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传染病4-传染病控制策略与措施
传染病4-传染病控制策略与措施
Page 13
传染病预防
1. 改善卫生条件 2. 健康教育 低投资高效率 3. 免疫预防 4. 国境卫生检疫
检疫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黄热病以及国务 院确定和公布的其他传染病。
监测传染病: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确定和公布。
Page 14
疾病预防和控制是一个循证实践的过程, 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预防策略和措施;二是 疾病监测。两者相辅相成,密切配合才能有效 预防和控制疾病。
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法定传染病报告程序
县(区)卫生局 地(市)卫生局 省(区)卫生厅
医院
发现、诊断
诊断病例(疑似、确诊、携带者)
填报
报告
开展个案调查
订正
录入
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追综、订正 反馈
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核实 反馈
省(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
传染病是怎么传播的?
2
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措施 --在传染源和易感人群之间设立屏障
隔离传染源- SARS、H1N1
4
在易感人群中建立保护- 计免、H1N1
5
1) 早发现 –
找出传染源;
2) 早隔离 –
减少传播;
3) 早治疗 – 减少传染源
一刻不能耽误
传染病控制的公共卫生策略
随时消毒 终末消毒
11
对易感者的措施
免疫预防:当发生传染病时,被动免疫是保 护易感者的有效措施。如注射胎 盘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
药物预防 紧急措施
限制或停止群众性活动如集市、集会等 停工、停业、停课 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 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
反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分析
传染病报告卡 个案调查表
全国个案数据库
卫生部
分析结果
疫情发布
报告
反馈
追综、订正、调查
传染病监测网络直报系统示意图
新时期传染病防治对策
医学预防到社会预防 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 加强科学研究 注重科学决策与科学防治
21
总结—学习目的
掌握传染病控制策略 掌握疾病监测的定义 了解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Page 15
疾病监测
连续、系统地收集卫生问题的资料,经过分析、解 释后及时反馈和利用卫生信息的过程。
传染病监测 非传染病监测 行为危险因素监测 针对其他卫生问题的监测
传染病监测
国际监测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脊髓灰质炎、疟疾、 流行性斑疹伤寒、回归热
我国 增加了登革热,共6种。
监测系统 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对某种疾病或某个公共卫生问题 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监测时,就形成了一个监测系 统。
感染者 / 病人
密接
二代密接
6
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 1. 预防为主 2. 加强传染病监测 3. 建立传染病预警制度 4. 加强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 5. 传染病的全球化控制
7
传染病的控制措施
疫情管理 防疫措施
8
疫情管理
疫情报告
报告种类:甲、乙、丙三类 责任报告人:医疗保健人员
卫生防疫人员 报告时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9
对传染源的措施
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 离、早治疗
病原携带者:做好登记并进行管理,指 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接触者:检疫,期限在最长潜伏期内。 动物传染源:
10
对传播途径的措施
主要针对传染源污染的环境所采取的措施 消毒: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消除环 境中致病性微生物的一种措施。 预防性消毒: 疫源地消毒:
22
计划免疫 医院感染
to be continued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