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动机用直流电动机教案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课题:第二节起动机用直流电动机
教学目的及要求:
a)理解起动机用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b)掌握起动机用直流电动机的组成
c)了解起动机用直流电动机的特性
教学重难点:
a)理解起动机用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b)掌握起动机用直流电动机的组成
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教具:起动机、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实施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各种普通起动机的结构大同小异,外形如图3-1所示。
图3-1 普通起动机实物图
它主要由直流电动机、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三部分组成。
起动发动
机时,通过操纵控制装置即开关,将直流电动机产生转矩,经传动机构传递给曲轴,带动发动机。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起动机的直流电动机。
二、讲解本次授课的具体内容
第二节起动机用直流电动机
直流电动机
1.直流电动机的结构
直流电动机主要由壳体、磁极、电枢、换向器和电刷组件等部分组成,如图3-1。
它能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产生转矩带动发动机曲轴,起动发动机。
一般均采用直流串励式电动机。
串励是指电枢绕组与磁场绕组串联。
(1)磁极
磁极的作用是产生电枢转动时所需要的磁场,它由固定在机壳上的磁极铁心和磁场绕组组成。
如图3-2。
为了增大起动机的电磁转矩,磁极一般有四个或六个。
四个激磁绕组的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四个绕组串联后再与电枢绕组串联,如图 3-3 a)所示,
另一种是两个绕组先串联后并联,然后再与电枢绕组串联,如图3-3 b)所示。
目前普遍采用后一种连接方式,无论采用哪一种连接方式,其激磁绕组通电产生的磁极必须N、S极相间排列。
图3-2 直流电动机结构图
(2)电枢
图3-4所示为电枢总成,由外圆带槽的硅钢片叠成的铁心和电枢绕组组成,磁场绕组和电枢一般采用矩形断面的裸铜线绕制。
换向器装在电枢轴上,它由许多换向片组成。
换向片嵌装在轴套上,各换向片之间均用云母绝缘。
(3)电刷
电刷和换向器配合作用。
它主要用来连接磁场绕组和电枢绕组的电路,并使电枢轴上的电磁力矩保持固定方向。
电刷装在端盖上的电刷架上,电刷弹簧使电刷与换向片之间具有适当的压力,以保持配合,如图3-5所示。
以四磁极电动机为例,其中两个电刷与机壳绝缘,电流通过这两个电刷进入电枢绕组,另外两个为搭铁电刷,通过电枢绕组的电流使这两个电刷搭铁。
图3-3 激磁绕组连接方式
图3-4 电枢结构图
图3-5 电刷组件结构图
(4)机壳
机壳是电动机的磁极和电枢的安装机体, 其中一端有4个检查窗口,便于进行电刷和换向器的维护,同时起动机的电磁开关也安装在机壳上,其上有一绝缘接线端, 是电动机电流的引入线。
2、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电的导体在磁场中会受电磁力的作用,电磁力的方向遵循左手定则,如图3-6所示,两片换向片分别与环状线圈的两端连接,电刷一端与两片换向器片相接触,另一端分别接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在线圈旋转过程中,环状线圈电流方向为:蓄电池正极→正电刷→换向片→线圈→换向片→负电刷→蓄电池负极。
由于电刷位置不变,换向器片随环状线圈一起运转,使环状线圈的电流方向交替变化。
根据左手定则可知:环状线圈在电磁力矩作用下将一直按同一方向转动。
由于一个线圈产生转矩太小,且转速不稳定,因此实际上,电动机电枢采用多匝线圈,换向片数也随线圈数量的增多而相应增加。
图3-6 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图
3.直流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直流串励式电动机的力矩M、转速n和功率P随电枢电流变化的规律称为直流串励式电动机的特性。
图3-7为直流串励式电动机的特性曲线,其中曲线M、n和P分别代表力矩特性、转速特性和功率特性。
图3-7 直流电动机的特性
1)力矩特性
在起动机起动的瞬间,电枢转速为零,电枢电流达到最大值,力矩也相应达到最大值、使发动机的起动变得很容易,这是汽车起动机采用串励式电动机的主要原因。
2)转速特性
串励式电动机输出力矩较大时,电枢电流也大,电动机转速随电流的增加而急剧下降;反之,输出力矩较小时,电动机转速又随电枢电流的减小而很快上升。
串励式电动机具有轻载转速高,重载转速低的特性,这对保证起动安全可靠是非常有利的,这也是汽车上采用串励式电动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3)功率特性
三、课堂小结:
1.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起动机用直流电动机的结构组成
3.起动机用直流电动机的特性
四、作业:
1.简述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起动机用直流电动机的结构组成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