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索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的发展演变(1)在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的17、18世纪,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以后,逐步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君主立宪制,形成了责任制内阁。
美国独立后,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总统共和制、三权分立制政体。
(2)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了议会制共和政体,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3)四个国家因国情不同,形成了两种政体形式: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制。
但英德两国的君主立宪制又不尽相同,美法两国的共和制也各具特色,一方面体现了世界各国政治文明的多元性、多样性,另一方面也形成了相同的代议制基本特征,即选举、议会立法、权力制约与平衡等。
第7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背景①经济因素: 发展受到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阻碍。
②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扩大自身政治权利。
(2)过程①爆发:1640年,革命爆发。
内战胜利后英国成为共和国。
②复辟:查理二世和詹姆士二世倒行逆施,尽失人心。
③结束:1688年,“”结束了复辟王朝的统治。
【问题思索】“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及资本主义的发展;破坏了世袭继承规则,为限制王权奠定了基础;此时并没有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
2.过程——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1)确立①标志: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
②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③作用: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议会权力超过国王权力,使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误区警示】《权利法案》≠英王“统而不治”不能认为《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国王就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权利法案》只是剥夺了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及军权,国王仍然掌握行政权,只是国家权力中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手中。
后来,随着责任制内阁的确立,国王的行政权才逐渐被剥夺,英王才真正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2)发展:责任制内阁确立,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
①形成: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 逐渐形成。
②内容: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首相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概念阐释】责任制内阁责任制内阁是资本主义国家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为议会内阁制。
责任制内阁以议会(国会)为权力核心,行政系统受议会的节制,行政权与立法权合一,政府(内阁)则对议会负责。
(3)完善:进行议会改革,使政治权力中心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
①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利。
②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3.意义: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权益之争,在议会中得以和平的方式解决,这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构图解史】英国政府组织结构考点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1.英国代议制演变的特点及趋势(1)特点①连续性:近代英国的主要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几乎都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国的内阁到责任制内阁,都体现了连续性的特点。
②渐进性: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是渐进式的。
英国君主立宪制在17世纪末形成,以后逐渐发展完善,实现了全面的民主化。
③创新性:内阁本是国王召集的咨询机构,“光荣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分减弱,内阁逐渐独立行事,于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责任制内阁。
(2)趋势①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国王权力逐渐被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②政治权力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史论结合】史料英国历史上的宪法性文件解读史料反映了英国法律文件的发展、演变。
解读史料需要抓住表格的时间、王权、议会权力演变的信息来总结英国宪政发展的特点。
《权利法案》说明了王权进一步受到宪法性文件的限制,议会主权取代了君主专制,法治取代了人治。
问题依据史料,归纳英国宪政进程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其对英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责任制内阁的特点(1)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
(2)组阁:首相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人选,提请国家元首任命,组织内阁。
(3)国家元首:对内、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无实际行政权力,由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全权负责。
元首颁布法律、法令和发布文告时,都必须由首相或有关阁员副署。
(4)内阁与议会的关系:内阁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
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其阁员必须集体辞职。
【试论结合】史料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英国,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几乎垄断了全部立法提案权。
1875年,首相狄士累利未经议会同意,擅自购买了苏伊士运河44%的股票。
——摘编自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解读史料主要反映了英国内阁权力的膨胀。
史料前半部分反映出英国内阁权力扩大,议会权力缩小。
问题根据史料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英国政府职能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考点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影响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在君主立宪政体下,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其作为国家统一的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因而内阁首相须经国王形式上的任命,方可行使权力。
(2)国家的权力中心是议会,法律赋予国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3)君主立宪制以责任制内阁为核心,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内阁权力逐步扩大。
【史论结合】史料19世纪中期,有位英国人说:“正如美国人有一位选举产生的最高行政官一样,我们英国也有一位选举产生的首席行政官,女王只是政体的荣誉首脑。
首相是执政党首脑。
”解读史料主要说明了英国国王、首相的权力特点。
说明英王是权力的象征,首相掌握实权。
问题根据史料及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国王和首相的权力特点是什么。
2.全面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影响(1)政治:资产阶级通过议会斗争与妥协,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维护了英国政局的稳定;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为世界上其他国家树立了一种资本主义新模式,有利于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权利法案》颁布后,长期以来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趋于缓和,政局渐趋稳定,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2)经济: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17、18世纪英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知识产权,拓展海外市场,保护英国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3)对外:加紧了殖民扩张。
君主立宪制确立以后,在资产阶级的推动下,英国加紧了对世界殖民霸权的争夺,18世纪下半叶取得了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4)文化: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出现了雪莱、拜伦等浪漫主义文学大师,牛顿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
【史论结合】史料1 17世纪英国在“光荣革命”后走上了宪政制度,国王的力量已经很有限了,并且在法律的牢笼中变得温顺。
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国家在众多人手中运行,随着经济的增长,个人权力不能再左右国家。
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摘编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史料2 英国传统的司法审查观念为越权无效原则所主宰,认为司法审查的主要功能是落实议会的真实意图,其背后体现的是议会至上的传统宪法观念。
在欧洲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人权几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成为普世价值,而对人权最大的威胁不是来自个人,而是作为公权力的立法和行政,对立法、行政的限制成为各国宪法发展的基本动向,普通法宪政主义应运而生。
普通法宪政主义认为,司法审查不应该以或仅以议会的立法意图为标准,而应扩及尊重个人意志自由这样更高级的道德律。
——摘编自李红海《英国宪政思想的历史演变》解读(1)史料1反映了英国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以革命为前提,以立法为主要手段;王权受到限制,议会主权确立;经济的增长影响个人权力在国家中的地位;权力转移具有和平性、渐进性。
(2)史料2反映了各国宪法发展过程中都限制了立法权和行政权,适应了人权观念发展的新要求,维护了个人自由和权利以及司法审査原则由议会主权原则向法治原则转变,等。
问题(1)根据史料1,概括英国政治民主化历程的特点。
(2)根据史料2,分析普通法宪政主义兴起的意义。
考题1 [2016·全国卷Ⅰ] 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
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
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考题2 [2015·全国卷Ⅰ] 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力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力不让议会参与。
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
”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考题3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 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B.否定王位世袭中男性优先原则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考题4 [2017·江苏卷] 1832 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
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 )A.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B.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C.保守势力最后时刻作出让步D.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考题5 [2016·江苏卷] 20世纪初,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
”这一传统的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
各国效仿的理由是( )A.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B.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C.英国“光荣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D.英国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的理论基础考题6 [2013·海南卷] 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