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地图色彩

第四章 地图色彩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色彩运用与地图内容和用途相适应
设计者对色彩的设计必须围绕地图内容主题 的设计,除图形处理之外,还要用色彩手段 把主次突出出来——重要的主题内容多用鲜 明的饱和色,次要的用浅淡色。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地图设色的逻辑性
❖ 地图内容:主要的、一般的、次要的。 ❖ 不同类别要素可利用色彩强弱加以区别表示 ❖ 同类要素可用同一色相不同深浅来表示 ❖ 底图要素用钢灰色或浅棕灰色调。
地图内容的科学性就决定了色彩的系统性,地 图色彩表现出更明显的秩序,包括色相的过度、 纯度变化、明度的渐变性都更为系统(与绘画相 比)。
地图是通过符号和色彩来表现客观世界的,地 图上所表现的对象无非是表述它们的质量差别和 数量变化。在图上,不同的要素用不同的颜色表
示。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2 地图色彩的特点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2 地图色彩的特点
以平色(均匀色层)为主。(除地貌晕渲使用连续 色调外)
Why?
A.每个区域视为均匀(质或量) 特征指标区(质量区、密度 区、数量等级区);
B.简化制印工艺,便于绘制和 印刷;
C.同时也是为内容重迭组合的 需要。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2 地图色彩的特点
地图色彩的系统性
2.3 注记色彩
❖ 字体 ❖ 字大 ❖ 色彩 举例说明
黑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
楷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宋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 仿宋: 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3 面状色彩 ❖色级底色 ❖质别底色 ❖区域底色 ❖衬托底色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3 面状色彩
地图上表示呈面状分布的要素通常用面 状符号表示,色彩作为构成面状符号的最主 要变量,在地图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1 地图上色彩的作用
❖ 利用分类分级方法,提高了地图内容的科学性。 • 利用色彩可以表达制图现象的空间结构特征、现
象的分布范围、数量与质量特征以及动态变化等。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利用色彩三属 性的渐变形式 来表示制图现 象的数量等级 特征。
• 右图利用饱和 度由弱到强的 渐变色级表示 数量由低到高 的递增规律。
✓ 依靠人们对色彩的感知,利用色彩可以加深人们对某一事 物的认知。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1 地图上色彩的作用
❖ 提高了地图图形传递的信息量
✓ 利用色彩的前进与后退,对主次内容分设色,主要内容 用偏暖、偏饱和的色彩,次要内容用偏冷、偏灰的色彩, 运用色彩对比原理,使图面上有一个以上的目视层面,增 加传递的信息量。
尤其是对于专题地图,面积色彩的运用 更直接关系到地图的整体视觉效果和内容表 现。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一、地图底色的作用
1、表示面状要素的质量特征和数量特征;
2、底色使图面线划分离成两种不同的视 觉形态;
3、代替面状符号,大大净化图面,减少 了线划载负量。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例:底色使图面线划分离成不同的视觉形态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2 线状色彩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2 线状色彩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2 线状色彩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2 线状色彩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2 线状色彩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2 线状色彩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2 线状色彩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设计要点: (1)可以不需要图例说明; (2)不同区域的底色既保持适当的对比度,又
不使某个区域特别明显和突出。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4、衬托底色(装饰性底色)
既不表示区域性质差别,也不反映数量差异, 只是为了衬托和强调图面上的其它要素,从而使图 面形成不同层次的面积色彩。
如:行政区划图等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色彩的合理运用,可以加强地图各要素 的分类、分级概念。
[例] 我国普通地图上规定: 水系以蓝色为基本色; 地貌以棕色为基本色; 植被以绿色为基本色; 其它人为环境要素以黑色为基本色。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1 地图上色彩的作用
❖ 改善地图语言的效果 色彩可以产生整体感、差异感、等级感、动态感等, 利用色彩可以使地图要素容易辨别,符号清晰易读, 各种关系清楚明确。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运用象征色与标记色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要考虑印刷条件和成本
用色要“少而精 ” !
无限度地增设颜色,反而会造成混乱,破坏不 必要的系统性,干扰地图的表现力,使读图效果降 低,同时色数增加会增加成本,增加制作作业量。
地图上设色的数量按内容需要而定,地图 复杂,色数可达到10个,甚至10个以上,一般 地图用色在10个色以内都可以解决问题。
2.1 点状色彩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1 点状色彩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2 线状色彩
❖ 各类界线 ❖ 各类线状物体 ❖ 动线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一、线划符号色彩的作用
1、丰富图形符号系统,便于系统化; 2、便于处理符号之间的关系,便于重迭,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现代地图上使用色彩基于两个原因:
1. 地图载负量的大量增加,使运用色彩这种视 觉因素来表现复杂的内容要素已成为必不可少 的手段;
2. 作为视觉感受对象的地图,本身也应该适 应人的视觉对色彩的客观要求。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引言
地图上 有哪些 内容?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1 地图上色彩的作用
❖ 增加地图的美感,提高了地图的艺术水平。
• 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 式”。具有良好的色彩构成的地图作品,能够强烈地吸 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加地图的艺术魅力,提高地图的实 用价值。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2 地图色彩的特点
❖ 地图色彩多以平色出现 ❖ 色彩使用的系统性 ❖ 地图色彩的制约性 ❖ 色彩意义的明确性
保持各自的完整性; 3、便于分类、分级; 4、增强了线划符号表现多指标数据结构
的能力。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二、线划符号色彩的设色要点
1、多用强色,少用弱色; (一般较小、较细,为便于分辨)
2、用色与线划符号的图面地位相适应;
底图线划色——浅、淡、灰 专题线划色——鲜、饱和、亮
3、与面状色彩相协调; 4、以色相变异为主; 5、个体符号注意利用轮廓线的边缘增强作用; 6、多色结构符号要注意明度对比的运用; 7、专色的设计。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二、底色分类与设计要点
1、质别底色
即:以不同的颜色区别表示各区域不同类型 和质量差别。
如:土壤、地质、地貌分区、植被分布……
在分质设色的专题地图上都有相应的图例, 图例上每一种颜色都代表不同质别的专题要素, 有多少种质别,在图例上就有多少种颜色。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质别底色的设计要点: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设计要点:
(1)不需要图例说明; (2)用色浅淡,不宜太突出;
以低纯度、高明度色为主。 (3)各色浓度差别不宜太大; (4)主区可较亮,邻区可略灰。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4.4.3 面状色彩
茶、果、林生态区)
中暖带(滇中高原暖温-温凉粮、 高寒带(烟甸西、北渔、高寒果、山区林林生态牧药区生)态区)
1:6 000 000
各县人均耕地面积
(亩/人) ≥1.50 1.25- 1.50 1.00- 1.25 0.75- 1.00 0.50- 075 < 0.50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反映区域性质特征,以色相变化为主; (2)当质别底色反映主题内容时,宜用质量强对比; (3)用色尽量有象征性和相似性; (4)设色符合分类的系统性; (5)可用代码作补充; (6)色域的重迭。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色级底色(级别底色)
以一组呈规律变化的底色(渐变色阶)表示 区域数量(或等级)特征。
第四章 地图色彩
主讲:王红
资源环境学院
课程主要内容
绪论 :计算机地图制图概念,构成与相关学科关系
❖ 图像视觉的心理学基础
❖ 色彩学-地图的色彩设计 ❖ 地图的符号:含义、设计及绘制方法 ❖ 地图要素的表示及制作 ❖ 地图图面要素的组织 ❖ 地图要素的输出
CORELDRAW
❖ 地图数据处理(矢量数据、栅格数据) ❖ 空间信息可视化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地图设色具有装饰色彩的特点
• 写生色彩:偏重于自然色彩 • 装饰色彩:偏重于研究物体色的对比调和关系。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1.3 地图设色的基本要求
❖ 应根据地图的性质、用途、比例尺及特定的内容 等因素设计色彩
❖ 应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 充分利用色彩的感觉与象征性 ❖ 应根据地图制印工艺特点设计色彩:四色印刷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主要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