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市中心医院门诊、病房楼主楼工程
脚手架及安全防护措施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中铁十九局五公司辽阳中心医院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OO二年九月五日
辽阳市中心医院门诊、病房楼主楼工程
脚手架及安全防护措施
一、工程主要概况
本工程总长度86.8米,总宽度63米,总建筑面积33189m2。
其中病房楼为主楼,共地下一层,地上19层,局部21层。
建筑物总高度79米。
因建筑物高度较高,又加之施工现场场地非常狭窄、新建病房楼与西、南、北面原有建筑物之间距离十分狭小,因此脚手架及安全防护措施显得尤其重要。
二、脚手架措施
所有脚手架工程均选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系统。
内架为满堂脚手架,外脚手架为双排钢管架。
外架搭设采用沿建筑物竖向分段悬挑的方法,以满足施工现场场地及脚手架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由于建筑物高达79米,采取从二层开始,分层用脚手架钢管悬挑的方法。
具体措施为:从二层开始第一次悬挑,在一层用斜杆支撑,二、三、四层每层悬挑,从设备层开始,每三层(即每隔二层)悬挑一次,直至达到建筑物顶层(详见脚手架示意图)。
考虑到脚手架的稳定及安全性,在六层顶采用型钢悬挑一次(具体参见详图),水平悬挑槽钢及斜撑槽钢采用10#槽钢,水平槽钢沿建筑物四周每1m设置一道,伸入建筑物内2.5m,外挑1.8m,每道水平槽钢上设三个预埋件(见详图M1),设置间距1.2m;斜撑槽钢一端与埋于楼层梁内距梁顶600mm的预埋件M2焊牢(预埋件M2采用10mm厚钢板制作,尺寸为200×200mm,设四个φ16钢筋爪,爪长200mm),另一端与水平悬挑槽钢的外挑端中点焊牢,斜撑槽钢设置间距为1 m。
钢管挑脚手架预埋件分为两种,
详见脚手架预埋件详图:预埋件(一)主要用于固定脚手架水平悬挑杆,沿建筑物四周每隔1米设置三道,三道埋件间间距为1.2米;预埋件(二)主要用于外脚手架与建筑物拉结,设置位置在非悬挑层,沿建筑物四周梁内设置,设置间距为每2米设置一道。
型钢挑脚手架预埋件见详图,设置间距及位置同钢管挑脚手架。
脚手架搭设顺序为:立柱小横杆大横杆脚手板剪刀撑扶手挡脚板安全立网。
搭设脚手架的基本要求:横平竖直,整齐清晰,图形一致,平竖通顺,连接牢固,受荷安全,有安全操作空间,不变形、不摇晃。
搭设后的脚手架,要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检查的主要内容有脚手架水平悬挑杆、斜杆、步高、立柱纵横间距、接头位置、竖直度、大小横杆的标高、水平度、小横杆的交叉位置、脚手架固定、安全栏杆的高度与道数、剪刀撑的位置、距离角度和搭接、隔离设施、外挑安全网和外包安全网、登高设施、扣件的紧固程度、连接杆的位置、数量和牢固程度、脚手架开口处的加固、脚手架的接地防雷、脚手架所用钢管、扣件型钢及其它材料的材质证明和抽验记录,焊缝质量、操作工人的技术等级等。
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一般高出施工面一步,使在操作面作业的施工人员有可靠的安全围护,又可保证脚手架的稳定。
由于结构施工的流水作业及其它原因,使高层建筑施工用脚手架不能四周同时向上搭设、而要保持一定差距形成高低脚手架时,高处脚手架断口的端头,要采取临时安全加固和封闭措施。
搭设高层脚手架时,要同时做好脚手架的接地,接地一般采用三
根L50×5的角钢,L=1500mm埋入地下,再用-40×4扁钢引出与脚手架连接。
脚手架拆除的顺序与搭设顺序正好相反,即后搭的先拆,先搭的后拆。
外脚手架拆除的时间大致安排在随外墙抹灰从上到下逐步拆除,即外墙抹灰从上到下完成到哪一层,外脚手架随即拆除到那一层。
脚手架的拆除顺序如下:安全网挡脚板(或侧挡板)脚手板扶手剪刀撑(随每步脚手架拆除)大横杆小横杆立柱。
拆除脚手架时应由上而下、一步一步地进行,要做到一步一清理,不可以两步或两步以上同时拆除。
分段拆除时,高差不应大于两步。
剪刀撑的拆除应先拆中间后拆两端扣件,由中间人员往下递送或送至垂直运输设备处。
三、安全防护措施
外脚手架搭设的目的是为了将整个施工现场全部封闭,使施工的全过程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环境下进行,同时也是为了保证所有施工人员以及施工现场及周围的所有人员及机械设备等等全部处于一种较为安全的条件下。
外脚手架搭设的原则主要有两点:一是为了施工安全,二是为施工创造条件。
为了安全,所以要全封闭即在外脚手架外侧满挂密目安全网,并且在悬挑脚手架的首层平面上满铺5cm厚木板,下挂密目安全网,以后每三层外架平面照此设置,中间各层外架平面挂尼龙网。
为了防止出现意外的不安全情况,在新建病房楼与原有建筑物之间的防护必须设置。
具体设置方案为:新建病房楼南面与原有建筑物之间,采取当新楼施工到超过该原有建筑物时在该建筑物顶搭设防护棚的方法(详见施工现场安全防护通道示意图);新建病房楼北面
与原有高干病房楼之间,因两楼相距较远,原防护方案中所考虑的搭设防护棚、立面挂密目安全网的方法,因业主及监理提出此方案影响北高干病房楼的采光,并由业主提出采取在北病房高干楼所有的窗户外用木条钉密目钢丝筛网(10×10mm)的方案。
考虑到施工人员的进出施工现场,我方在新建病房楼外西南角与原有建筑物之间搭设安全通道,安全通道高度为10米,宽度为3米,棚顶满铺5cm厚木板,下挂尼龙网,通道两侧满挂密目安全网。
因本工程主体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独立柱较多,建筑物楼层内临边必须有防护,建筑物临边防护方案为用脚手架钢管搭设,搭设高度为1800mm,设置四道水平杆,立杆间距为1000mm(详见楼层内建筑物临边防护示意图)。
楼梯间、电梯间等是安全防护的重点部位。
楼梯间防护采取脚手架钢管沿楼梯踏步方向搭设,搭设高度为1000mm,设置两道斜杆;电梯井的防护是本工程安全防护的重中之重,每层的电梯井门洞必须全部用木板钉牢,井道内每层必须悬挂尼龙绳网(详见电梯间防护示意图)。
楼板上较小的预留洞口等部位采取用多层板覆盖的方法,较大的预留洞口采取沿洞口周边搭设立杆、挂密目安全网,同时洞口处挂尼龙绳网的办法。
四、基坑安全防护措施
由于本工程地下室基础底相对标高为-7.100m左右,相对室外地坪的深度较深。
又加之新建病房楼与原有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较近,而基础开挖的过程中只能考虑在新建病房楼的南面、西面采取加固防护措
施(另详),故基坑的安全防护十分重要。
具体措施为:沿新建病房楼基坑周边搭设钢管防护栏杆(详见基坑安全防护示意图),钢管立管距基坑边的距离不少于1000mm,锚入土层内500mm,共设置二道水平防护栏杆,第一道水平杆距地300mm,第二道水平杆距地900mm。
立杆高度为1200mm,沿基坑周边的间距为1000mm。
考虑到地下室的施工人员及材料输送,在基坑的东面及北面、南面各设置一个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