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整改工作计划2009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评估专家组对我校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实地考察评估,通过查阅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听取我校自评情况汇报、考察实验实训场所、深度访谈、专业剖析等方式,对我校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评估。
专家组充分肯定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如何整改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一、学院主要评估工作外国语学院高度重视此次评估工作,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贯彻落实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理念和政策,全院上下职责明确、工作落实。
学院成立评估工作领导小组、评估工作办公室,切实落实评估各项工作,制定并颁发《国际交流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工作方案》,明确评估目的,评估工作基本任务、评估原则、评估组织以及评估程序和实施;更新并完善自评报告、中长期发展规划、十一五规划、专业发展规划等自评材料,及时上报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工作,并顺利做好学院的自评工作;作好学院专业剖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逐步推进项目课程建设,校企合作“2+1”项目进入轨道;启动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工作,在09级新生中实施日常养成教育;抓好课堂教学,开展第二轮学风建设工作;组织作好访谈工作;多次召开评估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全院教职工大会和评估学习培训会议,学习教高16号文件和评估工作相关文件,扎实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积极研制说课标准,制定说课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并顺利完成说课工作。
二、评估专家组对我校考察评估的反馈意见及建议评估中,专家组在充分肯定我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成绩的同时,提出了3个在我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深度与社会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急待加强;经费投入尚不能满足学院建设和发展需要;并提出了10条包括双师素质认定、专职督导队伍、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团队、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设备、顶岗实习等方面的整改详细意见。
三、学校评估整改工作的基本思路及要求根据省评估方案要求与专家组考察反馈意见,学校制定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注重内涵,强化特色”、“利用平台,规范管理”、“精心部署、扎实推进”的整改工作基本思路及要求,并以此制定了整改工作的时间安排。
四、学院整改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根据学校评估精神,结合学院实际情况,我院将作到以下几点:(一)进一步加强高职教育理论的学习,转变教育观念。
1、借助新一轮岗位聘任后的机构、人员调整机会,在全院进一步学习《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和《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等文件,并将建立教育理论学习组织制度,通过定期召开、专题发言、讨论、师生互动等形式,结合本学院与教师的实际,进一步加强现代高职教育理论的学习,转变教育观念。
责任领导:朱建国责任部门:行政办、教务办、学工办;配合部门:学院各部门与教师2、通过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有计划地聘请有关专家到学院进行专题讲座和辅导,创造机会带领师生员工,改变教育理念,开阔视野。
在整改周期内,将邀请2名以上专家到学院讲座,同时围绕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等方面在学院内开展5次以上各种形式的专题研讨活动。
在学习、调研、研讨的基础上,促进和加深全球经济一体化对现代高职外国语教育理念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明确学院特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深度,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
责任领导:韩明波责任部门:行政办、教务办、学工办;配合部门:学院各部门与教师(二)认真做好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及中长期发展规划根据宁波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和学校发展实际,科学制定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学院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和办学思路,制定科学有效措施保证目标和任务的完成,进一步修改完善《外国语学院中长期(2010—2020年)发展规划》,贯彻学校打造宁波现代服务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训基地的战略思想,使学院培养出适应宁波外向型经济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的涉外类应用型人才,办出学院特色,实现学院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及和谐发展。
责任领导:韩明波、朱建国责任部门:行政办配合部门:学院各部门(三)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提高应用英语专业服务社会和地方经济建设的水平1、深入扎实地推进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服务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现有“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上,以专业模块群为单位,进一步推进与相关行业、企业的合作。
在目前拥有一个“2+1”合作办学和24个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一方面加强和原有实习基地的联系紧密度和保持合作关系的长效性,并逐步完善这些实习基地,另一方面努力开拓不同专业模块与更多相关企业合作建立“2+1”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建立更多的校外实训及顶岗实习基地。
今年力争建立2个以上新的校企合作项目。
此外,继续通过教师下企业和企业专家进课堂并参与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形式加深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
2、进一步加强和提升社会培训与技术服务水平,更好地为社会和地方经济服务。
在学院现有的各项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基础上,继续引进培训项目,增大培训的辐射度,更多地吸引社会上的人员来参加各种培训项目,争取在今年引进2项以上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项目;同时积极开展咨询和为企事业单位提供翻译和员工外语培训等技术服务的工作。
责任领导:韩明波责任部门:行政办、教务办配合人员:学院全体教职工(四)加强应用英语重点专业建设,着力培育专业特色1、以制定“十二〃五”应用英语专业发展规划为契机,立足宁波乃至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产业链,为浙江省对外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宁波市“6+4”现代服务业涉外企事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以应用英语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全面提高本专业办学内涵,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全面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使应用英语专业成为一个办学特色鲜明的专业群。
2、积极培育应用英语专业特色,完善“1+X”英语专业群建设,打造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英语专业群的坚持以国际贸易产业链中的岗位群为基础,结合宁波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和专业发展趋势,完善“1+X”模式英语专业群建设。
“1”是以应用英语专业为龙头骨干,“X”是专业模块方向,如国际贸易﹑国际物流﹑国际商务﹑涉外文秘﹑涉外翻译等。
应用英语专业要以“1+X”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走国际化﹑开放式办学道路。
努力把“1”做精,把“X”做丰﹑做强,以适应以外向型为特色的宁波经济发展要求,培养出国际化﹑复合型应用人才。
责任领导:丁俏蕾责任部门:教务办配合部门:应用英语专业(五)稳固扎实地推进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1、在切实贯彻实施学院“十一〃五”师资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十二〃五”总体发展规划,制定学院“十二〃五”师资建设规划,明确师资建设目标及任务。
根据教师中普遍存在的企业经验不足和职称总体偏低的现状,投入专项经费用以鼓励教师下企业和提高专业技术职称及相应水平。
此外,通过提高福利待遇等措施建立起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兼职教师队伍充实学院的总体教学。
2、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且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或相关企业工作经历的优秀人才。
根据学院专业发展的需要,采取多种鼓励措施引进急需的专业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
2010年拟引进1名以上。
此外,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并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争取在评估整改周期内引进1名以上。
3、加强对教学团队的建设。
学院将通过建立校企合作的师资培养平台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授课能力;同时通过鼓励和资助教师出国进修和国内进修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师总体的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从而提升各教学团队的实力。
此外,通过各种培训平台进一步加强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以便他们在各个教学团队中起到很好的带头和引领作用。
4、继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学院通过鼓励教师下企业实践,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证书考证培训、出国进修和考察学习以及单科进修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对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此外,通过有关制度来完善教师下企业锻炼和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及进修。
在整改周期内,学院争取教师队伍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有显著地上升。
责任领导:韩明波责任部门:行政办、教务办配合人员:学院全体教职工(六)进一步完善应用英语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本专业核心知识﹑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要求,深化工学结合,积极推进教﹑学﹑做一体化等教学方法的改革1、在本专业已经建立的“基于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目标”的2008应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加强与本专业相关的岗位群调研,进一步明确本专业的核心知识﹑关键能力和职业素养要求,进一步完善2010年应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专业基础课、“X”岗位群模块方向课和职业素质培养“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同时加强英语学习俱乐部的建设,实现本专业“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联动,搭建了体化的英语专业教学平台,使学生专业知识、岗位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三方面都能满足职业岗位的需要。
2、继续深化本专业的教学改革,切实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着重探索以任务为驱动,项目为导向的教学设计,融“教、学、做”为一体。
本专业教学要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岗位群工作流程为线索,以典型项目为依托,以产品/服务为载体,以培养职业素养为目标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注重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培养满足岗位工作需要和自身未来发展的综合职业素质。
同时本专业还要加强优秀课程的建设,以带动本专业的整体教学改革,从而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3、积极开展与本专业岗位群相关的行业企业合作,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到校指导教学工作,聘任行业企业专家为本专业的兼职教师,有计划地安排部分教师到企业锻炼实习或调研,与行业企业专家一起制定完善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实践性强的岗位模块方向课程、编撰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材,鼓励教师到相关的企业做横向课题研究,深化社会服务。
责任领导:丁俏蕾责任部门:教务办配合部门:应用英语专业(七)进一步加强本专业的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管理1、继续与盛泰国际货代有限公司合作,深化“2+1”办学模式,扩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规模,积极落实学生的顶岗实习单位,使本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安排达到100%,力争做到较高的专业对口率及岗位贴近度,并且使本专业毕业生的毕业综合实践紧密结合专业和贴近岗位,具有可操作性。
2、认真落实本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双导师”制,实行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师傅共同参加专业实习指导,做好学生专业实习期间的教学管理工作,构建本专业指导教师、本学院的专职辅导员和实习企业师傅“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同时认真做好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综合实践的的指导、检查和考核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