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近三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示范家长学校为龙头,以“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为切入点,以家长学校为主要阵地,以提高家庭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素质为目标,大力加强家庭教育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齐抓共管,有力地推动了我县精神文明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
到目前为止,我县已有家长学校42所,学员人数达5万多人,工作人员1400人,县级示范家长学校26所,市级示范家长学校11所。
还有一所学校——县九中正在争创省级示范家长学校。
二、三年来的主要工作成绩
(一)加强领导,营造家庭教育工作氛围
我县的家庭教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已基本形成妇联牵头,教育推进,司法、民政、卫生、文化、科技等职能部门参与,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共同促进、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在工作中,我们注重“借势”、注意“整合”,选准角度,明确定位,抓好载体,大力宣传我县家庭教育工作成果,营造了浓厚的家庭教育氛围。
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中,把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工作作为工作重心,明确工作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二)强化建设,发挥家长学校阵地作用
家长学校是家庭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致力于家长学校主阵地建设,积极探索创建全县幼儿园、中小学、镇村及社区家长学校。
县妇联把家庭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学校,全面推广家庭教育工作经验,配合学校文化建设,积极开展“送教上门”、家庭教育进农村、进社区活动,发挥家长学校阵地作用。
今年4月中旬,专门请了多年从事家庭教育的专家---国际(中国)赏识教育学会高级讲师、家庭教育高级研究员李建军教授和国际(中国)赏识教育学会推广讲师、高级心理咨询师杨清泉博士亲临**,深入全县十所学校举办了10场家庭教育讲座,全面提升了家庭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综合素质。
(三)突出重点,确保家庭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1、以宣传为手段。
通过座谈会、培训会、专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家庭教育在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不可替代性,提高全社会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一是创办“十一五”期间妇女儿童工作成果展,全面展示了“十一五”期间我县妇女儿童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
二是举办了家庭教育培训班,宣传新的家庭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子方法,同时针对部分农村家长依然存在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致使家教走入误区的现象,引导他们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育子观和成才观。
2、以家庭为阵地。
把家庭教育工作与“学习型家庭创建行动”结合起来,使家庭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改进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一是在全县范围内以“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为重点,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同时开展家庭教育进社区、进农村活动;二是以提高家庭成员的综合素质为重点,积极推动“学习型家庭”、“家庭网上行”活动,树立了一批“学习型家庭”典范;三是以“四无”(无毒品、无赌博、无暴力、无犯罪)为内容,积极开展创建“平安家庭”活动;四是以家庭助廉为主要内容,与县纪委联合启动创建“家庭助廉”行动,充分发挥家庭和妇女在反腐倡廉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构筑家庭拒腐防变的牢固防线。
五是以“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为内容,引导农村妇女和家庭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平安保家、节约持家、和谐兴家。
3、以活动为载体。
一是邀请举办家庭教育讲座。
李建军教授和杨清泉博士,深入我县城乡学校举办十期家庭教育讲座,采取集中授课与单独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家庭教育工作者、家长从六个“学会”上着手,即学会处理情绪、学会发现孩子的优势、学会理解、学会倾听、学会鼓励、学会信任,做新时期的学习型家长、学习型家教工作者,全县有100多名家庭教育工作者和1500多名家长参加培训;二是以“六一”儿童节为契机,不断优化儿童发展环境。
县
3/ 6
妇儿工委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领导重视,明确县妇儿工委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精心组织了慰问活动,使全县妇女儿童工作得到领导的重视、社会各界的关注,为儿童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全县22个乡镇及部门都在“六一”期间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面向社会,大力宣传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动员全社会关注儿童发展,重视儿童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全县办宣传栏110个,慰问辖区内中小学、幼儿园40多所,送慰问品1280余件,价值68000余元;为儿童办好事、实事95件;组织慰问演出65场;为儿童捐书8800册,价值42200元;赠教具115件,价值18000元;“六一”期间共发放慰问金额50000多元;
但因家庭教育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我们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家庭教育教材征订难度很大,师资严重不足;二是家长学校家长培训经费难筹集;三是个别家长学校存在以会代训的现象,培训形式传统单一;四是体制不顺,难以形成工作合力。
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改进。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和建议
(一)、加强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
进一步加大对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工作,以召开座谈会、研讨会、调研会等形式,了解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出现的情况和急待解决的事项,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方案和措施。
继续开展家庭教育的征文活动,广泛收集和推广家庭教育好的教育理念和模式。
(二)、广泛宣传家庭教育知识
要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大力发展社区和农村家长学校,组织开展家庭读书活动,把家庭教育的重点从学校向社区和农村推进。
要整合全县各学校及社会的家庭教育资源,及时充实调整讲师团成员、建立家庭教育义工团,加强和完善县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机构设置和工作职能,建立农村、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站,加大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宣传普及力度。
大力发展社区、农村家长学校,开展争创省级示范家长学校活动,发挥示范家长学校的带动机制,开展家庭教育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选,对一些工作成效显著、办学模式新颖的示范家长学校进行典型推介。
(三)、继续深化特殊儿童关爱行动
动员全社会深化“代理家长”与留守儿童结对关爱活动,提高结对关爱工作质量。
做好结对儿童的人员变化及代理家长的调整工作。
加强对留守、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调研工作,建立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示范点,把优秀的经验向全县推广。
尽力组织安排一些有利留守、流动或单亲家庭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活动。
要建立健全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强对留守、流动儿童家长学校的管理。
督促学校健全关爱制度,建立成长档案,配备心理教师。
构建父
5/ 6
母子女沟通机制,学校要创造条件让双方通过亲情电话、书信、网络等定时保持联系。
组织留守、流动儿童开展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针对家庭教育十二五规划筹建网上家长学校,我们认为这个想法和形式很好。
相比一般的家长学校,这种形式很灵活,可以给广大家长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使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参与,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不短。
因此建议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一要多开展一些论坛,针对一些敏感突出的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二要适时地请一些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对家长提出的困惑进行及时的解答和指导;三是多做典型推介,使成功的家庭教育工作者和模范家长的教育方法得到广泛推广和学习。
但是,针对广大农村,网上家长学校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是电脑和网络在农村没得到广泛普及;二是当今农村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留下小孩给老人带,留守儿童无人引导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