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二衬预留钢筋植筋施工方案

隧道二衬预留钢筋植筋施工方案

隧道二衬预留钢筋植筋施工方案
1施工准备
1.1材料
1.1.1钢筋
1.1.1.1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标准规定,并有出厂质量证明,按规定做物理力学性能试验。

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做化学成分检验。

1.1.1.2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或片状老锈。

1.1.2植筋胶
1.1.
2.1植筋胶必须采用改性环氧类和改性乙烯基酯类(包括改性氨基甲酸酯)。

钢筋采用的植筋胶级别按设计要求选用,其性能必须符合表 2.121的
规定。

1.1.
2.2植筋胶通过毒性检验,对完全固化的植筋胶其检验结果应符合无毒卫生等级要求,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1.1.
2.3植筋胶具有耐冻融性能试验合格证书,冻融环境温度为-25〜35C° 循环次数不应少于50次,每一次循环时间为8h,试验结束后,试件在常温条件下测得的强度降低百分率A级不大于10%, B级不大于15%。

1.1.3丙酮:有产品合格证书和检验报告。

1.2机具设备
1.2.1机械:钢筋探测仪器、电钻、气泵、砂轮锯、磨光机
1.2.2工具:毛刷、钢丝刷、气管、胶枪
1.3作业条件
1.3.1对植筋操作的工人进行交底、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操作施工。

1.3.2大面积植筋前,必须先对不同品牌植筋胶和具有代表性的部位进行样板施工,抗拉拔承载力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

1.3.3植筋部位原结构面的缺陷按相关要求进行补强或加固处理完成。

1.3.4特殊部位的操作平台搭设完成,并经验收合格。

2操作工艺
2.1 工艺流程
2.2 操作方法
2.2.1 定位、钻孔
根据设计要求,在现场进行放线定位,标出钻孔位置,在放线定位前应采用探测仪器对原构件的钢筋位置进行探测,植筋的位置不得与原构件的钢筋位置冲突。

确定好钻孔位置后使用水钻或电钻进行钻孔,当原构件质量较差,存在裂纹缝隙时必须采用水钻,以减少施工震动对结构造成的破坏,一般情况下钢筋植筋大于18mm 的植筋孔宜采用水钻成孔。

植筋孔径大小为d+4〜8mm—般情况下各直径钢筋对应的孔径大小见表3.2.1 0
两间房隧道二衬预留钢筋直径为22mm在原有钢筋排距过小的钢筋外侧设计位置处植入和原设计一样的钢筋,植筋孔径为30mm植筋深度为240mm植筋间距为200mm
表2.2.1植筋直径与对应的钻孔直径
钢筋直径d(mm) 钻孔直径D(mm) 钢筋直径d(mm) 钻孔直径D(mm) 681822
8122028
10142230
12162532
14182835
16203240
2.2.2 植筋孔清理和验收
2.2.2.1 钻孔完成后,将孔周围灰尘清理干净,用气泵、钢丝刷清孔。

清刷完毕后,用棉丝沾丙酮,清刷孔洞内壁,使孔洞内最终达到清洁干燥。

2.2.2.2 如遇成孔部位较潮湿的情况,还须用加热棒,对所成的孔进行干燥处理。

2.2.2.3 清孔后用干净棉丝将清洁过的孔封堵严密,以防有灰尘和异物落入。

2.2.2.4 植筋孔清理完成后,进行隐蔽验收,并作好验收记录。

2.2.3 钢筋除锈
2.2.4.1 植筋用钢筋必须做好除锈清理,采用磨光机固定钢丝刷对钢筋的除锈部位进行打磨,除锈长度大于锚固长度50mm左右。

2.2.
3.2 普通没有锈蚀的钢筋,应用角磨机和钢丝刷将除锈清理长度范围内的钢筋表面打磨出光泽,严重锈蚀的钢筋不能作为植筋使用。

2.2.
3.3 若钢筋粘有油污,应用丙酮将其清洗干净。

2.2.
3.4 在植筋前再将钢筋打磨好的部分用棉丝沾丙酮擦拭干净。

2.2.4 注植筋胶将植筋胶管置入套筒,旋上混合器,然后将套筒置入打胶枪内,将
胶枪上的混
合喷头伸进孔的底部,扣动扳机,且每一次扣动扳机感觉有明显压力后,一步一步慢慢抽出,药剂添满孔深时,停止扣动扳机。

2.2.5 插筋锚固
2.2.5.1 非通孔锚固根据植入深度,在处理好的钢筋除锈端做明显标记,然后插向
孔洞,一边插一
边向同一方向缓慢旋转,直至到达孔洞底部为止,此时应有锚固胶从孔洞内溢出。

2.2.5.2 通孔锚固将处理好的钢筋插入孔内,孔两端用环氧砂浆封堵,封堵的同
时,须在通孔两端
预埋气管,一端注胶,另一端排气。

将锚固用植筋胶装入打胶筒内,安装打胶嘴。

将植筋胶通过注胶管注入孔洞内,直至另一端出气管溢出胶为止,而后将出气管弯折扎紧。

3 质量标准
3.1 主控项目
3.1.1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定。

检查方法:进场验
收,复核相关资料,现场取样进行复试。

3.1.2 植筋胶性能必须满足要求。

检查方法:进场验收,复核相关资料,现场取样复试,现场样板抗拉拔承载力试验。

3.1.3 植入钢筋锚固的抗拉强度必须满足要求。

检查方法:抗拉拔承载力的现场检
验检查数量:同规格、同型号、基本相同部位的植筋组成一个检验批。

抽取数量按每批植筋总数的1%。

计算,且不少于3根。

3.1.4 植筋深度要求
植筋的植入深度最小值I》10*d
检查方法:现场实测
3.2 一般项目
3.2.1 植筋孔的位置、直径、孔深和垂直度是否满足要求。

检查方法:尺量和检查
施工记录、植筋成孔记录
3.2.2 植筋孔是否清理干净检查方法:抽查和检查施工记录
3.2.3 植筋所用钢筋是否除锈,钢筋表面是否打磨出光泽检查方法:现场检查和检
查施工记录
324植筋孔质量要求见表424
表424 植筋孔质量要求
4成品保护
4.0.1 清孔后用干净棉丝将清洁过的孔封堵严密封堵,以防有灰尘和异物落入
对孔造成污染。

4.0.2 除锈和清理完的钢筋要放置在干燥的地方,并且对打磨出光泽的钢筋部
位进行包扎保护,以防被污染。

4.0.3 对植好的钢筋应做好保护工作,应保证植筋完后2-3d才允许进行下一
步的施工和工序,以防在植筋胶固化时间内钢筋被摇摆或碰撞。

5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5.0.1 定位的准确性
钢筋植筋在已有构件上钻孔施工,钻孔时不得破坏原结构钢筋。

5.0.2 钻孔深度
钢筋植筋的钻孔深度直接影响到植筋质量,所以对植筋孔要逐一进行检查。

5.0.3 孔洞和钢筋清理
钢筋植筋的孔洞和钢筋清理是关系到植筋质量的又一重要因素,孔洞和钢筋清理做得不好,会使植人的钢筋和孔壁之间结合不紧密,达不到设计所需要的拉拔力。

5.0.4 植筋注胶的密实度
植筋阶段,注胶一定要饱满,注胶少了,胶量不够,植入的钢筋也无法达到设计所需要的拉拔力。

所以注胶植筋阶段,负责钢筋植筋的专项工长及班组长必须有人在现场指挥监督,孔内注胶不得少于孔深的2/3,钢筋插至孔底部之后应有多余的胶从孔内溢出。

5.0.5 植筋插筋
植筋插筋时钢筋应沿着一个方向旋转着插至孔底,以免在孔内产生气体留存,影响植筋质量。

5.0.6 成品保护
钢筋锚固用的植筋胶需要一定的固化时间,所以,植筋胶固化之前,不得扰动刚刚植好的钢筋。

5.0.7 植筋胶使用注意事项
将植筋胶管置入套筒,旋上混合器,然后将套筒置入打胶枪内,扣动扳机。

第一、二次挤出来的胶不要使用,因为此时胶可能没有混合均匀。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
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