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百日咳

百日咳



本疾病,支气管上皮、中层和基层坏死,伴中性粒细胞浸润,还常
有支气管周围浸润和间质性肺炎,以及小气道的阻塞,局部可以出现肺
不张和气肿,重症患者可伴随神经系统症状。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1-2 周,病程分为3 期。
1.卡他期:一般1-2周,病初类似呼吸道感染,为单声咳嗽,可以有流涕、 咳嗽、低热等,1周左右除咳嗽之外其他症状逐渐减轻,但夜间咳嗽逐 渐加重,逐渐变为痉挛性咳嗽。
❖ 百日咳传染性强,病人是主要传染源,呼吸道飞沫是其主要传播途径, 带菌者可以传播此病,但很少通过接触传播,被感染主要与接触感染源 有关。
发病机制
❖ 百日咳杆菌进入呼吸道之后,导致黏膜非侵袭性感染,通过菌毛血凝 素粘附在上皮细胞,然后繁殖,产生毒素,导致局部感染、炎症,继而 导致上皮纤毛麻痹、运动障碍。由于呼吸道分泌物逐渐增多,刺激末梢 神经,导致剧烈的咳嗽。由于咳嗽时小儿处于呼气,吸气时,大量气体 经过声门,出现鸡鸣样咳嗽。长期咳嗽,可以在大脑形成兴奋灶,疾病 恢复期后,烟尘或其他物质,可以诱发痉挛性咳嗽。此外此病菌可以产 生百日咳毒素,引起淋巴细胞增多,进一步导致细胞坏死。
❖ 三、保护易感人群:

1.主动免疫:接种疫苗。

2.被动免疫:对婴儿或体弱者,可试给予免疫球蛋白,但效果待定。

3.药物治疗:小婴儿接触类似病人后,可给予红霉素预防,一般连
续5-10天。
❖ 百日咳杆菌是革兰阴性、短小卵圆形杆菌,呈单个或成对存在,百日 咳杆菌和副百日咳杆菌无芽孢,没有鞭毛,不能游动,另外两类杆菌有 鞭毛,可以游动。
❖ 百日咳杆菌有两类抗原,耐热的菌体O抗原和不耐热的表面K抗原,百 日咳杆菌外层有多重凝集因子,主要为1.2.3因子。
❖ 百日咳杆菌常发生光滑至粗糙变异,变异后毒力减弱,抗原性减弱, 称为相的变异,百日咳杆菌抵抗力弱,在低温尚能生存,56℃经30分钟 被破坏,干燥情况下数小时即死亡,紫外线敏感,日光暴晒1小时即死 亡。
流行病学
❖ 百日咳是全球性疾病,各个年龄阶段都可以发病,营养不良是此病的 死亡原因,近年来,由于医疗水平进步,此疾病死亡率大大降低。百日 咳传染性强,两岁之内的小婴儿发病率高,严重病例一岁之内常见。一 般患过整个病会终身免疫,但少数情况下,可感人其他血清型的百日咳 杆菌。
❖ 百日咳流行高峰一般4年1次,易感人群的增加,预防此疾病免疫力的 下降,导致流行,此病冬春季多见,全年都可发病,散发多见。
道通畅。 ❖ 激素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控制痉挛性咳嗽,但可能导致呼吸道分泌
物增多,可短期使用于重症或脑病患儿。 ❖ 并发症治疗:积极处理并发症,比如低血糖、低血钙等。
预防
❖ 一、控制传染源:病人与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需要早期隔离,早期治 疗。
❖ 二、切断传播途径:此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故疫源地需要积极开 窗通风。
❖ 4.气管、支气管异物:起病往往很突然,有异物吸入史,周围血象无 白细胞增高,X线检测可见肺不张或支气管阴影。
治疗
❖ 一般治疗:此疾病需要隔离,保持空气新鲜,避免突发刺激诱发咳嗽。 加强护理,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 病原治疗:此疾病主张早用药,首选红霉素,至少连续使用3周。 ❖ 对症治疗:主要为止咳祛痰,可采用吸氧、雾化等对症治疗,保持呼吸
❖ 3.细菌抗体的检测:血和鼻腔分泌物可以检测到特异性抗体,如抗体效 价逐渐递增,可确诊。
❖ 4.血象:卡他期末至痉咳早期,白细胞会明显高于正常,淋巴比例升高, 外周血淋巴细胞增高,是此疾病的典型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此疾病的诊断可根据流行病学史及典型的痉挛性咳嗽临床诊断,但需 要与一些疾病鉴别:
❖ 1.百日咳综合征:从临床表现上很难鉴别,百日咳综合征的病原为腺 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副百日咳杆菌等,病原学检测可鉴别。
❖ 2.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一些病菌感染引起的肺炎或支气管炎,出现 剧烈咳嗽时与百日咳有类似的表现,但一半无典型的鸡鸣样咳嗽,临床 分期不明显,全身症状较重,肺部体征较固定。
❖ 3.支气管淋巴结核:由于肿大的淋巴结压迫、侵蚀支气管壁,引起的 痉挛性咳嗽,但一般无典型的临床分期和鸡鸣样吸气声音,全身结核中 毒症状、结核菌素实验和X线胸片检测可作出诊断。
百日咳
十分秀气
基本介绍
❖ 此病是由于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小儿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 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如犬吠样,并带有典型的鸡鸣样咳嗽。病程较长, 往往需要2-3个月,可以出现肺炎及百日咳脑病。
病原学
❖ 百日咳由百日咳杆菌感染引起,初还被称为嗜血性百日咳杆菌,还被 称为鲍特菌属,主要包括四个菌种,除百日咳杆菌外,还有副百日咳杆 菌、支气管腐败杆菌和鸟鲍特菌。引起人类感染的主要是百日咳杆菌和 副百日咳杆菌。
2.痉挛期:一般2-6周,最常可达2月,其特点为阵发性咳嗽,明显的鸡 鸣样咳嗽,发作时表情痛苦,双眼圆睁,涕泪交加。日间症状较轻,夜 间加重。新生儿及婴幼儿症状可不明显。
3.恢复期:一般2-3周,咳嗽逐渐减轻,减少,精神食欲逐渐恢复正常, 但肺部的不适可持续数月。
并发症
呼吸道并发症:以肺炎最常见,可以由百日咳杆菌感染引起,也可以 由其他细节继发感染,出现发热、咳嗽、胸痛等不适,如果出现支气 管阻塞,可导致肺气肿等疾病。 神经系统并发症:剧烈咳嗽导致脑部缺氧或出血,感染毒素作用, 损伤脑细胞,引起百日咳脑病。
其他如:如本身存在感染,可能导致感染加重,剧烈咳嗽可导致腹 腔压力增大,导致疝气,剧烈咳嗽,反复生病,导致营菌培养是常用的可靠诊断办法,从发病至病程3个月都可 以得到阳性结果,百日咳虽然主要存在下呼吸道,但也可以从上呼吸道 采集到。
❖ 2.细菌抗原检测:在病人血液和尿液中可以使用特异性抗体,此检测方 法快速,但可能由于自身抗体的存在,可能导致假阳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