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文言文阅读:烈,南阳湖阳人也。毅累叶将门,少习武善射。侯景之乱,毅率部曲随叔父文皎援台。文皎362

高中文言文阅读:烈,南阳湖阳人也。毅累叶将门,少习武善射。侯景之乱,毅率部曲随叔父文皎援台。文皎362

高中文言文阅读 2019.11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樊毅,字智烈,南阳湖阳人也。

毅累叶将门,少习武善射。

侯景之乱,毅率部曲随叔父文皎援台。

文皎于青溪战殁,毅将宗族子弟赴江陵,仍隶王僧辩,讨河东王萧誉,以功除假节、威戎将军、右中郎将。

代兄俊为梁兴太守,领三州游军,随宜丰侯萧循讨陆纳于湘州。

军次巴陵,营顿未立,纳潜军夜至,薄营大噪,营中将士皆惊扰,毅独与左右数十人,当营门力战,斩十馀级,击鼓申命,众乃定焉。

以功授持节、通直散骑常侍、贞威将军,封夷道县伯,食邑三百户。

寻除天门太守,进爵为侯,增邑并前一千户。

及西魏围江陵,毅率兵赴援,会江陵陷,为岳阳王所执,久之遁归。

高祖受禅,毅与弟樊猛举兵应王琳,琳败奔齐,太尉侯瑱遣使招毅,毅率子弟部曲还朝。

天嘉二年,授通直散骑常侍,仍随侯瑱进讨巴、湘。

累迁武州刺史。

太建初,转丰州刺史,封高昌县侯,邑一千户。

入为左卫将军。

五年,众军北伐,毅率众攻广陵楚子城,拔之,击走齐军于颍口,齐援沧陵,又破之。

七年,进克潼州、下邳、高栅等六城。

及吕梁丧师,诏以毅为大都督,进号平北将军,率众渡淮,对清口筑城,与周人相抗,霖雨城坏,毅全军自拔。

寻迁中领军。

十一年,周将梁士彦将兵围寿阳,诏以毅为都督北讨前军事,率水军入焦湖。

寻授镇西将军、都督荆、郢、巴、武四州水陆诸军事。

十二年,进督沔、汉诸军事,以公事免。

十三年,征授中护军。

寻迁护军将军、荆州刺史。

后主即位进号征西将军改封逍遥郡公邑三千户馀并如故入为侍中护军
将军。

及隋兵济江,毅谓仆射袁宪曰:“京口、采石,俱是要所,各须锐卒数千,金翅二百,都下江中,上下防捍。

如其不然,大事去矣。

”诸将咸从其议。

会施文庆等寝隋兵消息,毅计不行。

京城陷,随例入关,顷之卒。

(节选自《陈书·列传二十五》)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后主即位/进号征西将军/改封逍遥郡公/邑三千户/馀并如故/入为侍中/护军将军
B.后主即位/进号征西将军/改封逍遥郡公/邑三千/户馀并如故/入为侍中/护军将军
C.后主即位/进号征西将军/改封逍遥郡公/邑三千/户馀并如故入/为侍中/护军将军
D.后主即位/进号征西将军/改封逍遥郡公/邑三千户/馀并如故入/为侍中/护军将军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人成年取字,和名使用有别。

一般晚辈或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呼其名。

B.假节,假以符节,持节,皇帝将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用后会被收回。

C.爵,又称爵位,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赏,旧说周代有王、侯、伯、子、男五种。

D.部曲,本为军队编制及私兵之称,后又为家仆之称。

身份高于奴婢,有私财,无独立户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毅出身显贵,年少多才。

他家世代将门,年少就习武射箭。

侯景叛乱时,随叔父樊文皎支援台城。

B.樊毅胆识过人,勇毅无比。

陆纳夜间偷袭,军营混乱,樊毅与左右数十人,竭力奋战,力阻外敌。

C.樊毅身经百战,功劳赫赫。

樊毅与弟弟率兵响应侯瑱,也曾随侯瑱进军巴、湘,还曾击败齐军。

D.樊毅高瞻远瞩,深谋远虑。

在隋朝军队进逼时,樊毅分析了当时形势,力主重兵护卫京口、采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西魏围江陵,毅率兵赴援,会江陵陷,为岳阳王所执,久之遁归。

(2)会施文庆等寝隋兵消息,毅计不行。

京城陷,随例入关,顷之卒。

1, 【答案】
1. A
2. C
3. C
4.(1)等到西魏围攻江陵后,樊毅率兵奔赴救援,恰逢江陵陷落,被岳阳王拘捕,许久后逃回。

(2)正值施文庆等人封锁隋兵消息,樊毅的计策未能实施。

京城陷落,樊毅随旧例入关,不久离世。

【解析】
1.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句中“邑三千户”是指有三千人的封地,“三千户”不能断开,排除BC;比较AD两项,结合前后文,“入为侍中”更合文意。

故选A。

2.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题中C项,“王、侯、伯、子、男”错,应该是:公、侯、伯、子、男。

故选C。

3.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

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

题中C项,“樊毅与弟弟率兵响应侯瑱”错误,樊毅与弟弟率兵响应的是王琳。

故选C。

4.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

此题注意,及:等到;赴援:奔赴救援;为……所:被动;执:捉住/逮捕;遁:逃;会:恰逢/正值;寝:封锁;不行:未能实行;随例:按照惯例;顷:不久。

【点睛】
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
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

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参考译文】
樊毅字智烈,南阳湖阳人。

樊毅世代将门,少年时即习武善射。

侯景之乱,樊毅率家兵随叔父樊文皎援台城。

文皎于青溪阵亡,樊毅带宗族子弟赴江陵,归属王僧辩,征讨河东王萧誉,因功授职为假节、威戎将军、右中郎将。

樊毅代兄樊俊任梁兴太守,领三州游军,随宜丰侯萧循征讨陆纳于湘州。

军驻扎巴陵,还未安营扎寨,陆纳潜军夜袭,营内叫嚷不安,将士们惊恐不已,樊毅只与左右数十人,于营门前奋力拼杀,斩十多首级,接着击鼓发布命令,军心才定。

因功授职为持节、通直散骑常侍、贞威将军,封为夷道县伯,食邑三百户。

不久任天门太守,晋爵为侯,增加食邑到一千户。

等到西魏围攻江陵后,樊毅率兵奔赴救援,恰逢江陵陷落,被岳阳王拘捕,许久后逃回。

高祖受禅,樊毅与弟樊猛起兵响应王琳,王琳兵败逃往北齐,太尉侯瑱派使者招降樊毅,樊毅率子弟部伍还朝。

天嘉二年,授任通直散骑常侍,仍随侯瑱进讨巴、湘,多次升迁武州刺史。

太建初年,转任丰州刺史,封为高昌县侯,食邑一千户。

入朝任左卫将军。

太建五年,众军北伐,樊毅率部攻打广陵楚子城,攻下广陵楚城后,在颍口打败齐军,齐军支援沧陵,又击败它。

太建七年,攻克潼州、下邳、高栅等六城。

到吕梁一战丧失军队,皇帝下诏令任樊毅为大都督,进称号为平北将军,率领众兵渡过淮水,面对清口筑城,与北周人相对抗,连绵大雨使城池毁坏,樊毅全军自行开拔。

不久改任中领军。

太建十一年,北周将领梁士彦带
兵包围寿阳,齐宣帝诏令以樊毅为都督征讨北方的前线军事,率领水军入焦湖。

不久授镇西将军,统领荆、郢、巴、武四州水陆各项军事。

太建十二年,又令统领沔、汉各项军事,因公事免职。

太建十三年,朝廷征授他为中护军。

不久升任护军将军、荆州刺史。

后主即位,进号征西将军,改封为逍遥郡公,食邑三千户,其他照旧。

入京任侍中、护军将军,到了隋兵渡江,樊毅对仆射袁宪说:“京口、采石,都为要冲,各需精兵数千,战船二百,战船都到江中,水陆共同防卫。

假如不这样,大势已去了。

”诸将都赞同他的建议。

正值施文庆等人封锁隋兵消息,樊毅的计策未能实施。

京城陷落,樊毅按照旧例入关,不久离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