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精神
一、说教材与学情
《奥林匹克精神》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走进语言现场”版块“在演讲厅”专题中的一篇经典演讲词。
它是同学们接触过《不自由,毋宁死》,初步了解、掌握关于演讲的一些技巧之后,再次让学生倾听那些穿越时空的声音,感受演讲精品的魅力,并总结、借鉴典范演讲的经验,在历练中提高演说才能。
作为演讲稿,其特殊的文体特征决定了教学这篇文本的基本方式,要由传统的文本解读式转变为学生的活动体验式,围绕如何让学生“开口说”、如何“说好”等教学重心,使学生增强演讲的意识,学习和熟悉演讲的技巧,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相对于《不自由,毋宁死》,《奥林匹克精神》文本较为浅显。
走进语言现场,应该开口说,也应该用心听。
本课教学,既不能纯粹文本鉴赏,也不能抛开文本组织演讲活动,既要把握好文本和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也要把握好“说”和“听”之间的关系。
本堂课拟通过“倾听”活动,来筛选口语交流中传递的信息,从而把握文本,引导学生通过倾听体会演讲的感染力,并在体会的基础上进行演讲实践。
二、说教材处理
基于上述的文体特征,编排意图和学情,确定三个教学目标:
1、通过“倾听”活动,准确把握并筛选口语交流中传递的信息,把握文本内容。
2、通过“演讲”活动,体验、感受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学习演讲技巧。
3、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体会作者感情,激发学生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
与拥护。
其中,1、2为教学重点,3为教学难点。
针对上述目标,选择了三种教法与学法:情景创设法、讨论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三、教学设计与意图
(一)感读题目,创设情境
1、要求:自由读读题目,谈谈你所理解的奥林匹克精神。
2、意图: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是丰富的。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其就任宣言中指出:“奥林匹克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
”奥林匹克精神让我们振奋,学习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先生,对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的阐述。
(二)活动一
(意图:本环节师生共同参与,侧重引导学生体验演讲;初步感知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活动过程:
1、用朗读的方法熟悉1、2自然段,力求记住关键内容。
2、学生在座位上初步体验演讲
3、个别展示,讲台展现。
4、评价演讲,交流体验,初步指导
⑴诱导自评
⑵启发他评
5.讨论交流
“演讲就是得体地运用声音(语气、语调、节奏)、表情和手势”——古罗马雄辩家西塞罗6.交流点拨指导
(1)关键词语要重读。
如:“奥林匹克精神包括但又超越了竞技精神。
”
突出关键内容。
这句话突出了奥林匹克精神和竞技精神的区别,所以“但”、“超越了”要重读。
(2)演讲时语速要有快有慢,作一点必要的停顿。
如:“我想对这一不同之处作出详细阐述”之后要意识的停一下。
启发听众注意,下面就要详细阐述了。
(3)下文中“设想一下”之后也要停顿,可以达到引领听众共同去想像的目的。
有的
长句中间要换气,停一下。
如:“当这种内心的悦乐(停)……(停)融合在一起”。
(4)有些很特殊的句式在演讲时要讲出必要的语调语气。
排比句式,“为阳光所……为音乐所……为带……”语气可以逐渐加强,语速逐渐加快,表现出一种热烈赞美的情感气势。
后面一句“该是何等的情景呢?”是感叹式的疑问语气,要表现出激动的前景令人憧憬,令人向往。
(5)这段好似诗歌般语言,语速不宜快,(演讲“当这种内心的……情景呢?”)平缓地表达激动而不冲动的遐想,饱含喜悦的神情引领听众去联想奥林匹克精神的无限美好前景。
7.演讲体验,同时融入倾听体验要求
师演讲,生倾听体验,思考问题:奥林匹克精神与纯粹的竞技精神的不同之处具体指什么?
8、交流明确问题答案:包括超越
9、讨论交流: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提示:观点一:我不同意他的观点。
我认为现代奥运赛场上的白热化较量、国与国之间金牌总数的激烈角逐、参赛队员的荣誉感都足以证明现代奥运会就是竞技精神的完整体现。
观点二:我不同意他的观点。
每一个参赛国都把运动员的成绩、金牌数量、奖牌数量、运动员成绩排名看得很重,为此不惜一切代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个别运动员铤而走险服用违禁药品,以提高运动成绩。
凡此种种,都说明现代奥运浓浓的火药味,这不是“纯粹的竞技”吗?
观点三:我同意顾拜旦先生的观点,尽管上面所说的确实是眼下的客观事实,但这不是奥运精神的全部,奥运精神主要体现在体育竞技精神,但同时还是一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和谐、自由、健康、积极的现代伦理,正如北京奥运会的口号一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今天,它已经成为全人类一种共同的愿望、共同的期待。
10、情感体验辅助。
【多媒体辅助一:刘翔在悉尼奥运会上的夺冠视频、冬奥会上花样滑冰比赛视频】情境创设感受顾拜旦阐述的迷人的梦想、绚丽的梦想。
体验一下诗歌般的演讲辞,讲出那迷人的绚丽的梦想(生上体验演讲“设想一下”后四行)
(三)活动二
(本环节以学生体验为主,侧重在深入体验感悟奥林匹克精神)
1、准备演讲4、5 两个自然段,再次体验--如何讲、讲什么。
2、四人小组切磋(第二次讨论)。
3、学生上讲台尝试演讲。
同时融入倾听活动(二): 合上书本,仔细倾听,思考第4自然段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一个重要思想,你能用顾拜旦的一句名言概括一下吗?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取胜。
4、情感体验辅助。
【多媒体辅助二:冬奥会上,张丹张昊在比赛中摔倒后继续比赛,勇夺银牌,感动世界。
】奥林匹克精神感动了几十亿怀有共同兴趣的大众;是奥林匹克精神迷人的梦想让这世界凝聚在一起。
5、再次体验演讲、体验“大众参与”的主旨。
体验一下这段(“如果只有”后四行)的演讲。
为突出奥林匹克的核心思想你准备怎样处理呢?
例如:“少数人”、“大众”要用重音,从而突出大众参与的思想。
“凭什么该把大众排除在奥林匹克精神之外呢?”用的是反诘语气,把“凭”“大众”重读,流露出顾拜旦强烈不满的语气,表示旗帜鲜明地反对,实际上是强调“奥林匹克运动需要大众参与”。
“将一事无成”,语速慢,辅以摇头,表示反对。
6、倾听体验,理解言外之意
奥林匹克精神还包括哪些内涵呢?
第5自然段奥林匹克精神是否能够促进和平(促进公平、促进教育)?
(四)、师生合作,完整演讲,整体体验。
[师生合作演讲全文。
气氛创设:让充满激情的经典演讲再一次响起!]
四、作业和板书
1、读一读顾拜旦《体育颂》。
2、写一写运动会入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