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弟子规第三十二讲教案-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

弟子规第三十二讲教案-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真正贤德的人绝不会矜夸
陈几亭曰:“君子有二耻:矜所能,耻也 。饰所不能,耻也。能则谦以居之,不能 则学以充之。君子有二恶:嫉人所能,恶
也。形人所不能,恶也。”
故事一
• 三顾茅庐
– 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 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 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 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天的德行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 息
地的德行 –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 物
志在圣贤,将天地的德行演出来
一瓶矿泉水
• 一瓶矿泉水有多少道工序?
66 道工序
故事一
• 天堂和地狱的故事
古人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所存之心,不仅是 爱人敬人之心,还要爱惜物命。
故事二
• 藏羚羊跪拜
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
• 做事乖张,聪明无益 • 时运不济,妄求无益 • 妄取人财,布施无益 • 不惜元气,服药无益 • 淫恶肆欲,阴骘无益
故事二 - 晏婴使楚
• 晏婴是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国,但身材矮小、相貌丑陋。一次, 齐王派他出使楚国,楚王听说晏婴来了,想羞辱他,于是就在城 墙下开了一个又低又小的门。晏婴知道这是楚国人故意羞辱他, 就说:“我是前来访问的,这是狗洞,不是国门,如果我访问的 是狗国,我就从这个门进去。”楚国人一听,马上打开城门让晏 婴进去了。
故事二
• 王昭远是五代时期后蜀的统帅,平时他骄 傲自大,总以诸葛亮自比,经常吹嘘说: “只要我手握铁如意,坐着太平车就可指 挥大军,一统天下。”公元961年,北宋派 大军攻打后蜀。后蜀派王昭远率军抵抗, 平时趾高气昂的王昭远由于指挥失当,使 后蜀的军队一溃千里,王昭远自己也做了 宋军的俘虏。结果,王昭远自比诸葛亮要 一统天下的大话,成为了历史上的笑柄。
故事三
• 特蕾莎修女
爱 = 用心感受他人的需要
勿以己之长而盖人; 勿以己之善而形人; 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
学习水的柔软,向低处流淌 谦即是德
生活中的实例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德者,本也
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等都 是因为德行而名扬千秋
• 虎门销烟
故事一
林则徐先生《十无益》
• 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 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 存心不善,风水无益 • 行止不端,读书无益 • 心高气傲,博学无益
闻古乐 静思
合班课
• 雨啊,请你到非洲
作业
父亲节的献礼
《在节日的光环下,做欲行还休的事》 让我们怀着感恩之心为默默付出的父亲洗脚














万往世圣开 Nhomakorabea继




复习内容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本课内容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凡是物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 之
《三字经》云:三才者,天地 人
• 晏婴见到楚王,楚王故意问他:“齐国没有人了吗?怎么派你 来了。”晏婴回答说:“我国派人出访有一个规矩,上等国家派 上等的人物,我最不中用,所以就派我到楚国来了。” 楚王又 安排人在他们谈话时押过来一名犯人。楚王问此人犯了什么罪, 下面人回答:“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晏子马上说:“淮 ①南的橘子树到了淮北就成了枳②;齐国人到了楚国就成了贼, 看来是水土不同啊!”楚王听后,觉得晏婴很了不起,对他肃然 起敬,并马上向他致歉。
圣贤之道,贵在力行
做到以后再说,是圣人, 说了以后能做到,是贤人, 说了以后做不到,是骗人
我们要做哪种人? 说到要做到!
共诵《礼运·大同篇》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ú)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 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 有所长。矜(通,鰥)寡孤独废疾者。皆 有所养(yàng)。男有分。女有归。货恶 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wù) 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 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 不闭。是谓大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