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干部心得体会
就在这个院里,有多少的干部来了又走了,有多少的同志从一参加工作便一直扎根于此。
在这个院里,有多少人为全乡美好的明天在奋斗着,为建设新农村继续添砖加瓦。
山村那坡坡坎坎没留下了几代乡镇干部亲民、爱民、为民的足迹。
昨天他们才顶着烈日挥汗如雨;今晨,却又冒着雾霭行进在田间地头;傍晚,才踏着夕阳悄悄归去。
不计工资的高低,不讲职务的大小,都在这片土地上默默奉献着。
机关就一个食堂,没有专业的厨师,没有豪华的餐厅,只有一个五十几的老同志,只有一间附在院墙外的一间小房。
素食主义是我们早晚两餐主要贯彻的方针,吃饱为主是我们的行动路线,盼望改善伙食是我们的进餐目标。
不是没有吃好喝好的条件,关键是一家老小,都盯着那点微薄的薪金。
大多宿舍里都有自备的面条、调料和一些简单的厨具,每个晚上大家都会时不时的变着花样做面条,打着吃抢着喝时满屋的笑声才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
曾记得厨艺不精,油没煎好,曾记得饿着肚子失眠一整晚。
不敢奢望菜篮子工程,只想能够一日三餐。
多年的发展,乡村主干道路基本相通,可下乡我们依然以步代车,最远的地方从清早起来,一直要走到中午,一路上,没有欢歌笑语,最多的声音都是大家相互的喘息声。
在乡下,一般都要住上三五天,工作之余,让人感动的就是老
百姓的热情,农家饭、小作坊酒,添补着无聊的时间。
…………。
有人说,乡镇干部算不上是真正的干部。
因为他没有“高大全”的形象,没有振臂一呼、应者云聚的派头。
那穿着,那脸色,犹如田里耕地的农夫;有人说,乡镇干部是井底之蛙,难登大雅之堂。
因为高雅、昂贵、气派的消费场所,他们根本不敢涉足;有人说,乡镇干部永远没有多大作为,很难有风光的时候。
因为我们工作在乡村,环境清苦;我们处于基层,很多人终身都在“科员”间踏步;“职称”与他们无缘,工作时间最久;待遇最低,享受最后。
我们只能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地工作,方能缓解下岗、待岗之忧。
我们平庸,但很充实;我们位卑,但知荣辱。
他们为事业而执着,为人民服务而讴歌。
我为能作为乡镇干部的一员而倍感欣慰。
因为,我们看到了蒸蒸日上的新农村建设风貌,我们见到了新农村描绘的宏伟蓝图。
我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
我将为构建和-谐社会扎根乡镇而无怨无悔,我愿为同事们未竞的事业去艰难跋涉。
我也决心以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为我们美好的明天去攀登、去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