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传统文化漫谈

日本传统文化漫谈

道•日本自古以来就有很强的―道‖的观念。

•―道‖非常重视―仪式‖,通过―稽古‖的形式将规范化的事物准确而严格地流传下去。

•稽:ji 考核、考证•稽古:练习•有利于人格的养成茶道概况•在日本,茶道是一种通过品茶艺术来接待宾客、交谊、恳亲的特殊礼节。

•茶道不仅要求有幽雅自然的环境,而且规定有一整套煮茶、泡茶、品茶的程序。

•日本人把茶道视为一种修身养性、提高文化素养和进行社交的手段。

茶道的历史•平安时代(奈良时代)–茶由遣唐使传到日本,日本开始饮茶和制茶–唐·陆羽《茶经》被誉为茶界的圣经•室町时代中期–村田珠光提倡重视精神交流的茶会,创造了「詫び茶」(草庵茶)–村田珠光被誉为日本茶道的―开山之祖‖。

「詫び茶」(草庵茶)•茶室:书院式→草庵•入口:贵族、平民不容入口→一个入口•露地:开辟通往茶室的小路,意在为人们创造超然物外、远离尘世的心理转变过程•茶具和饰物:豪华→朴素•规则:干净、平等、慎酒色•室町时代末期•武野绍欧进一步发展了茶道•他还把和歌带入了茶室•安土桃山时代•千利休被称为―茶圣‖,是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

•他还提出了―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称为茶道四规。

•和:不生憎爱的氛围;敬:心佛平等的禅意;清:物我合一的化境;寂:枯淡无欲的体悟。

一期一会•茶道活动中经常会出现的一句话,体现了茶道的精神。

•要珍惜每一次茶会,把每次茶会都当成是自己此生与对方唯一的一次相聚,因此要真诚地郑重地尊重对方•村田珠光的改革得到了当时足利义政将军的认可。

从此日本茶道走上了正规。

主要流派•当今主要有三大流派–表千家–裏千家–武者小路千家茶具介绍抹茶茶碗茶筅懐紙茶食•日本茶道在喝茶时一般会配上茶点。

•茶点和季节相呼应,小巧而精致。

•先喝茶、后品尝茶点,这是为了不让点心的味道遮盖茶本身的味道。

花道概况•所谓―花道‖,是指适当截取树木花草的枝、叶、花朵等,将其艺术地插入花瓶等花器中的方法和技术,以及欣赏其美丽的容姿及其生命力的艺术。

•―花道‖也称为―华道‖,或―生花‖。

历史•萌芽期(6-14世纪)–公元6世纪,中国的佛教传入日本,花卉成为佛前的供品。

–公元8世纪,即奈良时代,日本出现了将花草插在器皿中观赏的做法,这可以说是日本早期的插花活动。

–公元12-14世纪,日本出现了―花会‖的习俗,后来发展成―七夕竞花会‖,即日本聚集在一起对各家的插花进行评价和比较。

•发展期(14-—19世纪)–15世纪日本插花领域涌现了两个重要人物,池坊专庆和立阿弥,他们将插在瓶中的花卉命名为―立花‖,使其具有鲜明的艺术模式,被称为日本花道的―开山祖师‖。

–17-18世纪,出现了多种流派,插花艺术被确定为―花道‖。

•第二次插花高潮期(20世纪)–1926年创立了草月流,1953年河原氏受美国的邀请,首度将日本的插花介绍到国外。

1956年创办―国际花会‖,分会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

花道的五种常见模式•立花•生花•投入花•盛cheng花•自由花―天、地、人”的精神• 1.―生花‖中将最长的花枝作为―天枝‖,略短的为―人枝‖,最短的为―地枝‖。

按照人枝居中,天枝居左,地枝居右的基本构思进行创作。

• 2.体现了儒教道德求天、地、人三材调和的思想。

• 3.花道追求―静、雅、美、真、和‖的意境。

香道概况•所谓―香道‖,是指从艺术和信仰的角度欣赏香料,并以此求得意境上的美和精神的寄托与享受的活动。

•日本的树木中没有香料,由海外传入。

•焚香是中国古代就有的活动,何时、由何人传入日本不明。

历史•起源–香道活动源于佛教的供香。

–由于日本不产香料,所以香料均由海外传入。

中国自古以来便开始了焚香活动,但何时、由何人传入日本无从可考。

•平安时代–贵族中盛行焚香。

他们有目的地选择香料,将它们搭配起来,品嗅其气味。

这一时期的香被称为―香合‖、―炼香‖。

–平安时期创作的宫廷文学中有不少关于香的记载。

•镰仓时代末期–各色香料传入日本,这些香料被分为六类。

贵族及将军们对其十分喜爱,争相收集,并装入―名香盒‖或称―熏物盒‖内鉴赏。

•室町时代末期–三条西实隆热爱香料,据说他搜集了66种名香之多,常聚亲朋于家中闻香取乐。

•江户时期–通常认为日本在江户时期确立了香道。

流派•日本香道流派有100多家,最主要的是御家流和志野流。

•御家流–属于贵族流派,注重程式、气度。

•志野流–属于武家流派,显得简朴,注重精神修养。

香道仪式•十种香(1)首先选出底香;(2)用三种香同底香搭配试香;(3)将三种香各分为三份,共九份。

另加上一份没有参加过试香的香,共十份。

然后打乱顺序,将它们逐个点燃,参加仪式者依次传闻;(4)参加仪式者根据香味,决断该香属于试香时使用的哪一种香,以猜中多少决胜负。

•组香,竞马香书道概况•所谓―书道‖,是指用毛笔和墨书写文字的艺术,并以此表达书写者的精神和观念。

•日本的书道不但书写汉字,而且于表音文字假名组合起来,创造了独特的文字艺术。

•字体有楷书、行书和草书等。

•日本小学科目中就有书道。

历史•起源–日本开始用毛笔写字,和佛教的传入息息相关。

僧侣和佛教徒模仿中国,用毛笔抄录经书。

•平安时代–平安中期,日本废除了遣唐使,随着假名的出现,书法也开始和化(日本化)。

–书法界出现了―三笔‖:空海、嵯峨天皇、橘逸势;―三迹‖:小野道风、藤原佐理和藤原行成,成为日本后世书法的典范。

•江户时代–江户末期出现了如市河未庵等职业教授书法的专家。

–―书道‖产生于这一时期,并成了日本固有艺道的代表。

•二战后–中日两国书法界的交流不断。

书道用具•笔–唐朝时僧人将笔带入日本,为了适应写假名,日本人改造了唐笔,把笔尖加长。

•墨•纸•将造纸术传入日本的是高丽。

此后日本努力研究制纸工艺,8世纪时发现了新的造纸材料——日本特产雁皮,经过不断的改进,最后造出是有名的―和纸‖。

•砚日本的节日和祭礼日本法定假日2-1门松注連縄(しめなわ)注连绳镜饼杂煮羽根つき成人节日本法律规定,年满20岁为成年。

每年的这一天,年满20周岁的男女青年都要穿上传统的和服或西服,参加由公会堂或区民会堂举行的―成人式‖。

成人式首先由市町村长致辞,然后青年们高声宣誓,接着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民间节日二月二日节分指农历“立春”前一日。

这一天,许多传统家庭会举行如下仪式:一边喊着“妖魔滚出去,福气请进来”,一边从家里向外撒豆子。

据说,在这天吃掉与年龄数相等数目的豆子,会有利于健康。

这种习惯原来是在宫廷里面,在阴历的最后一天举行,象征着将鬼、冬天寒冷和阴郁驱逐出去,并且欢迎新的明亮的春天的到来。

情人节(2月14日礼巧克力本命巧克力三月十四日白色情人节女孩节(3月3日)这一天又叫玩偶节,也叫桃花节。

是一年一度的为年轻女孩乞求幸福和健康成长的日子。

这一天,有女孩的家庭会摆放各式各样的玩偶等物,少的摆1层,多则7-8层。

家长和亲友还会送给女孩包括小偶人在内的礼物。

女孩从1 岁开始得到这些小偶人,以后每年的3月3日都要陈列在客厅里,直到她出嫁时带走。

四月上旬----赏樱花五月黄金周旅游国内:公园、温泉、主题乐园、古迹海外旅游七夕(たなばた)七月七日花火大会五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八月六日----广岛原子弹爆炸纪念日八月中旬----盂兰盆节是一年一度的迎接和安慰祖先亡灵的日子。

据说,祖先的亡灵在这个日子来到家里。

盂兰盆节(7月15日或8月15日前后数日)原是佛教仪式,是追祭祖先、祈祷冥福的日子,现已是家庭团圆、合村欢乐的极为重要的节日。

其时,日本各企业均放假7至15天,人们赶回故乡团聚。

传统的盂兰盆节活动包括:迎火:7月13日(或8月13日),人们要在自己的家门口点起―迎火‖,为先灵指引回家的路。

送火:16日,家家户户要点燃―送火‖,送祖先亡灵回去。

京都的―大文字祭‖就是著名的送走祖先亡灵的―火祭‖。

有的地方将灯笼放在河海中流走。

盆龛:亦称先祖龛。

13日设置,供奉蔬果和鲜花,团子、豆子、面条或逝者生前爱吃的食物。

传说灵魂是骑着马回家,用牛驮着食物离去,因此,要用黄瓜做成马,用茄子做成牛供在佛坛前。

盆舞:为了欢迎、慰劳回家的祖灵,人们欢歌跳舞。

迎火送火盆龛九月一日----防灾日纪念关东大地震,加强防灾意识。

中秋“月见”七五三千岁糖忘年会12月开始,日本人喜欢在酒吧和饭馆举行很多年末聚会,叫做―忘年会‖。

日本的祭礼活动由来:农耕祭祀活动数目种类繁多青森・ねぶた祭り東北地方七夕活动之一夏季東京・三社祭り(さんじゃまつり)浅草神社夏季京都・祇園祭り(ぎおんまつり)7月为平息瘟疫而建祇園福岡・博多(はかた)どんたく5月札幌の雪祭り2月東京の山王祭り大阪の天神祭り节日和祭礼的意义保留传统,教育下一代祭拜祖先,对先人的敬畏假期,放松心情,回家探亲调节人际关系,缓解压力日本的A.C.G.文化A:Animation アニメ动画C:Comicコミック漫画G:Gameゲーム游戏日本动画的历史分期一、战前草创期战前草创期--由1917年日本开始有动画到1945年日本战败为止。

这段时期的前期主要是以世界名著为题材,而后期则由于日本军国主义猖獗,因此动画题材不离宣传、夸耀日本军国主义的路线。

如1942年的《桃太郎——海之神兵》即为此类。

但是这也造成了战斗、爆炸画技的进步,这也是今日日本动画最引以为傲的技术。

二、战后探索期战后探索期--由日本战败到1974年为止。

日本战败后,有些人鉴于战争的教训,开始将反战题材用在动画上。

另外也有些人尝试不同的动画题材。

所以这个时期的动画题材从很有意义到很低级的题材,应有尽有。

像1968年《太阳王子大冒险》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而成为后来高水准动画的基础。

当然也有失败的例子。

像1970年《无敌铁金刚》不但暴力而且剧情很差,这带给了日本动画不良的影响。

三、题材确定期题材确定期(第一次动画热爆发)--自1974年《宇宙战舰》上演至1982年为止。

这个时期日本动画界经过探索期,确定了动画和卡通的领域。

《宇宙战舰》是日本动画史上第一部超级剧情片,由松本零士负责脚本及人物(Character Design)。

该片在电视上播出后,造成―松本零士旋风‖。

后来并有《冱屺宇宙战舰》,《永远的大和号》及《宇宙战舰完结篇》等三部电影,寿命长达十年。

在该片后,松本零士另有《银河铁道999》,《一千年女王》等受欢迎的作品。

继松本零士后,由富野由悠季原作小说改编成《高达0079》在1979年开始上演,由于剧情结构复杂而严密,受到动画迷热烈的支持。

该片后来的三部电影非常卖座。

但自些以后,动画热逐渐消退,动画界进入间歇期。

1979年改编自藤子·f·不二雄同名漫画的哆啦A梦在日本国内上映,掀起了哆啦A梦热。

四、画技突破期画技突破期(第二次动画热爆发)--自1982年《超时空要塞》上演至1987年为止,该时期由于人们追求视觉享受成为风潮,因此动画画技力求突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