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实施与评价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实施与评价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实施与评价本章学习重点:过程评价、效应评价、结局评价的内容、主要指标及影响评价的因素;不设对照的前后测试、非等同比较组设计;实验设计、形成评价、评价的目的与意义、人员培训的常用方法。

第一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的实施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计划的实施是将科学的计划落实为具体操作的过程,是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项目耗费时间最长、动用经费和人力最多的环节,是一个多部门合作、协调行动的复杂过程,也是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项目实现其目标的关键。

每一个具体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项目的实施,项目的目标、目标人群与场所、干预内容与方法均有差异。

但是从一般意义而言,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项目在实施阶段,又有共同的特点与规律。

通常,我们在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计划的实施阶段,要完成五个方面的工作:制定实施的工作时间表、进行项目活动的质量控制、组建实施项目的组织机构、培训相关工作人员、配置必要的设备和物件。

一、制订实施的工作时间表1.活动内容即每一项项目活动的具体内容,明确工作范围,如“社会动员”、“培训村医”、“举办社区健康大课堂”等。

2.活动指标在工作指标中主要体现项目活动应该达到的要求和标准,如“培训村医”的要求包括培训对象有哪些人,培训者是谁,培训多长时间,培训哪些内容等。

3.活动时间指项目活动在什么时间进行,可以是具体的时间点,也可以是一个时间段。

4.负责人员指项目活动由哪个部门或具体的哪个人负责,以及活动中的工作人员包括哪些。

5.活动资源明确开展上述活动需要的经费、设施设备,确保活动如期顺利实施。

二、实施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的目的是确保项目各项活动的质量都达到要求,符合质量标准。

在各个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项目中,不同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有不同的质量要求和标准,即使是同样的活动,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

因此,在做项目计划中,确定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策略与活动时,就应该包括了每一项活动应该如何做,具体要求是什么等质量标准。

1.质量监测内容(1)进度监测主要关注项目活动进度是否与项目计划一致,是否在特定的时期完成了特定的工作或活动。

如果项目活动有所延误,延误了多久、延误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进行弥补等。

(2)内容监测关注的是项目活动内容是否属于项目计划,有无额外添加的活动或更改的活动,添加或更改的理由是什么。

从原则上讲,项目计划一经确定,活动内容随即也得到了认定,各项目执行机构和个人应遵照执行。

但在现实中可能发现实际情况与预期要求不完全一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项目工作和活动内容进行必要调整。

(3)数量与范围监测工作、活动数量与范围是项目工作的质量监测的重点内容,也是项目工作质量的基础。

(4)费用监测项目经费是经过了严格预算和审核的,因此,每一项工作或活动都有其特定的预算,只有每一项活动严格执行预算,才能确保整个项目的经费得到合理使用,既杜绝浪费,又能确保活动质量。

(5)目标人群监测随时了解目标人群参与项目的情况、对项目的满意程度及建议,目标人群认知、行为的变化,可以帮助更好地对项目活动做出更加符合目标人群需要的调整,有益于项目成功和扩大影响。

2.质量控制的方法(1)记录与报告方法这对于项目负责人掌握实施的过程和控制实施质量以及最后的总结都有着重要意义。

定期或不定期的报告制度有利于领导小组和实施负责人了解实施情况,监控实施质量。

(2)现场考察和参与方法通过考察和参与所掌握第一手资料,是指导实施工作的可靠依据。

实施负责人应该尽量多到实施现场,多参与实施活动。

(3)审计方法审计方法主要用于财务方面的监测。

审计的目的是监测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审计的结果可以用来指导经费的管理和分配,调整预算,保证经费的使用质量。

(4)调查方法通过调查来获取资料,监测实施过程和控制实施质量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三、组织机构建设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项目取得成功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既需要有效动员目标人群参与,也需要有具备良好技能的项目工作人员,同时也不可缺少多部门合作、组织保障以及政策环境的支持。

因此,形成项目实施的组织网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1.领导机构建立项目领导机构,全面对项目工作进行管理和协调。

2.执行机构项目执行机构指的是具体负责实施和运行各项项目活动的机构,一般情况下由具体的业务机构担任(如健康教育所、CDC、妇幼保健所等)。

执行机构的专业人员需要具备开展项目工作和活动必备的专业技能,大多在实施项目前和实施过程需要对有关人员进行专业技术技能培训,达到项目的要求。

3.组织间协调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项目在多数情况下不是单纯由卫生部门或健康教育机构可以完成的,而是一项社会工程。

4.政策支持政策与环境支持是改变人们行为生活方式的有效方法,也是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项目取得成效的必要保障。

四、实施人员培训对项目实施人员进行培训,从狭义而言可以为项目的成功建立并维持一支有能力、高效率的工作队伍,从广义而言,也可以加强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人员的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的质量。

在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项目实施阶段,首先是确定适宜的人员队伍,如在市、区健康教育所哪些人参加,在社区、学校等健康教育场所,由什么人负责,哪些人参与具体活动等。

在此前提下,确定人员必备的知识与能力,如负责人员需要全面了解项目,而具体实施人员更强调开展相关活动的知识和技能。

为此,需要制订全面的技能发展培训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培训的内容通常包括项目背景与目标、业知识与技能、项目管理知识与技能。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项目人员培训的对象,通常是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成人,培训目的与内容非常明确,不是专业知识和能力的系统教育,因此传统的学校课堂教育方式并不适合成人培训。

在成人培训中,要充分发挥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经验的特点,使之在原有基础上学习,分享中进步。

常用培训方法包括: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五、设施设备与健康教育材料在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项目实施阶段,为了确保项目工作与活动的顺利进行,相关设施设备是必要的条件。

这些设施设备通常分为以下几类:1.运用于目标人群的设施设备这类设施设备因项目不同而可能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如社区高血压预防控制项目可能需要血压表、盐勺、体重计、计步器、健身设施等。

2.运用于人员培训的设备与设施笔记本电脑、多媒体投影仪、黑板、幻灯机等。

3.日常办公用品电话机、传真机、照相机、录音机(笔)、摄像机、复印机、电脑等。

4.交通工具:各类车辆。

5.健康教育材料材料的类型较多,包括音像材料(录像带、录音带、光盘等)、印刷材料(招贴画、折页、传单、小册子等)、实物模型(牙齿模型、食物模型等)以及承载健康教育相关信息的日常用品(如水杯、扑克、围裙、纸巾、笔记本、日历等)。

第二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评价的基本概念不同学者从不同学科领域或角度来理解评价,并给出许多有关评价的概念,但都公认评价是客观实际与可接受的标准之间的比较,通过比较,确定客观实际达到标准的程度。

评价本身是一个认识过程,需要评价者对事实以特定的方式进行客观、真实的反映,需要在比较之前确定衡量的标准。

在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计划的评价中,同样也是将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计划本身、计划执行的情况以及计划实施后的效果与既定的标准进行比较,从而检验计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实施质量及其效果。

在这里,运用比较的标准既可以是公认的所谓“金标准”,也可以是项目投资者或管理者确定的“任务”,通过不断的比较,包括项目客观结果与预期目标的比较、实际实施情况与干预活动计划的比较等,才能找出差距、分析原因,修正计划、完善执行过程,使项目取得更好效果。

评价作为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对于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项目取得成功至关重要,是否执行规范的评价已经成为衡量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项目或日常工作科学性与严谨性的重要标志。

一、评价的目的与意义对于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计划进行评价,当前很多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者还存在一定理解偏误:①在制定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计划阶段没有在计划中纳入评价计划和方案,待到项目实施阶段和需要了解效果阶段,因缺乏基础资料而无法进行评价;②认为评价的技术复杂,又耗时、耗力,从而不去进行评价;③习惯于完成工作,没有资料收集、积累与分析的习惯,有时即使积累了资料也不会运用,缺乏评价技能。

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计划评价的目的和意义有:1.评价是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计划取得成功的必要保障;2.评价可以科学地说明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计划的价值;3.评价是一种改善计划,为项目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的管理工具;4.通过评价向公众和投资者说明项目结果,扩大项目影响,改善公共关系;5.评价可以提高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专业人员的理论与实践水平。

二、评价的种类和内容根据内容、指标和研究方法的不同,评价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形成评价是一个为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计划设计和发展提供信息的过程,包括在计划设计阶段进行的目标人群需求评估、政策、环境、资源评估等,其目的在于使计划符合目标人群的实际情况,使计划更科学、更完善。

例如在计划实施开始之前,请专家及相关人员对计划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评估,使其具有最大的成功机会。

此外,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及时获取反馈信息、纠正偏差,进一步保障计划的成功也属于形成评价的范畴。

因此,形成评价主要发生在项目计划设计阶段,其部分职能还将延续到计划的实施阶段。

1.形成评价的具体内容(1)了解目标人群的各种基本特征:如卫生保健知识水平、态度、健康相关行为、健康状况、对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项目的可及性。

(2)了解干预策略、活动的可行性:如目标人群的文化程度、媒体可及性、传播材料发放系统、资源等。

(3)进行传播材料、测量工具等的预试验与完善。

(4)收集反馈信息,根据计划执行阶段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计划进行适度调整。

2.形成评价的方法与指标在形成评价中,可采用多种技术为上述问题提供答案,以进行相应内容的评估。

方法有:文献、档案及资料的回顾、专家咨询、专题小组讨论、目标人群调查、现场观察、试点研究等。

形成评价的指标一般包括计划的科学性、政策的支持性、技术上的适宜性、目标人群对策略和活动的接受程度等。

(二)过程评价过程评价起始于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计划实施开始之时,贯穿于计划执行的全过程。

1.过程评价的内容(1)针对执行者的评价内容,包括:①哪些个体参与了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项目?②在项目中运用了哪些干预策略和活动?③这些活动是否在按计划进行?计划是否做过调整?为什么调整?是如何调整的?④目标人群对干预活动的反应如何?是否满意并接受这些活动?你是用什么方法了解目标人群的反应的?⑤目标人群对各项干预活动的参与情况如何?⑥项目资源的消耗情况是否与预计相一致?不一致的原因是什么?⑦对上述各方面的改进建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