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章溶液与胶体1

第2章溶液与胶体1

c(B) W % 1000
MB
2020/5/28
上一页
下一页
10
本章目录
【例】:已知浓硫酸的密度ρ为1.84g/ml, 其质量分数为95.6%,一升浓硫酸中含有的 n(H2SO4)、n(1/2H2SO4)、c(H2SO4)、c(1/2 H2SO4)各为多少?
解: n(H2SO4) = 1.84×1000×0.956/98.08
xi
ni n
【例】:将10克NaOH溶于90克水中,求此溶液的物质 的量分数浓度。
解: n(NaOH) =10/40 = 0.25 (mol) n(H2O) = 90/18 = 5(mol) x (NaOH) = 0.25 /(0.25+5) = 0.048
2020/5/28
上一页
下一页
12
本章目录
5、质量浓度 ρB = mB / V
6、质量摩尔浓度
定义:指1 kg 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表示为 质量摩尔浓度,符号b(B) ,单位为:mol/kg
bB = nB/mA= mB / (MB ·mA)
【例】:250克溶液中含有40克NaCl,计算此溶液的 质量摩尔浓度。
解: 水的质量=250-40 = 210(克)
2020/5/28
上一页
下一页
14
本章目录
2.3 稀溶液的依数性
2020/5/28
上一页
下一页
15
本章目录
溶液的性质 ①与溶质本性有关,如酸碱性、导电性、颜色等。 ②与溶质本性无关,只与溶质的数量有关。
依数性:只与溶质粒子的数目有关而与溶质本性无关
的性质称为溶液的依数性。溶液的依数性只有在溶液的 浓度很稀时才有规律,而且溶液越稀,其依数性的规律 性越强。
2020/5/28
上一页
下一页
18
本章目录
在纯溶剂中加入难挥发的物质以后, 达平衡时,p溶液总是小于同温度下的p纯溶 剂 ,即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2020/5/28
上一页
下一页
19
本章目录
2020/5/28
上一页
下一页
20
本章目录
△p=p纯-p液 蒸汽压下降的原因:
正常

纯溶剂 2020/5/28
Tb- Tb* = △Tb = Kb·b(B)
Kb 为沸点上升常数,与溶剂的本性有关,而与溶
质的本性无关。
Kb值可通过实验而测得,即通过测定不同质量浓
度的稀溶液的△Tb值,然后以△Tb/b(B)为纵坐标,
b(B)为横坐标作图得到一条直线,在纵坐标上的截距
即为Kb 。
2020/5/28
上一页
下一页
29
溶质 溶剂
上一页
下一页
7
本章目录
2020/5/28
上一页
下一页
8
本章目录
2.2.3 溶液的浓度
1、质量分数 ωB = mB / m 2、体积分数 ψB = VB / V 3、物质的量浓度(摩尔浓度)
1)物质的量是表示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数目的多少的物理 量。物系所含的基本单元数与0.12kgC-12的原子数目相等 (6.023×1023阿伏加德罗常数L),则为1mol。
mA: kg
上一页
下一页
24
本章目录
令K蒸 =p* ·MA ,则 △p = K蒸 b(B) 是拉乌 尔定律的另一种表述。 K蒸与溶剂、T有关 的常数
①同一温度,溶剂不同,其K蒸不同;
②同一溶剂,温度不同,其K蒸也不同
溶剂 温度/K p*/kpa Makg/mol K(kPa·kg/mol)
H2O 298 3.17
上一页
下一页
2
本章目录
基本概念 1.相——体系中具有相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的均匀部分。以分子和离子状态分散
2.相的特点 (1)任何部分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同。 (2)一个相并不一定是一种物质,如食盐溶液 (NaCl和H2O)。
2020/5/28
上一页
下一页
3
本章目录
(3)单相体系 如饱和食盐水、糖水等。 特点 溶质与溶剂已成一体,组分间没有界面
上一页
下一页
30
本章目录
【例】:将12.0g尿素[CO(NH2)2]和34.2g蔗糖 (C12H22O11)分别溶于2000g水中,计算此两种溶液 的沸点(Kb=0.52K·kg·mol-1)
解:M尿素 = 60 g·mol-1 b(B) = [12.0/(60×2000)] ×1000 = 0.1mol·kg-1 △Tb尿 = 0.52 ×0.1 = 0.052 (K) Tb尿 = 373.15 + 0.052 ≈ 373.2 (K)
x 2020/5/28
A: 溶剂A的摩尔分数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上式可写成: p = p*xA

xA + xB = 1 ∴ xA = 1 – xB
p = p*- p*xB
nB 移项得:△p = p*-p = p* xB = p*———
nA + nB
所以,拉乌尔定律也可这样描述:难挥发非电解
质稀溶液的饱和蒸汽压降低值和溶质的摩尔分数成正
0.018
0.057
H2O 293 2.33
0.018
0.042
C6H6 299
2020/5/28
13.3
0.078
上一页
1.04
下一页
25
本章目录
【例】 在25℃时,w=13%的某难挥发的非电解
质水溶液的蒸气压p=3.06kpa,已知同温度下水的
蒸气压p*= 3.17kpa ,计算溶质的摩尔质量。 解: K蒸 = 3.17×0.018 = 0.0571
★ 依数性存在加和性
【例】:若将12.0g尿素[CO(NH2)2]和34.2g蔗糖
(C12H22O11)都加于2000g水中,计算此溶液的沸点
(Kb=0.52K·kg·mol-1)
△Tb=0.52 × (0.1+0.05)=△Tb尿+△Tb蔗=0.078K 32
2020/5/28
2020/5/28
上一页
下一页
31
本章目录
同理,蔗糖的M = 342 g·mol-1 b(蔗糖) = [34.2/(342×2000) ]×1000 = 0.05mol·kg-1
△Tb蔗 = 0.52 × 0.05 = 0.026(K) Tb蔗 = 373.15 + 0.026 ≈ 373.18 (K)
第二章 溶液和胶体
2.1 分散系
2.2 溶液的浓度 2.3 稀溶液的依数性
2.4 强电解质溶液
2.5 胶体溶液
2020/5/28
上一页
下一页
1
章本总章目录
2.1 分散系
当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 所形成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如:溶液、悬 浊液、土壤溶液等
分散系是由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组成的。
2020/5/28
nB = mB / MB ( mol)
2)基本单元:系统中组成物质的基本组分,可以是分子、
离子、电子等及其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如O2、½H2SO4、
(H2+ ½O2)
9
2020/5/28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3)物质的量浓度 定义:一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称为
物质的量浓度,用符号c表示,单位是mol/L c(B) = nB/V
依数性是指: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溶液的沸点上升
溶液的凝固点下降 溶液具有渗透压
粒子:溶液中实际存在的分子、离子等。
2020/5/28
上一页
下一页
16
本章目录
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2.3.1 蒸气压下降
蒸发
H2O(l)
H2O(g)
凝聚
气液两相平衡
初始: V蒸发 > V凝聚 平衡: V蒸发 = V凝聚
1-100 nm(溶胶、高分子溶液)
粗分散系
> 100 nm(悬浊液、乳状液)
2020/5/28
上一页
下一页
6
本章目录
2.2 溶液的浓度
2.2.1 溶液:定义?
广义地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均匀混合而且 彼此呈现分子(或离子)状态分布者均称为溶液。
2.2.2 溶液的组成
溶 液
2020/5/28
气态溶液(空气) 液态溶液(生理盐水) 固态溶液 (合金)
b(NaCl) = [40/(58.5×210)] ×1000 = 3.26 mol/kg 13
2020/5/28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例】:在100ml水中溶解17.1g蔗糖(C12H22O11), 溶液的密度为1.0638g/ml,求蔗糖的物质的量浓
度,质量摩尔浓度,物质的量分数浓度。
解:(1)M蔗糖=342(g/mol)
沸点:溶液的蒸气压(p溶液)与外界大气压力 (p外压)相等时的温度称为该溶液的沸点。 纯 水:p外 = 101.3kPa,t纯水 = 100℃.
实验证明:难挥发物质溶液的沸点总是高于纯
溶剂的沸点。
原因:溶液的蒸气压下降。见下图
2020/5/28
上一页
下一页
27
本章目录
根本原因:蒸汽压下降
p溶液<p纯溶剂,
溶液 上一液<p纯剂 ,c液越大,p液越小。 p纯-p液的差 值也越大。
拉乌尔定律:在一定的温度下,难挥发的非电
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等于纯溶剂的蒸气压乘
该溶剂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
p=p* xA= p* ——n—A nA + n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