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培训(培训)
第一章 电气运行行的特点和任务
电气运行是指发电厂、变电站、电力系统在电能的发、输、配、用电生
产过程中,运行值班人员(包括系统调度员)对发供电设备进行监视、控 制、操作和调整,使电力系统内部的电气设备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同 时对电气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在出现异常报警及事故情况下,及时准 确地进行处理,保证发电厂、变电站等电力系统及其设备正常运行。
电力网
由升压和降压变电站和各种不同电压等级的送电线路连接在一起的部 分称为电力网。
电力系统
由发电机、电力网和电能用户(用电设备)所组成的统一体称为电力 系统。
其中:
(1)发电厂:生产电能。
(2)电力网:变换电压、输送、控制和分配电能。
(3)配电系统:将系统的电能传输给电力用户。
(4)电力用户:高压用户额定电压在1kV以上,低压用户额定电 压在1kV以下。
(2)保证检修质量,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使设备安全、连续、可靠 运行。
(3) 采用合理的运行方式,使系统和设备安全、经济运行。
(4) 及时消除系统及设备异常工况,正确、迅速处理事故,将事 故影响减小到最小范围。
2.3 运行工作应做到五个到位:
(1)联系到位
当机组有操作任务时,本机组运行人员应及时联系、相互沟通, 做到人人都知道当前的工作任务和重点操作。
(3)电力生产的平衡性:即发电厂生产的电能和用户使用的电能 在任何时候都要平衡,这样才能保证电网的频率和电压在正常范围 之内,方可使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4)电气运行的不可逆性:电气操作的过程只有正确操作和误操 作两种可能,误操作造成的后果相当严重,因此必须确保一次操 作正确无误。
(5)电力生产传输的速动性:电气设备故障、保护动作时间都是 毫秒级统计的,电气设备状态、系统潮流变化非常迅速、波及范 围广,对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都是瞬间的。
(5)预想到位
机组运行人员,根据当班设备、系统、人员、环境的 实际运行工况,提前做好危险点预控工作,做好相应的异 常事故预案措施,以便应对出现的不安全事件,将其消除 在可控范围之内。
2.4 能够熟练掌握两票的办理,保证检修工作的安全顺利的进行。
2.5 做好与运行有关的其他工作。
如运行日志的填写,运行缺陷的登录、消除,运行参 数的打印,各项参数的计算,图纸、资料、备品、工具的
(2)检查到位
根据运行工作需要,定期巡视检查运行设备和监视画面设备、 系统的运行工况,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存在的隐患,保证 设备、系统安全运行。
(3)分析到位
对当前设备的运行状况要分析到位,随时掌握设备的运行工 况,以便采取相应对策。
(4)调整到位
机组运行人员应严密监视设备的运行参数,及时调整 各项参数,使其运行在规定范围内。
第二节 电气运行的主要任务
电气运行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必须熟知电力系统设备运行的生 产特点,掌握并严格遵守电气运行的各种规章制度,确保电力生 产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满足社会生产过程中各种用户的用电需求。
2.1 确保电力生产安全运行
电力生产的特点是发电、输电、用电同时完成,这种生产方式 决定了发、供电必须要有很高的可靠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如果 一个电厂、一个变电站或系统的一条联络线发生故障,就可能引 起系统震荡,甚至造成整个电网瓦解等严重后果。所以,运行值 班人员一定要把电力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保证发电厂、变电站 以及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这是电力生产运行的基本要 求和首要任务。
第一节 电气运行工作的特点
电气运行工作相比较其他专业的运行工作有其特殊的一面,它 缺乏直观性、存在不可逆性、动作迅速、影响大、误操作后果严重 等特点。
(1)电力生产的特殊性:由于电力是看不见、碰不得,缺乏直观 性,因此电气运行工作要求值班人员要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分析判 断能力。
(2)电力生产的同时性:即电能的生产、输送、使用是同时完成 的。所以,其中任一台发、供、用电设备发生故障,都将影响电能 的生产和供应。
2.2 确保电力生产经济运行
在保证电力生产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做好经济运行是电力企业 的根本目的。电力生产的经济运行应从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来抓,发电部门应降低燃气消耗和厂用电率,尽可能地多发电、少 耗电,降低电力生产成本。为此,各级生产人员和值班人员,应做 好下列工作:
(1)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杜绝事故的发生,防止事故造成重大 损失。
目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一篇 电力系统及配电系统
第一章 电气运行行的特点和任务 第二章 电力系统简介 第三章 电气主接线的形式和基本要求 第四章 配电装置(巡视、异常、事故、维护) 第五章 厂用电系统组成 第六章 直流系统 第七章 交流不间断电源UPS
第二篇 电气设备倒闸操作 第三篇 电气工作票 第四篇 电气设备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一章 电动机 第二章 变压器 第三章 发电机 第四章 发电机励磁系统
第五章 发电机同期并列装置
第五篇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
第一章 线路微机保护 第二章 发变组及厂用电继电保护 第三章 自动装置 第四章 ECS 和 NCS 系统
第五篇 事故案例 第六篇 电气运行、检修规程解析
第一篇 电力系统及配电系统
(5)用电设备:消耗电能的设备。
1.2 电力网的电压等级及确定原则
影响现代电网供电能力、可靠性和经济性的重要因素是电压和电 流。电力网的输送容量直接受着电压损耗、功率及能量损耗、导线发 热;系统稳定等情况的制约。当电能输送容量一定时,电压越高,电 流越小,损耗越小,发热越小,稳定性越好。所以,提高电压是提高 电力网输送容量的有效措施。但是,电压越高,电气设备的投资越大, 碰到的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越复杂。因此,要确定一个合理的电压等 级,必须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论证。
所谓额定电压,就是某一受电器 (电动机、电灯等)、发电机和变 压器等在正常运行时具有最大经济效益的电压。
第二章 电力系统简介
第一节 电力系统概述
1.1电力系统的组成
动力系统
由带动发电机转动的动力部分{即发电机的原动机(如汽轮机、 水轮机)、原动机的力能部分(如热力锅炉、水库、原子能电站的 反应堆)、供热和用热设备}、发电机、升压变电站、输电线路、 降压变电站和电能用户(用电设备、负荷)等环节构成的整体称 为动力系统。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