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单元检测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北京时间2011年9月30日16时09分,“天官一号”顺利进入测试轨道,读“天官一号”轨道示意图,完成第1题。
1.关于“天宫一号”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维持其运行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②维持其运行的能源主要是风能③其绕地飞行所形成的天体系统与太阳系同级别④其绕地飞行所形成的天体系统与地月系同级别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11年高考上海卷)“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
21世纪人类将进入开发月球资源,探索太空的新时代,人类的美好愿望准将变为现实。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2~3题2.月球的表面形态给人类深刻印象。
下列因素中,影响月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的能量B.地球的引力C.陨石的撞击D.太阳风侵袭3.月球和地球距太阳的距离差别不大,但表面环境迥然不同。
其主要原因是二者的A.质量差异B.形态差异C.自转差异D.公转差异根据材料,回答4~5题。
材料一2009年11月3日一组由各国地质科学家组成的专家团,观察埃塞俄比亚东北部阿法尔地区的裂缝多年之后,在出版的美国某月刊上发表报告,认为非洲大陆将一分为二,阿法尔已经成为科学家们见证海洋形成的天然实验室。
材料二埃塞俄比亚东北部阿法尔地区,自2005年有两座火山喷发后,就形成了不到1千米的裂缝,但迄今裂缝全长已达60千米,最宽处8米。
4.阿法尔地区的裂缝形成于火山喷发之后,其和火山组成物质都来自地球内部的() A.地幔B.地核C.地壳D.岩石圈5.裂缝从l千米延长到60千米,非洲大陆也将一分为二,这些直接改变的是地球圈层中的()A.岩石圈B.大气圈C.生物圈D.水圈(2012烟台一模)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空间中心发表公报说,太阳活动将逐渐增强,黑子数将于2011年或2012年达到峰值。
据此回答6~7题。
6.太阳活动对地球的直接影响是()A.维持地表温度B.促进大气运动和水循环C.产生潮汐现象D.可能导致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7.在“黑子峰年”(黑子数达到极大值的年份),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A.增加户外活动,增强皮肤的活力B.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C.清除“宇宙垃圾”,保持太空清洁D.扩大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2011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根据紫金山天文台的计算,北京时间12月22日7时40分,我国迎来2010年的“冬至”。
读下图回答第8题。
8. 2010年我国进入“冬至”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昼长等于乙地昼长B.丙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最慢C.丁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太阳直射点位于23°26′N ,175°W(2012届高三天津七校调考)下面右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
据图完成9题。
9.从a到b的方向是 ( )A.向东 B.先西南后西北C.向西 D.先东南后东北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昼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三地的昼长相等B.①地的昼长大于②地的昼长C.四地的昼长一定不相等D.③地的昼长大于④地的昼长11.a图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A.5时B.17时C.4时44分D.16时44分二、综合题(共2道题,总分56分)1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8分)材料一:太阳系示意图材料二: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
(1)八颗行星中,B表示________,D表示________。
按结构特征,它们都属于________行星。
(6分)(2)按运动特征,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即都是________运动。
另外,还具有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6分)(3)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4)根据材料二简述图中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5)写出图中甲、乙区域年日照时数范围,并分别分析原因。
(10分)13.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A、B两地均处在30°N,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28分)(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4分)(2)此时地球上除了作为日界线的180°经线东西两侧日期不同外,还有一条经线的东西两侧日期也不同,这条经线是。
(2分)(3)该日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占全球( )(3分)A.一半多B.少于一半C.恰好一半D.没有任何地方(4)赤道上西半球黑夜的经度范围是。
(2分)(5)这天,赤道上日出时间是时;北极圈日落时间是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时。
(6分)(6)此时,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6分)(7)有一架飞机从A地飞往B地,最短路线是( )(3分)A.一直向正东飞B.一直向正西飞C.先向正北飞,过北极点后再向正南飞D.先向正南飞,过南极点后再向正北飞(8)若飞机沿最短路线以1 11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A地飞往B地,飞机飞行了小时(取整数)。
(2分)单元检测答案1.解析:“天宫一号”顺利进入测试轨道后,维持其运行的主要能源是太阳能,在太空中是真空没有风,“天宫一号”绕地飞行形成的天体系统与地月系同级别。
答案:B2~3解析:2.月球因为无大气层的保护,月表形态多“陨石坑”,是事实信息。
答案:C 3.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地球是行星,质量较大,绕恒星太阳公转。
地球由于质量大于月球,因此在万有引力作用下有自己的大气层、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表面。
答案:A4~5解析:4.岩浆来源于上地幔中的软流层。
答案:A5.材料中的裂缝直接改变的是岩石圈。
答案:A6~7解析:第6题,太阳活动增多时产生的电磁波能使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信暂时中断。
第7题,“黑子峰年”也是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多发年,应加强监测和预报。
答案 6.D7.B8.解析:读图可知,甲地昼长(24-18)=6小时,等于乙地昼长6小时,丙地昼长12小时,在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丁地昼长24小时,出现极昼,在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在30°附近地区,太阳直射点位于23°26′S ,175°W。
答案:A 8.解析:由于该图为南极上空俯视图,故从a到b要逆着地球运动方向向西;前一段离南极点越来越近,向南运动,后一段离南极点越来越远,向北运动;即从a到b先向西南后向西北。
答案:B10~11解析:第10题,由图可知,a、b、c三图中的晨昏线与经线重合,表明是春(秋)分日,此时全球昼夜等长。
d图只能看出一部分地区是黑夜,不能确定昼夜长短情况,故选A。
第11题,①地所在45°E经线正好是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时,可计算出北京时间为5时。
答案10.A 11.A12.解析八颗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运动特征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地球生命存在条件)归纳总结。
第(4)题,读图可知,图中年日照时数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
第(5)题,从纬度、海拔、天气状况等方面分析年日照时数的长短。
答案(1)金星火星类地(2)自西向东近圆共面 (3)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4)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
(5)3 600小时<甲<3 800小时。
甲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中,该处海拔较高,空气稀薄,且深居内陆,周围为山地环绕,降水量极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2 400小时<乙<2 600小时。
乙位于祁连山东南段,可受到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晴天偏少,日照时间较短。
13(1)(0°,60°E)(2)120°W (3)A(4)160°E~~180°~30°W(5)6,18,16(6)昼夜平分,由赤道向两极递减(7)C(8)12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题主备人:吕振华审核人:谢裕城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B.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D.受强冷空气的影响2.当P天气系统强盛时,下列关于印度半岛的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是德干高原一年中凉爽的时候B.此时印度半岛农田干枯,土地龟裂C.此时是乞拉朋齐降水量最多的时候D.此时印度半岛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右图是我国某地清明时的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近地面气温下冷上热,为逆温。
下列现象与逆温有关的是()A.清明时节雨纷纷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C.清晨,炊烟袅袅,笼罩着村庄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4.右图是该地的气温和降水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是地中海气候B.该地是温带季风气候C.该地河流7、8月份开始进入汛期D.该地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5.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判断,下图中M地的气候成因及特征是()A.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B.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C.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D.夏季受西风带的影响,高温多雨读亚洲局部气流图,回答6~7题。
6.造成东亚高低空气流场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C.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D.洋流及“厄尔尼诺”的影响7.一架从北京到乌鲁木齐的直达民航班机,飞行时间约为3.5小时,飞机以同样的速度返回只需3小时,其原因是()A.地球自转的影响B.两地时差的关系C.中纬度上空西风的影响D.水平气压梯度不同的影响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据此完成8~10题。
8.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太阳辐射C.土壤D.降水9.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洋流C.土壤D.降水10.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洋流C.太阳辐射D.降水读甲乙两地冬夏气温日变化示意图,回答11题。
11.图中表示海洋性气候夏季气温日变化曲线的是()A.①B.②C.③D.④二、综合题:12.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对气温、降水和风的影响十分显著。
下图中的甲图表示的是空气由开阔地进入山地峡谷时产生的大风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