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工基地铁路专用线工程建设项目申请报告-57页(收费,还未下载)资料简介目录一、总论11.1项目背景11.1.1项目名称11.1.2项目地点11.1.3承办单位概况11.1.4报告编制依据11.1.5项目提出的过程,理由及意义21.2项目概况41.2.1线路起止点、经由41.2.2货物线的方位、长度及线间距设计41.2.3建设规模与目标41.2.4主要建设条件51.2.5项目建设投资及效益61.2.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1.3问题与建议6二、运量预测82.1预测依据与范围82.1.1预测依据82.1.2预测范围82.2预测范围内的经济发展状况82.3货运量预测8三、线路方案设计103.1线路起止点、经由及长度103.1.1线路起点103.1.2线路终点103.1.3线路长度103.2有关设计方案与比选103.2.1接轨点103.2.2预留接轨点113.2.3货物线的方位、长度及线间距设计113.2.4涵洞123.3线路建设区自然条件123.3.1地形、地貌及地理位置123.3.2地层岩性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133.3.3气象及地震资料143.4拟建项目与邻线的关系153.5拟建项目与公路、铁路等运输的关系163.6沿线的社会条件163.7行政支持条件16四、建设规模与标准174.1建设规模174.1.1设计线路长度174.1.2设计线间距174.1.3货运输送能力174.2技术标准184.2.1铁路等级184.2.2正线数目184.2.3限制坡度184.2.4最小曲线半径184.2.5牵引种类、机车类型、牵引质量、到发线有效长度184.2.6道岔控制19五、工程和设备方案205.1工程方案205.1.1线路工程方案205.1.2路基及排水205.1.3轨道215.1.4道床235.1.5道岔235.1.6通信235.1.7信号235.1.8桥涵设计24六、辅助工程设计方案256.1辅助工程工艺256.1.1工艺流程256.1.2自动控制水平256.2设备方案266.3站场公用工程276.3.1给水、排水276.3.2采用的相关设计规范276.4消防工程286.4.1消防体制286.4.2站场消防设施286.5能耗分析及节能措施296.5.1编制依据296.5.2节能原则296.5.3节能技术30七、环境影响评价317.1沿线环境现状317.2项目施工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3173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317.4环境影响评价结论31八、劳动安全卫生33九、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34十、项目实施及进度3510.1建设工期3510.2保证工程质量3510.3文明施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35十一、投资估算3611.1投资估算依据3611.2建设投资估算内容3611.2.1工程费用3611.2.2间接费用3711.3投资估算38十二、融资方案4012.1资金筹措方案4012.2还贷计划40十三、财务评价41十四、结论与建议4214.1建设方案总体描述4214.1.1线路起止点、经由4214.1.2货物线的方位、长度及线间距设计42 14.1.3建设规模与目标4314.2设计方案说明4314.2.1接轨点4414.2.2予留接轨点4414.2.3货物线的方位、长度及线间距设计44 14.2.4涵洞4514.2.5整体道床4514.2.6、通信4514.2.7信号4614.3主要设计方案比选4614.3.1设计方案一4614.3.2设计方案二4714.3.比选推荐设计方案4814.4结论4814.4.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4814.4.2项目建设经济效益显著4814.4.3项目建设方案精简易行4814.4.4项目建设总投资合理49综上所述,该项目建设可行,特申请予以核准。
4914.5有关建议49以下是铁路专用线的一些资料:铁路专用线铁路专用线是指由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管理的与国家铁路或者其他铁路线路接轨的岔线。
铁路专用线与专用铁路都是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修建的主要为本企业内部运输服务的,两者所不同的是,专用铁路一般都自备动力,自备运输工具,在内部形成运输生产的一套系统的运输组织,而铁路专用线则仅仅是一条线,其长度一般不超过30公里,其运输动力使用的是与其相接轨的铁路的动力。
到2001年底,我国现有铁路专用线1300多公里。
铁路专用线也是铁路运输网的组成部分。
目前铁路运输的大宗物资大多数是在铁路专用线装车。
有的铁路专用线还开展共用,吸引铁路专用线周围的运量,既起到货物集散的作用,也起到了货物的蓄水池的作用,既利于国家,也利于企事业单位。
如北京局管内已开展使用的铁路专用线为1600多家,总长度为2200多公里,80%的货物都在铁路专用线上装卸。
铁路专用线的管理方式为谁投资谁管理,即如果投资单位为冷库,则管理单位就为冷库。
铁路专用线的修建虽然是为解决企业或者单位内部的运输需要而修建的,但是其本身也是国家铁路网的一个组成部分。
铁路专用线与国铁接轨审批办法现行铁路专用线与国铁接轨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铁路专用线与国铁接轨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新建、改建的铁路专用线与国铁接轨的审批。
第三条铁路专用线与国铁接轨必须经铁道部批准。
铁道部行政许可管理机构负责受理铁路专用线与国铁接轨的申请和送达行政许可决定,铁道部运输局负责铁路专用线与国铁接轨的审查。
第四条铁路专用线与国铁接轨,应由专用线拟投资人或所有权人向铁道部提出申请。
与既有铁路接轨,可委托所在地铁路局向铁道部办理申请;与新建铁路接轨,可委托该新建国铁建设管理单位向铁道部办理申请。
第五条专用线与国铁接轨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一)专用线近期到、发运量一般不低于30万吨/年;情况特殊、修建理由充分,如涉及国防、科研以及危险、超限、鲜活货物和集装箱运输等,运量可少于30万吨/年;(二)专用线技术标准、运输设备应满足《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行业设计规范和铁路运输安全的要求;(三)符合铁路技术政策和路网规划;(四)相关线路、车站的运输能力和技术设备等运输条件能够满足专用线的运输需要;(五)对专用线与国铁接轨的配套工程投资、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等问题,有关各方已达成一致意见;(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申请专用线与国铁接轨时应提交下列材料:(一)行政许可申请书;(二)专用线可行性研究报告;(三)拟接轨铁路所属铁路运输企业或拟接轨新建铁路建设管理单位参与的专用线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四)拟接轨铁路所属铁路局或拟接轨新建铁路建设管理单位关于专用线接轨的书面意见;(五)有关主管部门出具的专用线所属单位生产、经营、建设、科研等的批(核)准、审查文件(军事专用线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六)有关各方对专用线与国铁接轨配套工程相关问题的协商情况说明;(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行政许可申请书应当采用格式文本。
格式文本由铁道部提供。
第七条专用线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一)拟接轨的铁路线路名称、车站站名、接轨点线路里程;(二)专用线名称及其所有权人、经营使用人名称;(三)有确切依据的近、远期运量、运输径路、货物品类及对铁路运输的特殊要求;(四)运输组织方案(包括相关线路、车站的技术条件、运输能力,专用线车辆取送、交接等运输组织方式,对接轨车站作业、劳动组织的要求);(五)专用线与国铁接轨的配套工程实施方案;(六)专用线技术标准、设备数量及相关设施的技术条件、方案;(七)有关线路、枢纽、车站的示意图、专用线的比例尺图;(八)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第八条铁道部受理专用线与国铁接轨的申请后,及时对申请人提报的有关材料进行审查,自受理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准予接轨的许可决定。
20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铁道部主管领导批准,可以延长10日,并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铁道部自作出专用线与国铁接轨的行政许可决定后10日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专用线与国铁“接轨许可证”。
第九条专用线与国铁接轨工程竣工后,由专用线所有权人根据国家有关工程建设验收标准,组织对专用线验收。
验收合格,专用线所有权人凭专用线与国铁“接轨许可证”与铁路局签订有关安全协议、运输协议,制定相关的运输作业细则。
验收不合格,铁路局不得与专用线所有权人签订任何运输、安全协议。
第十条专用线具备开通运输业务的条件后,铁路局按规定报告铁道部运输局,经铁道部运输局公告开办运输业务;铁路局通知专用线所有权人,正式开办运输业务。
第十一条违反本办法,专用线与国铁接轨的,铁路局不得开办运输业务。
第十二条被许可人转让专用线使用权或拆除专用线的,须经接轨铁路所属铁路局同意并报铁道部备案。
第十三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铁道部有权撤销许可:(一)专用线与国铁接轨后实际运量、货物品类或运输条件与接轨标准有重大不符的;(二)申请材料不真实的;(三)被许可人未经备案转让使用权的;(四)其他不符合接轨条件的情形。
第十四条专用线与国铁接轨后的实际运量按被许可人与铁路局签订的运输协议执行。
第十五条铁道部准予专用线接轨的行政许可决定有效期3年,自送达之日起计算。
在有效期内未验收的,原行政许可自动失效。
第十六条专用铁路与国铁接轨引起的变更设计,按铁道部有关建设管理规定办理。
第十七条专用铁路与国铁接轨,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与合资铁路接轨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八条本办法由铁道部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2005年4月1日起实施。
铁道部1999年印发的《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与国铁接轨审批开通实施办法(试行)》(铁运〔1999〕64号)同时废止。
关于木垒县芨芨湖地区设计并修建企业铁路专运线的报告木经贸发〔2010〕75号签发:白仲本关于木垒县芨芨湖地区设计并修建企业铁路专运线的报告乌鲁木齐铁路局:自治区为开发转换新疆准东地区的煤炭资源,于2007年成立了昌吉州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带。
木垒县位于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带东部矿区,我县在该矿区的煤炭地质储量约为517亿吨。
木垒县为实施我县优势煤炭资源转换,在木垒县芨芨湖和老君庙建立了煤电煤化工工业园区。
园区累计投入资金6480万元,完成了芨芨湖工业园区和老君庙工业园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入驻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截止2010年9月,两个园区引进入驻企业23家,其中老君庙工业园区引进煤炭开采企业5家,煤炭探矿权转开采权企业9家,其他矿产开采企业3家,芨芨湖引进煤化工企业6家。
“十二五”期间,老君庙工业园区年煤炭开采量达到4000万吨(其中1000万吨级煤矿3家),芨芨湖工业园区煤化工产品将达到670万吨。
目前入驻芨芨湖工业园区、老君庙工业园区的重点企业为做大做强煤炭开采、煤电、煤化工产业,企业将有大量的煤炭和煤化工产品外运出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