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普外三病区输液反应应急预案演练脚本一、演练目的
目的是为了提高我科医护人员在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患者的输液安全;提高医护之间的相互配合及协调能力。
二、应急预案培训
(一)培训时间:2019年07月31日 16点00分
(二)培训地点:普外三病区
(三)主讲人:胡方方
(四)指挥人:唐红娜
(五)参加人员:科室医护人员
三、演练时间2019年07月31日17点00分
四、演练地点普外三病区
五、演练背景
2019年07月31日17点00分唐红娜护士长宣布人员到位,演练开始责任护士刘淑颖在巡视病房时发现病区内正在输液的8床患者发生寒战,立即按呼叫器通知其他医护人员,在护士站护士张妍妍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全面启动输液反应应预案。
演练程序:
总指挥胡方方宣布演练开始。
六、预演练
将所有参加演练人员集中,指挥者分配好角色后,每位人员通过口述形式熟悉演练过程,利于演练的有序进行。
七、正式演练(记录)参加演练者进入各自角色,进行实战演练。
由总指挥胡方方带领小组到达演练现场后,演习正式开始。
场景一走廊
护士刘淑颖:巡视病房时,发现正在输液的8床患者发生寒战,靠近耐心询问:“你怎么了?”
患者:“裹着被子发抖,护士,我好冷。
”
护士刘淑颖:关闭输液夹,停止正在输入的液体,看了一下时间,按呼叫器:“快叫医生,8床患者可能出现了输液反应。
”
场景二护士站
护士张妍妍:立即通知其他上班人员,通知医生,并来到8床协助护士刘淑颖。
场景三病房
医生:到达1床。
触摸了一下患者的额头,看看已经停止的输液瓶贴。
“什么时候开始抖的?有没有其他不适?”
患者:摇头,身体缩成一团。
医生:查体。
“测个血压、脉搏、体温。
更换0.9%NS250ml静滴,地塞米松5mg 静脉推注。
”
护士刘淑颖:“0.9%NS250ml静滴,地塞米松5mg静脉推注。
”同时,将原输液体及输液器取下,保留静脉通路。
同时更换新输液器,更换0.9%NS250ml滴注,抽取地塞米松5mg慢静脉推注。
医生:“是的。
”
记录:记录口头医嘱及时间。
护士张妍妍:在护士刘淑颖执行医嘱同时,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呼吸。
“体温37.5℃,脉搏83次/分,血压130/80mmHg,呼吸21次/分。
”
记录:记录生命体征及时间。
医生:“好的,生命体征还可以,再密切观察着。
”
护士刘淑颖:“药物已经注射完,帮助患者盖紧被子保暖,您好些了吗?”患者:“好多了。
”
护士张妍妍:“给您注射了抗过敏的针,注意保暖,若有心慌,胸闷等情况,请及时按呼叫器。
”推回治疗车,处理用物。
场景三护士站
护士刘淑颖:在护理记录单记录下患者生命体征及抢救过程,在药物过敏登记本上做好登记。
护士张妍妍:督促医生补开医嘱。
场景四
护士刘淑颖:向护士长汇报。
护士长,刚刚1床出现输液过敏,通知值班医生,并遵医用药,现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护士长:知道了,继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随时巡视病房,做好心理护理。
上报院感科,药剂科,消毒供应中心和护理部。
场景五
保留输液器和药液送药剂科,同时取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分别送检,并填写《药物不良反应上报表》上报。
现场指挥:普外三输液反应应急演练就此结束,全体人员到护办室集合,进行演练讲评。
输液反应应急预案演练总结
(一)参加人员:医生1人,护士6人。
(二)演练时间:15分钟。
(三)演练效果:医护人员及时发现患者发生病情变化,提高抢救意识和抢救水平,锻炼了科室医护人员的应急反映能力。
(四)存在问题:1.参加人员动作不迅速。
2.团队协作能力需进一步加强。
(五)改进措施:进一步学习应急预案,定期演练。
提高科室人员抢救意识及操作的熟练程度,协作中做到有条不紊,分工明确。
应急预案演练、签名、照片
一、演练时间2019年07月31日17点00分
二、参加演练人员签名
三、现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