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鉴赏祖国颂歌教案

音乐鉴赏祖国颂歌教案

音乐鉴赏祖国颂歌教案【篇一:《祖国颂》教案】《祖国颂歌》教案一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歌曲《歌唱祖国》。

2.管弦乐《红旗颂》。

【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歌唱祖国》,感知音乐结构,掌握歌曲演唱风格,复习乐谱知识。

2.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语言形象的能力。

3.抒发对“国旗”、“国歌”的热爱之情和对幸福生活的赞颂。

【教学重点】1.通过在课堂上学唱《歌唱祖国》达到会背唱的目的。

2.欣赏管弦乐《红旗颂》,感受乐曲的气势,理解作品的内涵。

【教学难点】1.主要掌握歌曲《歌唱祖国》的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从理论上理解时值关系,从感觉上体会节奏的特点。

2.理解乐曲《红旗颂》的内涵。

【教学准备】钢琴、cd机、多媒体。

【教材分析】1.歌曲《歌唱祖国》这首歌曲的词曲作者是王莘,作于20世纪50年代。

这首歌曲因其明快雄壮的韵律而广为传唱,表现了中国人民昂扬的精神风貌和民族自豪感,表达了人民对祖国的歌唱和赞颂。

歌曲是d大调,四二拍。

采用三段体——aba的结构形式。

2.乐曲《红旗颂》《红旗颂》是作曲家吕其明于1965年创作的一首管弦乐序曲。

在1965年第六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式上,由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电影乐团、上海管弦乐团联合首演,取得了成功。

之后传遍大江南北、华夏两岸。

这首乐曲共有三个乐章。

第一乐段嘹亮的小号奏出了乐曲的引子,指引着革命道路前进的方向。

再经圆号反复,引出弓弦乐器演奏的歌颂红旗的主题,这一主题在钢琴的伴奏下,给人以光辉和庄严的深切感受,人们被音乐带到幸福激荡的回忆之中: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站在宏伟庄严的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前冉冉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主题又一次转调出现,转调后的音乐色彩显得更加明亮辉煌,仿佛是亿万人民热烈欢腾的情景。

优美深情的旋律,倾注了多少英雄儿女的热血啊!第二乐段双簧管奏出深情如歌的旋律,描写经过斗争洗礼的人们仰望五星红旗,心潮澎湃的情怀,传达出人民对红旗至深的情与爱。

接着连续的三连音,使节奏富于动力,节奏紧缩,速度加快,歌颂的主题变成豪迈的进行曲,中国人民在红旗指引下英勇战斗,顽强拼搏,他们怀着必胜的信念;怀着对祖国的赤诚之心,在红旗的指引下昂首阔步地奋勇向前,这进行曲的节奏正是我们时代前进的步伐。

号角又响了,红旗高高飘扬,经过斗争洗礼的人们仰望五星红旗,心潮澎湃。

第三乐段这是主题的再现部分。

气势磅礴的乐曲表现了亿万人民在这历史性的时刻,尽情歌颂的情怀,人们尽情歌颂伟大的祖国,歌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这是一首深情的颂歌,这是一支气势恢弘的乐曲。

红旗在迎风招展,中国人民在猎猎飞舞的红旗下满怀豪情,奋发前进。

尾声的号角雄伟嘹亮,形成强有力的高潮。

乐曲气壮山河。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歌唱祖国》歌曲,给学生讲诉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让学生感受我国繁荣、蒸蒸日上的新面貌,激起学生爱国之情。

二、学唱歌曲《歌唱祖国》1.播放歌曲让学生体验歌曲的进行曲节奏和雄壮的风格。

2.教师通过语言引导学生学唱这首歌曲。

3.教师进行乐谱分析(如果学生音乐基础好,可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分析),并做练习。

(1)调式、调性和唱名。

(2)节拍及其特点(四二拍子、弱起小节、附点音符)。

(3)节奏型。

(4)旋律进行特点。

(5)音乐结构,乐段和乐句。

(6)词曲关系。

4.教师引导学生唱歌谱,然后边听录音(或跟钢琴)边唱乐谱,直到唱熟。

5.再听一遍录音,在课堂上讨论歌曲的演唱风格,包括力度、速度、节拍、节奏,旋律线等。

同时,说出这首歌曲的音乐结构——三段体,以及它们所造成的“陈述——对比——再现”的艺术效果。

6.按照讨论出的音乐演唱风格,以自然、明亮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这首歌曲,并背唱。

三、欣赏乐曲《红旗颂》1.播放乐曲,让学生聆听乐曲,初步了解乐曲。

2.分段欣赏乐曲。

(1)欣赏并分析《红旗颂》主题旋律。

教师:听主题旋律,说出乐曲的节拍、力度和速度是怎样的?学生回答。

(2)学生跟随乐曲主题哼唱唱名。

(3)聆听引子部分。

教师播放乐曲,让学生欣赏“引子”部分。

教师:乐曲开头运用了哪种乐器来演奏?同时又采用哪种歌曲的音调?学生:小号,《国歌》。

(4)聆听乐曲“第一乐段”。

教师:聆听过“第一乐段”,同学们感受到了怎样的音乐情绪?音乐主旋律出现过几次?学生回答。

(5)聆听乐曲“第二乐段”。

教师:主题旋律在本段中再次出现了吗?与第一乐段在演奏风格上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

(6)聆听歌曲“第三乐段”。

3.完整欣赏乐曲。

4.总结乐曲结构。

第一乐段:再现开国大典,宽广、辉煌。

第二乐段:回忆战争时期,坚定、豪迈。

第三乐段:饱含胜利喜悦,深情、歌颂。

5.欣赏完乐曲,请同学们分辨乐曲中颂歌主题共出现几次并谈谈乐曲对自己的启示。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唱了歌曲《歌唱祖国》及欣赏了乐曲《红旗颂》,进一步表达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学们的热情很高,希望同学们能把这种热情带入学习等各方面中。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歌曲《神圣的战争》。

2.管弦乐曲《伏尔塔瓦河》。

3.歌曲《在灿烂阳光下》。

【教学目标】1.欣赏歌曲《神圣的战争》。

2.通过交响诗《伏尔塔瓦河》的欣赏,使学生感受、了解捷克民族音乐之父斯美塔那的代表作,并认识民族乐派的音乐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3.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音色、调式、曲式等音乐要素的角度去感受、分析、理解作品、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想象力,提高审美的品味和修养。

4.欣赏合唱歌曲《在灿烂阳光下》。

【教学重点】1.了解歌曲《神圣的战争》的创作背景。

2.掌握《伏尔塔瓦河》主旋律。

【教学难点】欣赏管弦乐曲《伏尔塔瓦河》的同时,听辨乐曲中不同乐器的音色。

【教学准备】钢琴、cd机、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在上一节课,我们学唱了一首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中国歌曲《歌唱祖国》,并且还欣赏了一首中国管弦乐曲《红旗颂》,在这节课当中我们继续欣赏两首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音乐作品。

二、欣赏歌曲《神圣的战争》1.学生感受歌曲中进行曲节奏和具有史诗般气质的特点。

2.介绍歌曲的作者及创作乐曲的背景(加入拓展资料)。

3.教师进行乐谱分析(如果学生音乐基础好,可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分析),并做练习。

(1)调式、调性和唱名。

(2)节拍及其特点(四三拍子、附点音符)。

(3)典型节奏型。

(4)旋律进行特点。

(5)音乐结构,乐段和乐句。

(6)词曲关系。

三、欣赏交响曲《伏尔塔瓦河》1.介绍捷克和伏尔塔瓦河。

在欧洲有一个国家叫捷克,捷克有一条美丽的河流是“伏尔塔瓦河”。

(出示地图)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响套曲《我的祖国》是一部著名的赞美祖国的音乐作品。

(出示斯美塔那的画像,简介交响套曲和《我的祖国》)其中的第二曲《伏尔塔瓦河》是最著名的,它的主题旋律优美、宽广,形象地描绘了沃尔塔瓦河,充满了对它的歌颂和赞美。

2.欣赏主题旋律。

(摘录乐曲中的主题旋律)请同学们跟随录音,看着乐谱哼唱。

3.介绍乐曲内容,分段欣赏。

启发学生感知在这个作品中典型的音乐形象是用什么乐器表现的?并引导学生听辨乐器音色。

(1)沃尔塔瓦河的源头:以长笛、单簧管为主,后弦乐器加入,大提琴音色明显。

(2)沃尔塔瓦河主题旋律:小提琴为主,还有管乐、三角铁等。

(3)林中狩猎:圆号的狩猎号角节奏型,小号等。

(4)乡村婚礼——波尔卡舞曲:弦乐为主,乐队全奏(有三角铁)。

【篇二:教案《祖国颂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七年级音乐孟玉卿教学内容:1、唱歌《歌唱祖国》2、欣赏《神圣的战争》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教唱歌曲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的能力。

2、通过讲解音乐知识、分析歌曲,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二段体及三段体歌曲的方法。

3、通过学唱音准,是学生掌握住唱音准的方法。

教学重点:1、唱音准的方法2、掌握歌曲的情绪及演唱方法。

教学难点:1、对歌曲情绪的处理2、个别节奏的掌握及演唱。

教学方法:视唱法、练习法、赏听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音高。

学生唱出基本音阶(上行、下行)二、教授新课(一)歌曲《歌唱祖国》1、学习唱音准怎样唱准音的高低,唱准音的高低是学会识谱的关键介绍几种练唱音准的方法:(1)、以词带谱法。

练唱音阶是练唱音准的第一步。

可以从自己唱得较准的歌曲中找出部分曲调,帮助练习。

再如:《歌唱祖国》中: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教学用具:录音机、电子琴、磁带通过小节54321的练习,帮助我们将1234567的音阶练唱准。

(2)、利用电子琴,手风琴,口琴等乐器边奏边唱或先奏后唱来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听自己唱出来的音与乐器奏出的音是否一样高。

(3)、对于一些跳进的,不容易唱准的旋律可以采用搭梯子的方法来练习。

如《说句心里话》的开始:说句心里话3-3的八度,我们可以用搭梯子的方法来练习,即从“3”开始,顺着梯子-456712唱到3,这样反复唱几遍,然后抽掉梯子,直接唱3-3。

第二小节的13可采用下行音阶的梯子。

176543来帮助练习。

2、听歌曲,边听边看曲词,主意主体:3、作者简介:王莘 1918出生,江苏无锡人。

青年时期再上海参加抗日救亡歌咏运动,1938年到延安鲁艺跟冼星海、吕骥、向隅等学习音乐,毕业后在华北联大文艺部音乐系任教。

解放后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

主要作品有歌曲《边区儿童团》、《战斗生产》、《愉快的劳动》、《歌唱祖国》、《祖国颂歌》、等歌剧《义和团》、《煤店新工人》等。

4.简介作品:5、学唱歌曲a:师示范演唱歌曲b:生跟琴视唱歌曲6、视唱旋律:1.视唱b段旋律:(1)、每两小节分句听唱一遍(2)、每小节一句分句听唱一遍(3)、.整体视唱(师弹琴视唱)有前奏7、完整演唱歌曲8、及时纠正(1)这首歌曲中带附点的节奏型(板书),学生容易唱成不带附点的节奏型,这样对歌曲的艺术形象很有影响,因此,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节奏型在这首歌曲中艺术表现力的优劣,指导学生将附点音符后面的十六分音符向下一拍靠拢是很必要的。

(2)歌中一字多音的地方,学生常唱的软弱无力、缺乏感染力。

(3)歌曲中学生的节奏掌握如:“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

” “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

” 三段都存在演唱第一个字时的八分休止符,每个字对准那一个音符一定要看清、听清、唱清。

(二)欣赏《神圣的战争》1、教师播放歌曲,请学生思考:音乐情绪以及作品风格是怎样的?生回答:作品情绪是悲壮、振奋的;采用三拍子的节奏,却具有进行曲般的二拍子的特征。

2、作品背景分析。

四、小结:热爱祖国是我们的共同情感。

你们用歌声表达了对祖国最真挚的情、深深的爱,愿感人的歌声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力。

2014年9月16日【篇三:祖国颂歌教案】《祖国颂歌》教案【学习目标】:1、情感目标:聆听歌曲《忆秦娥?娄山关》、《谁不说俺家乡好》、《我和我的祖国》及《祝酒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及社会内容,进而了解当代创作歌曲的基本特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