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肾虚血瘀证:髋痛隐,绵绵不休,关节强硬,伴心烦失眠,口渴咽干,面色潮红,舌质红,苔燥黄或黄腻,脉细数。
(二)痰瘀蕴结症:髋部沉重疼痛,痛处不移,关节漫肿,屈伸不利,肌肤麻木,形体肥胖,舌质灰,苔腻,脉滑或濡软。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髋部疼痛
1. 评估疼痛的诱因、性质、部位、程度、运动情况。
2.体位护理:患者多卧床休息,下床活动时应扶双拐,保证患肢不负重。
3.遵医嘱患侧髋部予中药湿敷、中药贴敷、雷火灸等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效果,及时向医师反馈。
4.遵医嘱使用耳穴贴压,减轻疼痛。
常用穴位:神门、交感、皮质下、肝、
肾等。
(二)髋部活动受限
1.评估患肢疼痛与活动的关系,指导辅助工具使用注意事项,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防止跌到及其他意外事件发生。
2.卧床期间,指导患者进行健侧肢体关节主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
3.加强患肢功能锻炼,但应以不负重为前提,幅度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以髋关节略感轻痛为宜。
4.遵医嘱予物理治疗如穴位按摩、雷火灸等治疗。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法
1.内服药
中药与西药的服药时间应间隔1~2小时左右,中药汤剂宜饭后一小时温服,观察服药后效果及反应。
指导病人严格遵医嘱服药,如止痛药不可擅自增减,以防发生药物过量。
2.注射给药
静脉滴注活血药应遵医嘱调整滴速,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二)特色技术
1.中药湿敷(详见附录2)
2.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3.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4.雷火灸(详见附录2)
5.中药贴敷(详见附录2)
6.中药热敷(详见附录2)
7.艾灸(详见附录2)
8.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
(三)围手术期护理
1.术前护理
(1)做好术前宣教与心理护理,告知手术注意事项及相关准备工作,取得患者的配合。
(2)术前2天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及健侧卧位训练。
(3)对于吸烟者劝其戒烟,预防感冒;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咳嗽和排痰多方法。
(4)常规进行术区皮肤准备、交叉配血等。
2.术后护理
(1)术后妥善安置患者,患肢防旋鞋固定,搬运患者时,注意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
(2)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正确指导患者进食,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3)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恢复情况。
(4)观察伤口敷料渗出情况,保持伤口引流管通畅,定时更换引流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观察引流液色、质、量多变化,并正确记录。
(5)指导患者进行足趾、踝部等被动、主动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评估患者术处疼痛情况,做好疼痛护理。
(6)根据手术方式,及时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指导。
(7)积极进行护理干预,预防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及下肢静脉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
(8)对排尿困难者,可根据医嘱艾灸关元、气海、中级等穴位,或予中药热敷下腹部,配合按摩,以促进排尿。
对于便秘患者,采取神阙穴位贴敷、雷火灸或进行腹部按摩,每天4次,为晨起、午睡醒后、早餐及晚餐后1~3小时进行,顺时针方向按摩,以促进排便。
(9)卧床期间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满足各项需求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病室宜安静,温暖向阳,光线充足,避免对流风。
2.急性发作期宜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可适当下床活动。
3.保持病室环境安全,物品放置有序,协助患者生活护理。
4.天气变化时,应注意保暖,随气候变化酌情增减衣被,避免风寒湿邪入侵。
5.被动运动患肢关节,配合按摩,中药湿敷等疗法,以缓解症状,治疗和预防肌肉萎缩。
(二)饮食指导
患者平素应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多食含钙、鳞较高的食物,如:豆类、海产品、动物肝脏等。
并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辩证分型的不同,科学合理指导饮食,使患者达到最大程度的康复,在指导患者饮食期间,动态观察患者的胃纳情况和舌苔变化,随时更改饮食计划。
1.血瘀气滞证多吃营养高的食物及活血化瘀之品,如陈皮,金桔,山楂等,忌壅阻气机之品,如土豆、甜品等。
2.肾虚血瘀证
(1)饮食宜清淡,避免过咸或冷食。
(2)宜少量多餐,不可过饱,以免损伤脾胃,不利于康复。
(3)宜食滋补肝肾之品,可食甲鱼、木耳、猪腰等,忌油腻。
(4)避免劳累,节制房事,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
3.痰瘀蕴结证
(1)饮食宜清淡,忌肥甘厚味之品以免化湿生痰。
如:肥肉、油炸之品等。
(2)忌生冷之品以免寒湿凝滞。
(三)情志调理
1.了解患者的情绪,使用言语开导法做好安慰工作,保持情绪平和、神气清净。
2.用移情疗法,转移或改变患者的情绪和意志,舒畅气机、怡养心神,有益患者的身心健康。
五、护理难点
卧床休息及下床活动患者不负重依从性差.
解决思路:
1.加强对患者康复保健知识教育,告知患者下肢负重对骨蚀病情转归的影响,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
2.发放健康教育处方,使患者掌握正确的生活方式、饮食调理、行走时用拐方法、预防不良姿势等相关护理知识。
3.根据患者的情况,做到因人施护,制定可行的康复锻炼方法,积极指导患者康复训练。
六、护理效果评价
附:骨蚀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骨蚀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ID:文化程度:入院日期:证候诊断:血瘀气滞证□肾虚血瘀证□痰瘀蕴结证□其他: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实用性强□实用性较强□实用性一般□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技术职称护士长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