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北大学资料

中北大学资料

中北大学不为人知的事附:原国防工业八大本科院校名单: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南京航空学院,(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原机械学院,(现中北大学)。

德怀楼约20年前,太机准备迁往杭州,杭州地价2亿,太机卖掉只值一个亿,缺口1亿,向部里要钱,部里不给,为了安抚学校,给建了原来的主楼,现在的德怀楼。

德怀楼后面的那个楼是此前的小学校,我们在那里上了几年学,后来小学迁往501楼,即现在挨着窦大夫寺,在山脚下的那座楼,再后来迁往现在的附中附小。

记得那会楼顶上还有青天白日的标志。

楼后面那个古建筑很有来历,那是阎锡山的办公室,现在的校史馆。

(中北解放前是阎锡山的兵工厂)中北以前是古战场,盖讲师楼时挖出许多尸骨,那会不懂事,一群小孩老拿骷髅当皮球踢,阿弥陀佛,上帝宽恕我。

鸽子楼是苏联援建的,铁路是阎锡山建的,解放前是独具山西特色的窄轨,即山西的火车可以开出去,外面的火车却开不进来,这也是老阎一大创举。

中北后面以前是兰村的果园和耕地,果园里有苹果、黎。

桃、杏、核桃、枣。

地里有玉米、土豆、毛豆、红薯、白菜、萝卜。

我们以前放学后一大活动就是到后面偷之,什么都偷,很大一部分国家栋梁就是在偷果子的运动中茁壮成长的.......那时候,去后面的捷径是翻越医院后面的墙。

那时候校医院那是一个很大的垃圾场(从前的医院在现在登山的入口,一层,后来成立成教院,又在上面加了一层,现在好像居委会在那),游泳场的位置是一个很大的假山,小时候老是爬上去摘酸枣。

老图书馆后面有一个很深的洞,上面写着“为人民服务”曾经和数个小孩举着火把进去过,洞很深,很大,里面有无数个岔道,地上有很深的裂缝,怕迷路,赶紧出来........那不是防空洞,中北的防空洞中央大道沿线图书馆前面就有,从金虎超市向菜市场走会发现你的左手边有一个很大的石头门,那是防空洞入口,现在废弃不用了,据说成了腌咸菜的地方。

裂石寒泉寒泉在窦大夫寺左手下面,现在盖了一座二层小楼,爬山要从小楼后面绕过去。

以前那地方是一个约1.5米深的池子,泉水从山脚下涌出,清凉见底,是太原市八大景之一,所谓南有晋祠,北有寒泉。

寒泉内有很多小鱼虾、泥鳅、蝌蚪等,小时候我们常去那里钓鱼,下雨的时候最好钓了。

寒泉为什么有名呢?是因为它不是温泉,但在山西天寒地冻时从未见过它结冰,水常年清澈,至今无法解释。

约20年前断流,寒泉旁往西方向草丛中是有小庙的,嵌入大山里面,你注意到了吗?部队说到那个地方的重要性,就不得不说一下里面的部队,小平复出的第一件事就是访问里面的部队,当然,也顺便到太机遛个弯(我说的太机你懂吗?)小时候,我们经常从后山进了部队,因为有同学在那里,那时候,学校和部队的关系是很好的,我们春游都是部队派的军车,浩浩荡荡,煞是风光。

部队的子弟都在太机上学。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关系不行了,数年前老干部在二龙山顶上立了一块纪念碑,结果第二天碑子就失踪了,急的老头老太们在山上写了不少谴责信。

数天后石头回来了,已没了字,学校在上面写了个“和”字。

现那快石头立于三道门。

窦大夫寺窦大夫寺表面看破破烂烂,实际具有非常高的文物价值,高到什么程度呢?价值连城!里面有我国现存最久远(隋朝)保存最完好,也是唯一的无梁殿。

后有阎锡山的老师赵岱文先生(国民党元老)的墓。

据说主殿还有神灵,上兰地区很少有灵异事件发生就源于此。

这个是真是假我也不知道。

不过我知道以前那里香火是很旺的,文革时被山西省戏校占了,那会我们成天听他们吊嗓子。

窦大夫寺为什么现在红火不起来呢?一是山西太落后了,无钱无精力,二是山西地面上的文物实在太多了,第三才是最主要的,是离部队警戒线实在太近了。

小时候我曾亲眼看过当兵的把汾河滩上老外的相机抢过来把胶卷下掉。

对了,以前在村口(现滨河东路口)处立有“外国人未经许可,不得入内”的牌子,后来牌子移到中北一道门西面的位置,现在好像见不到了。

可见那个地方的重要性。

交通太机以前开有15路、(走大同路,磕磕巴巴,很难走,全程经常一个半小时),一小时一趟。

12路(走柴村)两个多小时一趟,路更难走,一下雪车就开不上那个小桥,后来12路就不过来了。

有一段时间2路也到中北(走尖草坪)后来由于坐车的人太少,2路也不上来了。

其实那时中北人出去的主要交通是班车和火车。

班车每日两趟,早7点从车库(现三道门的那个学生楼的地方)出发,经南寨、尖草坪、大南门到火车站,车每日停在国防宾馆前。

运行一小时,票价开始一元,后来两元。

中午12点从国防宾馆出发返回。

下午一点另一趟从学校出发。

5点返回。

火车也是每日两趟,每日早7点从太原火车站出发,8点到学校,掉头后8:10分左右从上兰车站出发,9点到太原火车站。

下午4点从火车站上来,5点返回。

票价从3角一直涨到1.5元。

因为是通勤车,我们经常跟着混票。

老实说,还是火车舒服,好怀念那会呀。

由于火车运量大,运人集中,所以每年6月底7月初毕业生离校时上兰火车站就形成了中北的一大特色景观,人山人海,哭声一片,非常壮观。

现在的学生是想象不出当时的情景的。

放眼全国,都是非常罕见的。

现在的金虎超市以前是灯光球场和一个菜站,另还有一排平房门面。

那时每年有重要的球赛或春节闹红火都在那进行。

后来全拆了盖起来二层的门面,卖什么的都有,大家充分竞争,东西也不贵,再后来二层拆了,又盖起来现在的五层,学校要整体包租,散户们都没有一下拿出几百万的实力。

被金虎租了,卖价也垄断了。

学校价格被垄断的还有菜市场,去过的同学都知道,里面卖菜的都是兰村的,菜价在全太原市来说都是最贵的,那是因为卖菜的只有兰村人,其他村的人去卖会被打跑的。

他们几个人就可以左右中北的菜价了,还有一个原因是中北的老师太有钱了,他们不会搞价的。

中北的主楼原先是校工厂,新南区宿舍原先是太原造纸厂的厂区,那会每当造纸厂生产,都会排出漫天的杂草尘和难闻的气味。

东区原先是275库,属火车站的货库,新东区是造纸厂的草料场。

张文栋上台后开辟了二道门前面的马路,于是铁路上抓紧在路边修了很长的门面,一直沿到五道门,为此,学校和铁路打了若干年官司,说是影响环境,要求拆掉。

官司是一会赢了,一会又输了,反反复复,电视曝光,省长批示,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铁老大难啃呀!五道门对面过了铁路的二层门面以前是铁路工区,后被学校的一个人承包了盖了门面。

一走进五道门,你会发现左手边有好多圆的、方的东西,那是中北地下靶场的透气孔。

学校发展最出人才的10年是祖静的十年,张文栋即出自他的门下。

张文栋做学生时祖静就有意培养他,祖院长的所有课题都要张的挂名。

俞士谦的八年是中北最落寞的八年,那时省里划给学校好几块地皮,一块是迎新街汾河车站对面的。

他没盖房,五年后按自动放弃,被太钢盖了,即现在的103社区。

一块是新华社区,在西宫,只盖了一栋楼,门面没盖,最后也被别人占了。

原海校搬家,要将地皮卖给学校,只有区区几千万,他也不要,被现在的太原师大买了。

张文栋的十年是中北发展最快的十年,张一上任,即大张旗鼓的发钱,把俞时期的积蓄全部发放给老师,大幅度提高教师待遇,鼓励老师买车,完后从各个银行贷款,反正是国家的钱,不用白不用。

不得不说,张是最有能力校长。

中北前身是由北京理工、西安理工、沈阳理工各一个专业与太机合并而成,被誉为“小清华”。

文革时改为红光厂,打击臭老九,就这样,一批学术专家离开了学校,后来,他们大多成为本专业的泰斗,所以,文革时学校还是损失挺大的。

2000年前学校不属于山西管理,所以山西报211是太原理工。

科艺苑的位置以前是代营食堂,最早的那些学生毕业都在那会餐,也对外卖馒头,我还记得每年过年前都去那抢着买馒头,很多人的。

现在实在想不通吧。

以前的电影院在现在的一食堂位置,叫ge命会堂,看一场电影3毛钱,ge命会堂的南北两边是学生食堂,那会的学生如果认为伙食不好可是会youxin的。

告诉大家一个去柳林河(汾河二库)的办法。

是驴行哦。

从中北大学走到汾河对岸半山腰的土堂火车站,约50分钟.然后顺火车道走40分钟即可。

条件是必须带手电筒,必须组队,人不必太多,5-8人正好,互相有个照应,火车来了可以躲避。

遇上火车是你的运气,你可以在洞内感受什么是地动山摇,可以感受火车的灯光是多么的昏暗,以至于到了跟前你才能看到。

可以感受火车出了山洞,洞内冒出的滚滚浓烟。

你当然可以坐火车或汽车去,但你永远不能体会到穿越隧道的刺激与乐趣,放心,洞内是可以躲人的。

但你一定要小心,虽然你看不到很远的灯光,但火车巨大的动静是不会让你觉察不到的。

至于回程,你可以选择坐下午的火车回。

还有一个更刺激的,你可以花一个半小时从土堂爬到山顶,那里是马头水村,完后连续翻越4座大山,可达二库。

此路艰辛,如同唐僧取经,路上有蛇,还会迷路,不推荐。

中北以前只有四个系,那时的人毕业后都是国家精英,78.79界最厉害了,他们整的元旦晚会一般会选择三食堂,现在柏林园旁羽毛球场地的位置,那个晚会叫个红火,几乎全校的师生都去,各种游戏,各种奖品,各种表演.....至今不能忘怀,可惜的是,现在看不到了,今年的晚会会超越往昔吗?835 的来历张文栋上任后,学校扩张的厉害,原有的公交不能适应了。

学校去找公交谈,公交不给加车,学校想了个办法,取消班车,把学校所有能用的上的轿车都用上,开通学校到美特好线路班车,40分钟一趟,循环往复,票价一元。

开了大约一个月,公交没人坐了,公交也急了,又派人与学校谈,最后定下开通835(走西宫,目的是要经过兴华宿舍,那有一栋中北教工楼,接教工上下班)及835(支)。

票价1.5元,学校还要每年给公交补贴.....但是,我怎么看不出公交能亏呢?现在给不给补贴就不知道了。

二龙山上遗有的碉堡是真正的古迹,老阎的杰作,山顶上凹下去的地方是战壕,还有坦克掩体,现保存比较完好的是梅花碉堡和一个暗堡,梅花碉堡在山顶上往汾河方向看就能找到。

暗堡在山顶部的草丛里,名叫老虎嘴,你找到了吗?其实,这样的古迹附近还有很多,太原造纸厂与兰村之间就有,你发现了吗?光电厂中北文革时改为红光厂,全称红旗光学仪器厂。

可见中北光学仪器是很厉害的,再通俗点说就是中北的眼镜片很厉害,那时包括北京在内的只要和中北有的关系的人都会从中北配眼镜,给自己。

给朋友。

给家人....大学恢复招生后承接这一传统的是光电厂,隐藏在东区的一栋大楼里,大家可不要小瞧它,它的验光设备是国内的龙头,在国际上也是数一数二的,以前最好的设备从德国进口,现在德国快从中北进口了。

据说中北的验光仪占了国内80%的市场,这个,还有待考证.....校办工厂以前校办工厂也是很厉害的,生产的滚石机、碎石机很畅销。

那时到处都是开山取石的,想不畅销都不行。

工厂知名度大了,引来很多客户,也引起其他商贩及同行的关注,于是,学校周边雨后春笋的发展了很多同类小厂,那些机器又没什么搞科技含量,中国人的模仿能力又是惊人的,小厂的成本肯定低于大厂,产品卖价便宜,于是客源被分流了,没办法,中北也在西村(傅山园以东)开设接待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