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历史会考模拟试卷(一)

高二历史会考模拟试卷(一)

2013-20XX年高二历史会考模拟试卷(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重大变革是实行了A.郡县制B.郡国并行制C.行省制D.三省六部制2.“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有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

1900年,在甲午战争失败五年后,列强再次侵入北京。

”这里说的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3.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三千多名学生到天安门前集会,举行游行示威。

他们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惩办卖国贼。

这场运动的性质是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C.资产阶级改良运动D.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4. 1956年,中国共产党为处理与民主党派的关系而提出的方针是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B.“求同存异”C.“肝胆相照,荣辱与共”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5.“小球转动大球”是中美外交史上的一段佳话,这段佳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乒乓外交”B.日内瓦会议C.中国重返联合国D.万隆会议6.“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其中罗马的“伟大”是指A.议会制度B.专制制度C.法律制度D.邦联制度7.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总统是①国家元首②政府首脑③军队总司令④国会领袖A.①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②③④8.有学者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

”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理想到现实”特点的史实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建立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十月革命的胜利9. 1967年欧共体成立。

其主要目标是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组成欧共体的三个机构不包括A.欧洲煤钢共同体B.欧洲经济共同体C.欧洲原子能共同体D.欧洲军事共同体10.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被称为瓷都的是A.景德镇B.苏州C.扬州D.洛阳11.据统计,1912—1919年的八年间,中国新建厂矿介业四百七十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

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有①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②人民反帝斗争的发展③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④辛亥革命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些障碍A.①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2.我国农业总产值1979-1984年增长455.40%,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亿吨。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B.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3.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下列情况在当时不可能出现的是A.穿中山装参加开国大典B.坐火车到北京参加庆典活动C.通过互联网转播庆典实况D.在报刊上刊载开国大典消息14.“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是人类工业文明进程中的里程碑,它们都A.始于纺织业B.与交通工具的革新相关C.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以电力作为能源15. 20世纪50至7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主要是A.奉行自由放任政策 B.普遍实施政府干预C.实行计划经济 D.倡导“新经济”1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时候,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

”文中所说的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独特实验”是指: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赫鲁晓夫改革17.某历史兴趣小组要研究“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应研究下列哪些组织①欧洲联盟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③北美自由贸易区④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18.“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有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

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说这段话的应该是A.朱熹 B.孟子 C.董仲舒 D.荀子19.“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此诗赞誉的是唐代大诗人A.社甫 B.李白 C.白居易 D.陆游20.严复是从福州“三坊七巷”走出的近代历史名人,其主要成就是A.翻译《天演论》 B.领导实业救国C.领导新文化运动 D.编写《海国图志》2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A.新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2.建国以来,中国科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其中属于20 世纪60年代的成就是A.成功培育釉型杂交水稻 B.成功爆炸原子弹、氢弹C.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 D.成功发射“神舟”五号23.以理性为旗帜,将矛头直指欧洲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是A.启蒙运动 B.智者运动 C.宗教改革 D.古典文化的复兴24. 1859 年发表的《物种起源》,建立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严密的生物进化理论。

该书的作者是A.爱因斯坦 B.赫胥黎 C.达尔文 D.伽利略25.雨果评价巴尔扎克的作品是“一座高大而坚固的、建立在花岗岩基础上的丰碑。

”其作品是A.《红与熙》 B.《人间喜剧》 C.《战争与和平》 D.《唐璜》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26.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5 年4 月,万隆会议召开。

中国政府派出以周恩来为团长的代表团出席会议。

会议期间,美国派特务到万隆活动,企图操纵会议。

与会国之间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产生了矛盾和分歧,对中国抱有敌意……周恩来表现出了杰出的外交智慧,他呼叶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合作。

会议取得了阅满成功。

材料二《中美建交联合公报》的主要内容包括:(一)重申了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再次强调,中关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二)“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待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活动及成就。

(1)材料一中,针对与会国之间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和分歧,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 2 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关建交的前提是什么?( 1 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

(2 分)(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3 分)27.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材料二本协议缔约方,认识到在处理其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当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需要积极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享有一个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热切希望达成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

——《世界贸易组织协定》请回答:(1)据材料一,“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苏联解体”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什么影响?目前,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其发展趋势是什么?(5分)(2)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旨在促进各国市场开放,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材料二中的哪句话能表达这一宗旨?它的成立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3分)(3)世界格局的变化,使中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请你为中国的发展提一点建议。

(2分)28.阅读下列材料(13分)材料一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他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以及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各地销售,赚取丰厚利润。

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2 材料二 18世纪,英国兴起技术革新和产业重组的浪潮。

工业革命由此展开,不仅在空间上逐渐扩散,而且波澜起伏、连续不断。

工业革命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改变了整个世界。

——岳麓书社《历史》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材料三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使得人们的跨时空联系日趋频繁和便利。

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第二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材料一中的现象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有什么作用?(4分)(2)材料二英国工业革命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是什么?它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3分)(3)材料三反映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各举一例说明其在“交通运输工具”及“电信工具”方面的成就。

(2分)(4)分别简述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主要影响。

(4分)29.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清朝爱国官员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

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关注时局,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

这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据此回答:(11分)(1)“师夷长技以制夷”出自哪本著作?主张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是谁?(3分)(2)为“追求民主共和”,孙中山领导了什么革命?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3)“提倡民主和科学”是哪一运动的核心内容?宣传这一思想的主要刊物是什么?(2分)(4)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谁?写出一篇他发表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2分)(5)由此,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30.(8分)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三次演进,也是西方思想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普罗塔戈拉说:“人类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彼特拉克说:“我自己是凡人,只追求凡人的幸福。

”“忽视或蔑视人的本性、人生的目的以及人们的来处和归宿,这对我们又有何益处呢?”材料三卢梭指出:“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

”(1)材料一中,普罗塔戈拉把人置于什么样的地位?(摘抄原文不得分)(2分)(2)材料二中,彼特拉克宣扬了什么思想?(1分)(3)据材料三,归纳卢梭的思想主张。

(2分)(4)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西方人文精神发展过程中的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3分)答题卷姓名: 班级: 号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26.(1) =(2)(3)(4) 27.(1)(2)(3)28.(1)(2)(3)(4)29.(1)(2)(3)(4)(5) 30.(1)(2)(3)(4)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6.(1)“求同存异”的方针(2 分)(2)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l 分)(3)实行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事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