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习自然拼读与汉语拼音时会不会搞混淆

学习自然拼读与汉语拼音时会不会搞混淆

学习自然拼读与汉语拼音时会不会搞混淆?
孩子在学习自然拼读与汉语拼音时会不会搞混淆?二者有什么区别?其实,这是很多家长都较为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低龄段小朋友在接触语言学习的第一步可能会出现相关情况。

首先,残酷地说,孩子是一定会混淆的。

但是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因为孩子对英语自然拼读和汉语拼音熟练以后就能区分了。

不过,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分析一下如何能帮孩子在中文、英语的启蒙第一步走得又好又稳。

一、先来分清楚什么是拼音,什么是自然拼读,什么是国际音标。

拼音,是一套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是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

拼音其实是独立于中文文字存在的,与文字之间的联系是人为规定的。

是为了我们在使用普通话时,统一读音而诞生的一套系统。

为了与国际标准接轨,拼音的符号采用了拉丁字母,也就是我们熟悉的26个字母。

虽然我们常说“26个英文字母”,但实际上,这些字母并不属于英文,只能说英文文字采用了这26个字母。

像德语、意大利语、法语等语言也都采用拉丁字母来表达。

自然拼读,又称为“Synthetic Phonics”,它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孩子们学习英语读音与拼字,增进阅读能力与理解力的教学方法。

通常,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幼儿园里,孩子们从三岁起就开始接受自然拼读法的学习。

如今,这也是多数学习第二语言为英语的初学者,所使用的入门学习法。

英语是拼音文字组合而成,所有的词汇都是由26个字母组成,而在成千上万的不同拼法中,“基本发音音素”却只有48个,这说明26个字母与“基本发音音素”间是有着一定关联的,但他们之间并没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而是一对多或多对一的复杂关系,这对学习英语词汇的发音和拼写无疑怎加了难度。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总结出了许多发音规律,这些规律对于绝大多数英文词汇都是适用的,“自然拼读法”由此而生成。

总的来说,自然拼读法是透过辨识字母与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在字母与发音之间建立直接联系,做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

自然拼读的学习过程为:①字母发音;②字母组合发音;③单词;④简单句子;⑤整段句子。

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帮助孩子把英语学好、学扎实。

国际音标,又称为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缩写:IPA,是一套用来标音的系统。

它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由国际语音学学会设计来作为口语声音的标准化标示方法。

由于国际音标遵循“一音一符”的严格标准,所以它并不仅仅是用来学习英文的标音,而是可以被广泛使用在学习各种西方语言、非洲语言中。

英语中所用到的“国际音标”,仅作为国际音标用于英语的一部分。

英语中的音标只有48个,主要是查证单词正确的发音。

总结一下:
拼音是中文读音标注系统,国际音标是英文的读音标注系统,它们都是独立于文字本身而存在的一套系统。

而自然拼读是英文发音规则。

二、学了自然拼读到底和和拼音会不会混?
答案:会混,但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体现。

情景一:
孩子三岁开始做英语启蒙,四岁开始接触自然拼读。

六岁时,自然拼读掌握得很好,可以灵活应用。

自主阅读分级读物。

在这种情况下,在幼小衔接或者一年级,孩子接触拼音时,你会发现,孩子更多的会利用不同语言之间迁移的正向影响。

什么意思呢?就是孩子会自己发现英文发音和拼音发音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字母音/p/,/b/,/t/,/f/和拼音中的发音时一样的。

同时也会发现字母音c 和拼音c发音是不同的。

孩子比较好的掌握了一种语言发音规则后,学习另外一种语言,混淆的可能性就会很小了。

情景二:
孩子六岁接触自然拼读,同时学习拼音。

有可能会混,比如中文拼音ha,发“哈”的音。

而在英文单词“hat”里的“ha”,却发“嗨”这个音,这样孩子就有可能发错。

但是混并不是坏事情,混不能让我们就觉得是一个“带坏”了另外一个,就不能学了。

孩子刚刚接触拼音,即便没有所谓的自然拼读“捣乱”,也会出现忘记、糊涂的情况。

学习过程中的反复是很正常的。

这种“混”特别短暂。

看看那些同时接触方言和普通话和多国语言的孩子就知道了。

来自一线老师的研究结果:同时学习自然拼读和拼音的孩子,可能会有很短的混淆期,但是过了混淆期,无论是自然拼读还是拼音学习,进步都更明显。

情景三:
孩子一直没有接触过自然拼读,先学会了拼音。

9岁以上了,还需要学自然拼读吗?
学习自然拼读是为了更好的把握孩子3-6岁这段阅读的敏感期。

如果是9岁以上的孩子,可以直接学习国际音标,加大阅读量。

再学自然拼读则是锦上添花。

那么,孩子学习中出现混淆是坏事吗?
答案:当然不是!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接触新的知识和技能,和原有的先前学过的知识发生混淆是很正常的,且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因为从“混”到“不混”,需要孩子有足够的观察力、辨识力才能做到。

换句话说,不断通过混淆到不混淆的过程进行学习,才是帮助孩子提升自己思维能力的方式。

如果因为发生混淆就不学了,这不是合理的问题解决方案。

相反,我们经常会发现,同时在学习自然拼读和汉语拼音的孩子,经过很短暂的混淆,两种东西都会学得很好。

因为无论是自然拼读还是汉语拼音,重点都在一个“拼”字上。

学习过自然拼读的孩子,反倒在汉语拼音的学习上如虎添翼,掌握得又快又好。

孩子是天生的语言专家。

他们大脑本身具有一种语言习得机制,能凭借各种外部资源或者认知技巧来化解混淆,所以,妈妈们不必过多的焦虑和担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