一种基础原料。

轻质碳酸钙广泛应用于造纸、塑胶、塑胶薄膜、化纤、橡胶、胶粘剂、密封剂、日用化工、化妆品、建材、涂料、油墨、油灰、封蜡、腻子、毡层包装、医药、食品、饲料中。

轻质碳酸钙是一种白色细腻的轻质粉末,又称工业活性沉淀碳酸钙,是化学工业生产中的一种基础原料。

轻质碳酸钙广泛应用于造纸、塑胶、塑胶薄膜、化纤、橡胶、胶粘剂、密封剂、日用化工、化妆品、建材、涂料、油墨、油灰、封蜡、腻子、毡层包装、医药、食品、饲料中。

该轻质纳米碳酸钙项目计划总投资11578.9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220.0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63%;流动资金2358.9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37%。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21814.00万元,总成本费用16463.80万元,税金及附加240.20万元,利润总额5350.20万元,利税总额6328.36万元,税后净利润4012.6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315.7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6.21%,投资利税率54.65%,投资回报率34.65%,全部投资回收期4.39年,提供就业职位379个。

纳米碳酸钙是指粒径为1-100nm的功能性无机填料,超细化使其晶体结构和表面电子结构发生变化,具有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效应,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造纸、化学建材、油墨、涂料、密封胶与胶粘剂等领域。

碳酸钙用于工业的时间非常久,大概160多年的历史,全球纳米碳酸钙行业发展历程也很精彩和复杂,国外纳米碳酸钙生产及市场怎么发展成熟的,今天就会给大家展示。

碳酸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项目总论第二章市场研究第三章主要建设内容与建设方案第五章土建工程第六章公用工程第七章原辅材料供应第八章工艺技术方案第九章项目平面布置第十章环境保护第十一章项目安全卫生第十二章风险评估第十三章项目节能说明第十四章实施方案第十五章项目投资方案分析第十六章经济效益评估第十七章项目招投标方案附表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附表2: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附表3:节能分析一览表附表4: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附表5:人力资源配置一览表附表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附表7:流动资金投资估算表附表8:总投资构成估算表附表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10:折旧及摊销一览表附表11:总成本费用估算一览表附表1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13:盈利能力分析一览表第一章项目总论一、项目建设背景纳米碳酸钙是指粒径为1-100nm的功能性无机填料,超细化使其晶体结构和表面电子结构发生变化,具有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效应,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造纸、化学建材、油墨、涂料、密封胶与胶粘剂等领域。

近年来,碳酸钙行业正面临着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低端产能过剩,一些企业正站在被淘汰的边缘,也有一些企业依靠规模生产占有部分市场,但并没有技术优势。

纳米碳酸钙作为行业中的高端产品,备受关注。

纳米碳酸钙的粒径和形貌直接决定了其性能和应用领域。

如分散性好的立方形纳米碳酸钙可用作塑料橡胶制品的补强剂,链状、针状碳酸钙具有优良的补强作用,球形碳酸钙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耐磨性,片状碳酸钙用于造纸和涂料中,能起到良好的遮盖作用。

碳化法是目前工业应用最广泛的纳米碳酸钙制备方法,生产过程中能够较好的控制碳酸钙的粒径及其分布、颗粒形貌和分散性等结构特征。

设计和选择传质性能更佳的反应器,有指导性地控制工艺条件,选择合适的添加剂,对控制碳酸钙尺寸和形貌、提高其分散性十分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工业生产得到的纳米碳酸钙真正达到纳米(1-100nm)标准的非常少,加之不可避免的团聚的影响,产品一般既含纳米级颗粒又含微米级颗粒。

产品中结晶形貌也通常是立方形、纺锤形或链状相互掺杂。

因此,表面改性是生产质量稳定的纳米碳酸钙的重要手段。

国外纳米级超细级轻钙已形成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主要厂家有:英国的ICI公司、法国的Solvay公司、美国的矿物技术公司(MTI)、Pfizer公司、王子造纸公司、RessoWcesCasbec公司、日本的丸尾钙公司、日本的白石公司等。

日本是世界上开发和生产纳米碳酸钙较早和最好的国家,在四、五十年代就生产出了微米级、纳米级碳酸钙,现在已有纺锤形、立方形、锁链形等纳米级碳酸钙产品及改性产品50多种;英国主要研制填料专用纳米碳酸钙,最近20年英国在汽车专用塑料用碳酸钙中占垄断地位;美国则着重于纳米碳酸钙在造纸和涂料上的应用。

我国纳米碳酸钙生产起步较晚,目前约有三十几家生产企业,且仍存在生产规模小、工艺与设备较落后、产品质量不稳定、品种单一、经济效益差等不足等问题。

市场的集中度不够,市场中产品混乱、价格恶性竞争无法避免,没有实力和国外公司站在同一平台上竞争。

我国“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求:推进结构调整,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推进非金属矿物精深加工,开发专用化、功能化品种;提高产业集中度,鼓励优势骨干大型企业集团通过联合重组等形式,整合上下游产业,延伸产业链,尽快做强做大。

纳米碳酸钙产业链涉及原料、生产和应用等行业企业较多,要想实现产业链的融合,相关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创新至关重要,只有满足各产业间的供需要求,扩大市场,才能实现共赢。

产业链拉长之后,为了应对动荡的供需关系,接下来就要完善区块链了。

通过大数据的生成、积累、分析,可有效解决市场不足、产能过剩、供应链波动等问题。

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再结合“互联网+”技术的推广,能够大大降低上下游的交易成本,增加行业的周转率,提升整体纳米碳酸钙产业链和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GrandViewResearch发布《纳米碳酸钙市场分析及2016-2024年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纳米碳酸钙需求量约为1900万吨,其中塑料领域纳米碳酸钙用量占市场总量的20%以上。

到2024年,全球纳米碳酸钙需求量将超过4000万吨,2016-2024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8.7%。

其中塑料将成为增长最快的应用领域,年复合增长率约为9%。

到2024年,全球纳米碳酸钙市场总额将达到96.5亿美元。

纳米碳酸钙凭借其有意的分散性,将在油墨、医药等行业用量获得显著增长,未来8年中亚太和中东等地区对该产品的需求将越来越大,2016-202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8.9%2015年,亚太地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0%以上,原料价格低廉是促使这一地区显著增长的主要原因,未来8年该地区的年复合增长率为8.4%。

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在持续高速发展,工业技术等方面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有足够的理由认为中国的纳米碳酸钙行业会赶上并赶超世界发达国家。

从事纳米级材料的研究者和生产企业均应在纳米级无机粉体材料的应用性能上下功夫,开发出功能性、专用纳米级无机功能材料。

二、报告编制依据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细则》(2010年本)。

4、国家现行和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等。

5、项目承办单位现场勘察及市场调查收集的有关资料。

6、其他有关资料。

三、项目名称碳酸钙项目四、项目承办单位xxx投资公司五、项目选址及用地综述(一)项目选址方案项目选址位于某出口加工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建设条件良好。

(二)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37912.28平方米(折合约56.84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轻质纳米碳酸钙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规划建设要求。

六、土建工程建设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37912.28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2330.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4450.88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47986.12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4560.25平方米。

七、产品规划方案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轻质纳米碳酸钙xxx单位/年。

综合考xxx投资公司企业发展战略、产品市场定位、资金筹措能力、产能发展需要、技术条件、销售渠道和策略、管理经验以及相应配套设备、人员素质以及项目所在地建设条件与运输条件、xxx投资公司的投资能力和原辅材料的供应保障能力等诸多因素,项目按照规模化、流水线生产方式布局,本着“循序渐进、量入而出”原则提出产能发展目标。

八、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一)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11578.9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220.0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63%;流动资金2358.9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37%。

(二)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三)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项目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21814.00万元,总成本费用16463.80万元,税金及附加240.20万元,利润总额5350.20万元,利税总额6328.36万元,税后净利润4012.6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315.7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6.21%,投资利税率54.65%,投资回报率34.65%,全部投资回收期4.39年,提供就业职位379个。

九、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概况本公司秉承“以人为本、品质为本”的发展理念,倡导“诚信尊重”的企业情怀;坚持“品质营造未来,细节决定成败”为质量方针;以“真诚服务赢得市场,以优质品质谋求发展”的营销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纵观全局,争取实现行业领军、技术领先、产品领跑的发展目标。

本公司奉行“客户至上,质量保障”的服务宗旨,树立“一切为客户着想” 的经营理念,以高效、优质、优惠的专业精神服务于新老客户。

公司始终秉承“集领先智造,创美好未来”的企业使命,发展先进制造,不断提升自主研发与生产工艺的核心技术能力,贴近客户需求,助力中国智造,持续为社会提供先进科技,覆盖上下游业务领域的行业综合服务商。

公司自成立以来,在整合产业服务资源的基础上,积累用户需求实现技术创新,专注为客户创造价值。

公司凭借完整的产品体系、较强的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强大的订单承接能力、快速高效的资源整合能力,形成了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业务经营模式。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产品已覆盖全国各省市。

公司与国内多家知名厂商的良好关系为公司带来了新的行业发展趋势,使公司研发产品能够与时俱进,为公司持续稳定盈利、巩固市场份额、推广创新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产品的研发效率和质量是产品创新的保障,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研发基础建设。

通过研发平台的建设,使产品研发管理更加规范化和信息化;通过产品监测中心的建设,不断完善产品标准,提高专业检测能力,提升产品可靠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