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

蒹葭的意思是 “芦苇” ,皆生于水 边。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道阻 且 长 。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苍苍:茂盛的样子 •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溯洄:逆流而上 洄:上水, 逆流 •从:追寻 •阻:艰险 •溯 游:顺流而下 •宛:好像、仿佛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 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 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 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 遗”。
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 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 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 都已经具备了。
•萋萋:茂盛的样子 •晞:干 •湄:岸边,水草交 接的地方 •跻:高 •坻:水中高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采采:茂盛,众多 •未 已:还没有完 已:停止 •涘:水边 •右:弯曲 •沚:水中的小块陆地
展开联想,再现诗歌意境
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在你 头脑中的展现的画面。
后文又多次以所爱的人劳动时的优美身姿起兴。 二、韵律和谐:
1、 运用重言(关关)
2、运用双声(参差) 3、运用叠韵(窈窕)
4、运用重章复唱的手法。
课文内容填空: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全诗三章 一、用水岸边的秋景起兴,抒发了主
人公与日夜相思的心上人欢会艰难之情。 二、用反复咏叹方法,更深入一层把
主人公企求和失望的情绪推向高潮。 三、反复咏叹,表现了依然是可望
而不可会晤,深沉的相思之情。
诗的主人公是 怎样一个形象?
为自己的理想目标 而上下求索,不怕艰难 险阻,矢志不渝的青年。
描写艺术形象 特点
思考
“所 谓 伊 人 ”指的仅仅是一 个美丽的女子吗?
诗以清秋为背景,抒发了诗人企慕和怅然若失的 情感,揭示了人类永存的企慕情感
“在水一方”揭示了人类现实与理想的距离。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是寻求理想的艰难长途。
“伊人”之境让我们感到希望与理想乃是一个隔雾观 花,若隐若现、朦胧飘渺之感。
《蒹葭》结构内容
蒹葭 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沚。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有芦苇、霜露、水等,给人以萧瑟之感,烘托环境 氛围,表达主人公凄婉之情;后文的道路漫长等突出主 人公对爱情的真挚和执著的追求。
3.两首诗在结构形式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两首诗都运用的是“迭章复沓,一咏三叹”结构形式, 内容上逐渐递进,情感上逐渐加重,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作业
1、抄写并背诵这二首诗。 2、预习《陈涉世家》。 4、《名师阅读》之《创造力比 知识更重要》。 5、《初中古诗文》之《蝶恋 花》。
绿草凄凄,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他身旁,无奈前有险滩, 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他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 他在水的中央。
我愿逆流而上,与他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 道路曲折无已。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他的踪迹,却见仿佛依稀, 他在水中伫立。
《蒹葭》选自十五《国风》的《秦风》 , 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 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 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
一、蒹葭、霜露、秋水 ——凄清的秋景(渲染气氛)
二、伊人在水中央 ——可望不可及 三、上下求索的青年——执著追求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重章叠句 起兴手法
思考
1.说说《关雎》展示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
君子对淑女的爱慕思念之情及追求美满婚姻的强烈感情。
2.《蒹葭》中描写了那些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 么作用?
风——是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大多数是 民歌、土乐,最富于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 。共15国风,160篇 。
雅——是西周王畿jī地区的正声雅乐,共 105篇,又分“大雅”和“小雅”。“大雅 ”31篇,用于诸侯朝会;“小雅”74篇, 用于贵族宴享。
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又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 ”5篇,共40篇。
第四五章
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思考
窈窕淑女, ❖ 进一步表达深切思慕和美好愿望。写他
琴瑟友之。
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即想象结婚时的 情景
参差荇菜, 3、全诗的线索是如何的?
左右芼之, ❖ 爱慕—思念(求不得)—结婚(想像中)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一、托物起兴:
“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极大 的作用。开头以雎鸠和鸣的情景起兴,是为了渲染一 种情意绵绵、痴心相恋的情调。鸟儿的呼唤——“关 关”,从听觉上触动了诗人的情怀;随声望去——“在 河之洲”,又从视觉上引起诗人的遐思——那“窈窕 淑女”真是自己理想的伴侣呀!
教学目的
1、了解《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 地位。
2、反复诵读诗歌,体味它朴素优美、 韵律和谐的语言特点。
3、掌握部分文言实词。
关雎
诗经·国风·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悠哉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