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库——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作者:佚名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812 更新时间:2011年11月23日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法律效力最高的是()
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法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中,表明我国国家性质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
D.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3.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A.人民民主专制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民主集中制度
4.在一个国家里,由部门法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称为()。
A.法系 B.法律体系 C.法学体系 D.法的历史类型
5.不属于我国刑法基本原则的是()。
A.类推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
C.罪刑相适应原则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6.在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行为是()。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终止
7.下列关于正当防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B.正当防卫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行为者本人实行防卫
C.正当防卫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实行防卫
D.正当防卫只能是为了保护本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而实行
8.甲、乙、丙为某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后该合伙企业经营亏损,财产不足以清偿到期债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规定,甲、乙、丙对该债务应承担()。
A.无限责任
B.按份责任
C.无限连带责任
D.有限连带责任
9.12岁男孩小明的父亲作为小明的代理人为小明买了一架钢琴。
这在民法上称为()。
A.法定代理
B.委托代理
C.指定代理
D.授权代理
10.甲委托乙代理自己经营商店,下列事件中可导致此委托代理终止的是()。
A.甲因病死亡
B.乙因病死亡
C.甲患了精神病
D.乙因小腿骨折住院治疗
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下列权利中,属于人格权的是()。
A.债权
B.亲权
C.所有权
D.生命权
12.在不同种类的处罚中,属于治安管理处罚的是()。
A.管制
B.罚款
C.拘役
D.没收非法所得
13.当我们的正当权益受到行政机关侵犯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在行政诉讼程序上,我国实行()。
A.一审终审制度
B.两审终审制度
C.三审终审制度
D.多审终审制度
14.我国宪法的修改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以上的多数通过。
A.2/3
B.1/2
C.1/5
D.4/5
15.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
A.国体
B.国家机构
C.政体
D.国家结构
二、多项选择题
1.我的国家制度主要包括:()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E.基本经济制度
2.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有()。
A.犯罪主体
B.犯罪客体
C.犯罪意图
D.犯罪主观方面
E.犯罪客观方面
3.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有()。
A.罚款
B.拘留
C.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
E.死刑
4.知识产权是指民事主体对智力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以下不属于知识产权的有()。
A.著作权
B.肖像权
C.姓名权
D.专利权
5.下列关于行政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B.行政法的作用之一是对国家行政权力的保障。
C.行政法中规定了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的规范作法,是对行政权力的一种制约。
D.行政法是规定国家权力的,没有涉及普通百姓的内容。
6.刑事诉讼的当事人有()。
A.律师
B.检察官
C.被告人
D.被害人
E.自诉人
7.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其鲜明的特征有()。
A.在制定权上,省级以上(包括省级政府)均可制定
B.在内容上,宪法无所不包
C.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
D.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
E.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严格
8.刑法根据每个犯罪人在实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和分工不同,把犯罪人分为()。
A.实行犯
B.帮助犯
C.教唆犯
D.主犯
E.从犯
F.胁从犯
G.组织犯
9.被判处()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
A.管制
B.拘役
C.3年以下有期徒刑
D.5年以下有期徒刑
10.犯罪未遂的特征有:()。
A.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B.犯罪没有得逞
C.犯罪没有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D.犯罪结果没有发生
E.犯罪分子自动中止
三、简答题
1.简述我国现行宪法基本原则。
2.简述正当防卫必须具备的条件。
3.简述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四、判断题
1.我国的立法权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行政权由国务院行使,司法权由法院和检察院行使,所以我国也是实行三权分立制度。
()
2.国务院是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
3.“言论自由”就是除被剥夺政治权利以外的每个人可以随意发表个人的见解和意见。
()
4.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同时产生、同时终止。
()
5.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
()
五、材料分析题
1.李某在高校做收发工作,他利用工作之便,隐匿、毁弃和开拆他人信件数百封,由此造成多人与学校的联系中断,影响了工作和学习,他还在同学中传播扩散了有的信件中的隐私内容,造成不良后果。
思考:李某的行为是否违反了宪法规定?李某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
2. 金某,十六周岁。
一天,她到工艺美术公司以1680元购买了项链和宝石戒指。
她父母认为她尚未成年,没有征得家长同意,不能进行大数额的买卖行为,要求公司退货。
而金某提出她是靠做临时工、自食其力的社会青年,她表示不愿退货。
思考:(1)金某的买卖行为是否有效?
(2)其父母要求公司退款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为什么?
六、论述题
1.试论法律程序正义对于维护合法权益的意义。
2.如何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