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

(1)读准生字的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3)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2.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1)抽读生字、词语卡片,可采用齐读、开火车读、比赛读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读熟生字词。(重点指出“散”“杆”是多音字,在文中分别读sǎn、ɡān。)
(2)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2)“泛”“添”分别是什么意思?
(3)这首诗是什么意思?5.体会诗人的心情。
(1)“日日晴”写出了什么?
(2)体会“小溪泛尽却山行”中的“却”字。
(3)正声,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后面两句诗。(学生齐读)
①引导学生用关联词填写后两句。
绿阴不减来时路,(不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会写本课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3.能说出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过程与方法】
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以读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诗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作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1.认读、会写本课字词。
3.再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还能读出古诗的节奏。
4.自己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深入探究,整体感知
1.读题目,你知道题目的意思吗?2.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我们以前学到过很多方法,回忆一下,有哪些好方法?板书:补 换 查 看
3.请大家用这样的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
4.反馈自学情况。
(1)经过自学,你读懂了哪个词或哪句诗?
嘉鱼县第一小学电子教案
年级 三年级 学科 语文 主备教师 叶立敏
第一单元备课研讨
单元主题:可爱的生灵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可爱的生灵”为主题,依次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古诗三首》《燕子》《荷花》,一篇略读课文——《昆虫备忘录》,一个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一篇习作《我的植物朋友》和一个《语文园地》。《古诗三首》中的三首古诗都描写了大自然优美的风光和可爱的生灵。《燕子》一文描绘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为春光增添了生趣。《荷花》描写了夏日池塘里荷花的不同姿态。《昆虫备忘录》介绍了某些昆虫有复眼以及花大姐、独角仙、蚂蚱三种昆虫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意在唤起学生探究动物的兴趣。口语交际安排的话题是“春游去哪儿玩”,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习作要求学生走进大自然,选择一种植物,做一个观察记录卡,然后借助卡片,写一写自己的植物朋友。《语文园地》共设置了四个板块的学习内容。
你能用一些修饰词来形容这些事物吗?
(3)师小结:温暖的太阳、青青的山、五颜六色的野花、绿油油的小草、柔柔的春风,多美呀!
(4)这么美好的春色用诗中的两个字概括就是什么,请大家齐声说出来——丽、香。
5.师引导:“春风花草香”,花草散发出阵阵芳香,小动物也被吸引出来了。
6.学习第三、四句。
课件出示: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理解“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烂漫无比”“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这些词句所描绘的景象。
3.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师范读。
(2)学生尝试读,在头脑中形成“光彩夺目的春天”的画面。
5.学生根据所描写的景物,想象画面,尝试背诵。
三、探究第3、4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这两个自然段是从哪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飞行)
学生:预习课文,标出生字词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课时安排: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展示课题
师:播放歌曲《小燕子》,让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人们都说燕子是春天的使者。今天,让我们伴着这美好的春光,一起去欣赏美丽的燕子。(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检查汇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
2.播放《绝句》的配乐诗朗诵。
二、初读感知
1.听完这首诗后,你们有什么感受?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大诗人杜甫,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呀?生介绍完后,师出示课件。
指名学生读。
这里还有一些词语朋友呢,谁能当小老师领着大家念?
(1)你们见过鸳鸯吗?课件出示鸳鸯的图片,看图后再指导读鸳鸯,注意“鸳”是前鼻音,“鸯”是后鼻音。
(2)指导学生书写“融、燕、鸳、鸯”这四个字。
4.这些词语朋友又回到诗里面去了,你们还能叫对它们的名字吗?看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5.读诗还要注意节奏,谁能像古人吟诗那样读?
6.师范读,出示朗读节奏: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学生齐读。
三、细读感悟诗意
1.了解诗题。
(3)指生说说每个自然段各讲了什么。
三、深入探究,质疑解疑,解读长句
1.细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2.小组内讨论交流,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3.全班交流,合作解疑。
(1)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
(课文是从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燕子的飞行、燕子的休憩四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
集体备课意见:
1.掌握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语。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和部分课文段落,默写古诗《绝句》。
3.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读一读,再摘抄下来。
4.边读边想象画面,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热爱大自然和小生灵的感情。
5.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展开丰富想象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并能仿照课文进行练笔。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说出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古诗,了解作者及古诗的创作背景。
课时安排:3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春天,去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
6.能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
单元教学总课时: 13课时
嘉鱼县第一小学电子教案
执教时间
课题:1古诗三首
教材分析;
本课共安排了三首古诗。《绝句》一诗中,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景物有机地组合为一体,从而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惠崇春江晚景》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作者以其细致、敏锐的观察力,捕捉住季节转换时景物的特征,抒发了对早春的喜爱和礼赞之情。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三衢道中》写出了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这三首诗的共同之处都是将景物描写得清新、自然,让人读后眼前如同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4.学生用钢笔在书上描红。
5.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布置作业
1.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
2.和同桌比赛背诵第1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回顾第1自然段所学的内容。
2.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燕子》这篇课文,让我们来进一步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
二、探究第2自然段
1.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课文抓住了哪些景物来表现春天?边读边勾画出有关的词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背诵第1~3自然段。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收集燕子和春天的图片、音乐。
2.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3.指名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深入探究,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1.引导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指导学生书写:芦、芽、短。
3.深入古诗想画面。
(1)理解“蒌蒿”“芦芽”“河豚”的意思。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师:大家知道诗题的意思吗?与我们学习过的古诗诗题不同,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诗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2.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3.学生交流,老师引导点拨。
4.学习第一、二句。
课件出示: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迟日”是什么意思,谁能说一说?
(2)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2)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活泼机灵、轻快灵巧、姿态优雅)(在交流燕子的特点时,可让学生谈一谈最喜欢哪个方面的特点,并说出理由。学生提到哪个,教师就引导学生交流并理解相应的段落。)
4.学习第1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
(2)这段话写了燕子的哪些部分?(羽毛、翅膀、尾巴)这些部分分别是怎样的?(羽毛乌黑、翅膀轻快有力、尾巴像剪刀)
五、听写下面的词语,检查学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梅子 小溪 泛尽 不减
个人调整意见
板书设计:
绝 句
惠崇春江晚景
桃花 鸭 蒌蒿 芦芽 河豚
三衢道中
补 换 查 看
梅子 小溪 泛尽 不减
教后反思:
嘉鱼县第一小学电子教案
执教时间
课题:2燕 子
教材分析;
本文作者通过对如诗如画般春天景色的描绘,及对活泼可爱的小燕子的描写,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以及对小燕子的无限喜爱之情。
(3)句子中“乌黑、轻快有力、剪刀似的”等修饰词有什么作用?(突出了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4)尝试说一说类似的词语。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小燕子的活泼机灵。
(6)尝试背诵第1自然段。
四、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让学生观察生字的写法,找出难写、易错的生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