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县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省档案条例》情况汇报

县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省档案条例》情况汇报

***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省档案条例》情况汇报***档案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档案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全面实施“安全第一、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战略,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省档案条例》,扎实推进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和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为经济社会建设提供积极有效的服务。

现将贯彻执行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档案馆成立于1958年9月,是***人民政府的文化事业机构,负责保存和管理本县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乡镇和部分企事业单位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档案和资料。

1997年6月机构改革,档案局与档案馆合并,履行全县档案行政管理和档案保管利用两种职能,使用行政和事业两种编制,为县委、县政府的直属机构,隶属于县委序列,由县委直接领导,核定编制13名。

2008年1月,县档案局(馆)列入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内设办公室、监督指导股、管理利用股、编研股等4个职能股室,现有工作人员13人,其中干部11人,职工2人。

文化程度大学9人,大专2人,高中2人。

具有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4人。

馆藏档案资料66408卷(册),其中档案49029卷,资料17379册。

2011年12月晋升为“国家二级档案馆”。

(一)领导重视,档案事业发展环境得到优化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档案工作,按照统筹发展的要求,把档案事业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确保档案事业与全县经济社会建设同步协调发展。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档案工作的意见》,印发《***“十二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快档案馆信息化建设,创建国家二级档案馆”的工作目标,为档案事业的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经常到档案馆现场调研,检查指导工作,帮助解决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问题。

同时要求档案工作人员要牢记“为党管档、为国守史”的神圣职责,认真履行职责,夯实基础业务,不断提高依法管理档案工作的能力,推进档案事业健康发展。

(二)加大投入,档案管护设施进一步改善县委、县政府重视对档案工作的投入,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多次拨出专项资金,建设档案馆库和添置档案管护所需的设备设施。

一是县财政拨出230多万元新建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要求的***档案馆大楼。

新馆占地面积550平方米,建筑面积2730平方米,建筑高度22.5米,库房面积1200平方米。

建筑采用框架结构,顶层有隔热层,每层库房内均有封闭外廊,采取了保温隔热、防潮、防光、防尘、通风等措施。

二是陆续安排专项经费添置档案管护设施。

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档案密集架225节,244立方米,安装消防自动报警、防盗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配备空调、去湿机、温湿度计等调控设备,档案安全保管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三)依法治档,档案法制建设上新水平1、档案行政执法制度完善。

制定《***档案局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方案》,梳理行政自由裁量权项目、细化和量化自由裁量权行使标准。

建立健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备案制度》、《***档案局行政管理部门行政执法违法案件评议制度》、《***档案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行政处罚公开制度》、《***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行政处罚听证暂行规定》、《***档案局行政管理部门行政执法回避制度》、《***档案行政执法错案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相关制度。

同时,将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流程图、相关项目的裁量标准、有关制度及时在网上向社会公布,为促进我县依法行政提供了坚实和有力的保证。

2、档案法制宣传教育得到加强。

认真总结“五五”档案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经验,以增强社会档案意识和档案法制观念为核心,编制《***“六五”档案法制宣传规划》。

采取查阅中心发放宣传资料、群发短信、知识测试、网站设立专栏和“12.4”法制宣传日现场宣传等形式进行宣传,增强宣传效果,扩大宣传覆盖面。

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组织档案法制宣传活动3场(次),组织档案干部参加档案普法知识测试350多人(次),分发宣传材料3000多份(册),直接接受教育群众4200多人(次)。

通过档案法制宣传和教育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了解《档案法》和《条例》,进一步增强社会档案法制意识。

3、行政执法检查取得成效。

三年来,对18个乡镇、45个县直单位进行执法检查,检查遵循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强化业务、促进工作的原则,以“看、评、馈”的方式,重点检查档案安全保管、案卷质量、到期档案移交、档案登记、电子目录报送等情况。

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督促其按时完成整改任务。

通过执法检查,进一步增强社会档案法制意识,推动各单位档案工作规范有序开展,确保档案完整与安全。

(四)拓展功能,档案馆整体水平得到提升1、档案安全管理有保障。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观念,加强档案保管和保护工作,建立健全档案的收集、保管、整理编目、保密、利用、统计、鉴定、安全保卫等各项工作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2011年,编制《***档案局处置档案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定期进行档案安全检查,近三年库房内无鼠、无虫、无霉、无积尘、无火灾、无水浸、无失窃等现象。

及时对破损档案进行了抢救,对发生虫霉的2350卷馆藏档案进行薰蒸杀虫和消毒处理,防止虫霉蔓延,确保档案安全。

2、接收征集力度加大。

在开展档案馆基础业务工作中,我们始终把档案资源建设摆在首位。

为了做好档案接收工作,编制全宗名册和接收名册,每年制定档案接收计划,并以正式文件下发,督促有关单位及时做好到期档案的移交进馆工作,档案接收比率达81.0%。

同时,注重专门档案和其他载体档案的接收,先后接收抗击“非典”、第一、二届旅游形象小姐大赛、旅游推介会、乡镇大拉练、县直部门务虚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6种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档案。

在接收纸质档案的同时,注重接收照片、磁带、光盘等载体档案。

现有馆藏档案133个全宗,44829卷(盒、张)又1225件,其中文书档案41568卷又1178件,科技档案22卷,会计档案625卷,专门档案1530卷,照片档案1036张,录音38盒,录像5盒,光盘5张,实物档案47件。

馆藏资料17327册,主要有图书、期刊、报纸和内部资料等。

积极实施档案资源整合,接收婚姻、审计、土地、勘界等4种专门档案,建立婚姻、土地审批档案专题数据库。

3、开放鉴定工作有序开展。

根据《各级国家档案馆开放档案办法》的有关规定,先后组织六次开放档案鉴定工作,完成县委、县政府等110个全宗19285卷满30年档案的解密划控。

经鉴定,开放档案16505卷353164份,延期开放档案2780卷23492份。

将延期开放目录上报市档案局审批,编制开放档案目录,并发布开放公告,全部对外开放。

按照《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规定,对馆藏6个单位1993年至1997年到期档案进行逐份鉴定,共鉴定231卷5445份,其中留存17卷500份,无须留存216卷4945份。

4、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进展。

为贯彻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2008年,县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编制等工作的通知》文件,指定档案馆为县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

2009年建成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配备电脑3台、复印机1台、打印机1台、文件橱4个及办公桌椅等,可同时容纳25人查阅,提供政府公开信息和馆藏档案的纸质查阅、网上查询、打印、复印、出具证明和咨询等服务,基本能满足民众查档的实际需要。

2008年5月,以县政府办名义下发《***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政府公开信息送交暂行规定的通知》文件,强化了政府公开信息送交工作,报送信息2855件,报送率达100%。

借助“世纪之村”管理平台,发布政府公开信息629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群众查阅政府公开信息提供方便。

5、管理利用水平得到提升。

充分利用馆藏档案资料,积极为领导决策、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人民群众服务。

实行法定工作日时间开放,采用电话预约、函电代查、复制等各种服务方式,深受各界好评。

三年来,共接待利用者4726人次、提供档案5634卷次,为学术研究、编史修志、服务企业、干部职工身份认定、办理公证、房贷等提供参考和依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开展档案利用的同时,注重档案利用效果跟踪,建立档案利用效果登记,做好档案利用效果实例选编,其中《档案给教师竞聘上岗作证加分》和《农民要贷款档案来帮忙》两个典型事例被国家档案局出版的《档案作证—2009年全国档案利用事例选编》收录。

利用馆藏资源,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围绕社会需求和群众关注的热点,开展编研工作,完成《中共***历次代表大会重要文献选编》、《林业生产工作文件选编》、《农业农村工作文件选编》、《旅游工作文件选编》、《***鼓励、扶持企业发展优惠政策文件汇编》、《中共***委重要文件选编》等6种专题文件汇编。

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对馆藏14060册图书资料、3319册报刊进行重新分类、更换标签、编制资料目录,建立资料目录数据库。

馆藏资料实现计算机管理,提高资料管理信息化水平。

6、档案宣传教育取得成效。

2005年8月,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命名***档案馆为第四批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按照《国家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规范》的要求,编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览资料纲目,确定以“**概况、红色记忆、瓷都风采、展望未来、档案漫步”为展厅主题,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征集工作。

2011年10月,完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厅建设。

展厅内容已在***档案局网上公开展览。

2011年5月,举办“难忘岁月”陶瓷艺术作品展,展出作品120多件。

2011年10月,开展“爱我瓷都”专题教育活动,组织120名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厅,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注重实效,档案资源建设取得成效1、国家档案局8号令得到有效执行。

按照国家档案局8号令的要求,成立专门审查小组,负责具体审查工作,实行业务股室初审和领导小组审批的“两审”制度。

组织业务人员深入各单位进行指导,对上报的编制材料,根据各单位的职能职责,结合档案分类方案,认真对照,逐条审核,严把审批关,全面完成79个应编制单位的审批工作。

2、民生档案工作得到加强。

贯彻落实《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试行)》和《**省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办法》,会同社保主管部门推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的规范化建设,指导、规范各险种业务文件材料的归档与整理,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建设和谐社会做好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