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礼仪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十大名茶。
掌握敬茶、饮茶中的礼仪知识。
了解茶在现代生活中新的运用方式。
教学重点:敬茶、饮茶中的礼仪知识一、茶的故事中国人有“关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相传神龙氏在一个风和日丽、阳光普照的某一天,带着妻子儿女去爬山,突然觉得口渴,就在那时侯,忽然有一片树叶飘至眼前,捡起来一看,用手一揉,觉得汁液润滑,用舌头一舔,苦涩的不得了,神龙氏就凭着丰富的经验。
知道这是一种能止渴,提神的药,当然大家听听就把它当成一个神话故事,用不着去考证它的真实性。
但是也因为如此“茶”渐渐被大家所熟知,许多人便一再改良,而有我们今天所尝的茶滋味。
所以说,茶能有现今的风味是一代代努力的结果。
二、茶与礼俗:以茶敬客我国是札仪之邦,客来敬茶是我国人民传统的、最常见的礼节。
早在古代,不论饮茶的方法如何简陋,但它已成为日常侍客的必备饮料,客人进门,敬上一杯(碗)热茶,即表达了主人的一片盛情。
在我国历史上,不论富贵之家或贫困之户,不论上层社会或贫民百姓,莫不以茶为应酬品。
敬茶,不但要讲究茶叶的质量,还要讲究泡茶的艺术。
有些时候,有人还有看人“下茶”的习惯。
当然,这是不足取的。
相传,清代大书法家、大画家郑板桥去一个寺院,方丈见他衣着俭朴,以为是一般俗客,就冷淡他说了句“坐”,又对小和尚喊“茶!”一经交谈,顿感此人谈吐非凡,就引进厢房,一面说:“请坐”,一面吩咐小和尚“敬茶。
”又经细谈,得知来人是赫赫有名的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时,急忙将其请到雅洁清静的方丈室,连声说“请上坐”,并吩咐小和尚“敬香茶。
”最后,这个方丈再三恳求郑板桥题词留念,郑板桥思忖了一下,挥笔写了一副对联。
上联是“坐,请坐,请上坐”;下联是“茶,敬茶,敬香茶”。
方丈一看,羞愧满面,连连向郑板桥施礼,以示歉意。
实际上,敬茶是要分对象的,但不是以身份地位,而是应视对方的不同习俗。
如是北方人特别是东北人来访。
与其敬上一杯上等绿茶,倒不如敬上一杯上等的茉莉花茶,因他们一般喜好喝茉莉花茶。
我国人民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在饮茶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且,这种好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南宋时,临安(现杭州)每年“立夏”之日,家家各烹新茶,并配以诸色细果,馈送亲友比邻,俗称“七家茶”,这种习俗,今日杭州郊区农村还保留着。
我国南方及北方的农村,当新年佳节客人来访时,主人总要先泡一壶茶,然后端上糖果、甜食之类,配饮香茗,以示祝愿新年甜美。
我国边疆的少数民族待客十分诚挚,礼仪十分讲究。
你到蒙古包去做客即或是主人来访,主人都会躬身迎接,让出最好的铺位,献上香美的奶茶、糖果、点心。
你到布朗族村寨去做客,主人会用清茶、花主、烤红薯等来款待你。
另外,在饮茶习俗上,除了用于招待偶然来访之客外.也用于正式的宴会。
饭前饮茶、寒暄,饭后又继续饮茶叙谈,借茶表意,其乐无穷。
进入现代,敬茶习俗比古代简便了,特别是在茶具上比过去简化了。
茶具多用有盖的瓷杯或无盖的玻璃杯,来客人数较多时,茶泡在瓷壶里,然后一一倾入茉杯,一人一杯,各自品尝。
在个别地方,也有采用特制小壶的,一人一壶,独自品饮。
在国外,客来敬茶也早已成为普遍的习俗。
中国的饮茶习俗对国外曾产生一定影响。
日本人一如中国人,对茶都很喜爱,日本民间以茶侍客十分讲究礼仪,并形成“茶道”。
一般是用粉状的碾茶放于“急须”(即茶壶)中,经热水冲泡后倾入一种特制的空茶碗饮用,并佐以糕饼等食品,以对客人表示敬意。
在荷兰、英国。
美国、法国等,以茶敬客也是最普遍、最常见的礼节。
待客用茶应做到:茶叶质量好,沏茶水质好,茶具质地好,泡茶调制好,待客礼貌好。
我国有"浅茶满酒"的讲究,一般倒茶或冲茶至茶具的2/3到3/4左右,如冲满茶杯,不但烫嘴,还寓有逐客之意。
泡茶水温也要因茶而异,乌龙茶需用沸水冲泡,并用沸水预先烫杯;其他茶叶冲泡水温为80~900C,细嫩的茶末冲泡水温还可再低点。
敬茶要礼貌,一定要洗净茶具,切忌用手抓茶,茶汤上不能飘浮一层泡沫和焦黑黄绿的茶末或粗枝大叶横于杯中,茶杯无论有无柄,端茶一定要在下面加托盘,敬茶时温文尔雅、笑容可掬、和蔼可亲,双手托盘,至客人面前,躬腰低声说"请用茶",客人即应起立说声"谢谢",并用双手接过茶托。
做客饮茶,也要慢啜细饮,边谈边饮,并连声赞誉茶叶鲜美和主人手艺,不能手舞足蹈,狂喝暴饮。
主人陪伴客人饮茶时,在客人已喝去半杯时即添加开水,使茶汤浓度、温度前后大略一致。
饮茶中,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的功效。
三、茶话会茶话会是近代世界上一种时髦的集会。
它既不像古代茶宴、茶会那样隆重和讲究,也不像日本“茶道”要有一套严格的礼仪和规则,而是以清茶或茶点(包括水果、糕点等)招待客人的集会,有时也用于外交场合。
追根溯源,茶话会是在古代的茶宴、茶会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那种费时忘业、花费很大的茶宴和茶会已成为历史,但集会品茶,互相交换意见,发表各种见解,畅谈友情的内容却被保留下来了。
如今的茶话会,是在一杯香茶吸引下的一种饶有兴趣的集会。
由于茶的成分——咖啡碱、茶多酚和芳香油的作用,对人的神经起着温和的刺激作用,使人精神振奋,感觉愉快,机智敏捷,思路顿开。
参加茶话会不但在身心上得到某种满足和慰藉,而且还能增进友谊,增长知识。
因此,人们一般都喜欢参加茶活会。
进入20世纪以来,茶话会有了很大发展,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习俗。
目前,茶话会在我国十分盛行,各种形式的茶话会让人耳目一新。
小的如结婚典礼,迎宾送友、同学朋友聚会、学术讨论、文艺座谈,大的如商议国家大事、庆典活动、招待外国使节,一般都采用茶话会的形式,特别是欢庆新春佳节,采用茶话会形式的越来越多。
各种类型的荣话会,既简单隆重节俭,又轻松愉快高雅,是一种效果良好的桑会形式。
茶话会的形式,因内容、人员的不同又有所区别。
如与会人员仅几人,用一张圆桌:几十人乃至几百人,每桌10人左右,或用方桌拼成长方形或其他形式;几百人、上千人的大型茶话会,多用圆桌,团团围坐。
关于茶活会的饮品,香茶是必备之物,有条件的还可以增加鲜果、糕点及各色糖果。
茶话会的布置,可以根据会的内容和季节的不同,在席间或室内布置一些鲜花,如在夏季以叶子嫩绿、花朵洁白的茉莉为宜,使人有清幽雅洁之感,如在冬季,则以破绽吐香的腊梅和生意盎然的水仙为宜,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如果是婚礼茶话会,则以红艳的鲜花为好,以示新婚夫妇的幸福和美满。
当然,由于条件所限,对花种的选择会有局限性,但不论选用什么花种,对颜色的选择应与会的内容相协调。
在较大的茶话会上,如配以轻音乐或小型的文艺节目如小品、相声等曲艺节目,可以邀添欢乐气氛。
四、茶膳在普通中餐的基础上,采用优质茶叶烹制茶肴和主食,具有以下特点:1、讲求精巧、口感清淡。
茶膳以精为贵,以清淡为要。
比如春芽龙须这道菜,选用当天采摘的绿豆芽,掐头去尾,掺以当年采摘的水发春茶芽(去掉茶梗及杂叶),微咸、清香、白绿相间,用精致小木盆上菜,深受顾客喜爱。
茶膳口味多酥脆型、滑爽型、清淡型,每道菜都加以点饰。
2、有益健康。
茶膳选用春插入茶入饭,茶菜中不少原材料来自山野。
春茶和山野茶都不施用化肥,而且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维生素。
3、融餐饮、文化于一体。
比如:“怡红快绿”这道菜的创意源于古典名著《红楼梦》;“银针庆有余”则把“年年有余”的中国民俗与明前银针茶融于茶菜中。
又比如,茶膳使用八仙桌椅、木制餐具,在用传统茶艺表演为客人品尝茶膳助兴时,可以播放专门编配的茶曲,使客人在传统民族文化形式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氛围中,既饱口福,又饱眼富将餐饮消费上升到文化消费的层次。
4、雅俗共赏,老少咸宜。
茶膳顺应人们日益增强的返朴归真、注重保健、崇尚文化品位等消费新需求,从几元钱的茶粥、茶面到上千元的茶宴都能供应,又确有新意,因而适应面较广。
北京已有1万多顾客品尝过茶膳。
而且,茶膳原材料资源十分丰富,成本相对较低,具有广泛的开发价值和商业前景。
五、茶谚:夏季宜饮绿,冬季宜饮红,春秋两季宜饮花。
冬饮可御寒,夏饮去暑烦。
饮茶有益,消食解腻。
好茶一杯,精神百倍。
清茶一杯在手,能解疾病与忧愁。
龙井茶叶虎跑水。
名壶莫妙于紫砂。
洞庭湖中君山茶。
六、中国十大名茶1.西湖龙井是我国的第一名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的狮峰、龙井、五云山、虎跑一带,历史上曾分为“狮、龙、云、虎”四个品类,其中多认为以产于狮峰的品质为最佳。
龙井素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于世。
形光扁平直,色翠略黄似糙米色,滋味甘鲜醇和,香气幽雅清高,汤色碧绿黄莹;叶底细嫩成朵。
2.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之滨的洞庭山。
碧螺春茶叶用春季从茶树采摘下的细嫩芽头炒制而成;高级的碧螺春,每公斤干茶需要茶芽13.6~15万个。
外开形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故名“碧螺春”。
汤色清澈明亮,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叶底嫩绿显翠。
3.白毫银针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是一种白茶,产于福建东部的福鼎和北部的政和等地。
白毫银针满坡白毫色白如银,细长如针,因而得名。
冲泡时,“满盏浮茶乳”,银针挺立,上下交错,非常美观;汤色黄亮清澈,滋味清香甜爽。
白茶味温性凉,为健胃提神,祛湿退热,常作为药用。
4.君山银针产于岳阳洞庭湖的青螺岛,有“洞庭帝子春长恨,二千年来草更长”的描写。
其冲泡后,三起三落,雀舌含珠,刀丛林立。
很高的欣赏价值。
5.黄山毛峰产于安徽黄山,主要分布在桃花峰的云谷寺、松谷庵、吊桥阉、慈光阁及半寺周围。
这里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茶树得云雾之滋润,无寒暑之侵袭,蕴成良好的品质。
黄山毛峰采制十分精细。
制成的毛峰茶外形细扁微曲,状如雀舌,香如白兰,味醇回甘。
6.武夷岩茶产于福建武夷山。
武夷岩茶属半发酵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
其主要品种有“大红袍”、“白鸡冠”、“水仙”、“乌龙”、“肉桂”等。
武夷岩茶品质独特,它未经窨花,茶汤却有浓郁的鲜花香,饮时甘馨可口,回味无穷。
18世纪传入欧洲后,倍受当地群从的喜爱,曾有“百病之药”美誉。
7.安溪铁观音产于福建安溪,铁观音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制成的茶叶条索紧结,色泽乌润砂绿。
好的铁观音,在制作过程中因咖啡碱随水分蒸发还会凝成一层白霜;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
用小巧的工夫茶具品饮,先闻香,后尝味,顿觉满口生香,回味无穷。
近年来,发现乌龙茶有健身美容的功效后,铁观音更风靡日本和东南亚。
8.信阳毛尖产于河南信阳车云山、集云山、天云山、云雾山、震雷山、黑龙潭和白龙潭等群山峰顶上,以车云山天雾塔峰为最。
人云:“师河中心水,车云顶上茶。
”成品条索细圆紧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汤色清绿明亮,香气鲜高,滋味鲜醇,叶底芽壮、嫩绿匀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