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在AutoCAD中绘制装配图装配图是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图样,主要反映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结构形状和技术要求,是指导机器或部件的安装、检验、调试、操作、维护的重要参考资料,同时又是进行技术交流的重要技术文件。
运用AutoCAD绘制二维装配图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方法,直接绘制法、图块插入法、插入图形文件法、以及用设计中心插入图块等方法。
第一节用AutoCAD进行装配图设计的方法一、直接绘制二维装配图该方法主要运用二维绘图、编辑、设置和层控制等功能,按照装配图的画图步骤绘制出装配图。
装配图装配图包括以下五个零件,依次是轴、齿轮、平键、垫圈和螺母。
(a)(b)(c)(d)(e)五个零件要绘制装配图,首先设图幅A4和绘图环境。
根据该装配图包含的5个零件,创建下列5个零件图层:轴、齿轮、平键、垫圈、螺母。
从主要零件开始,在相应的零件层由右向左依次画出5个零件,即从轴1→齿轮2→平键3→垫圈4→螺母5逐一画出,注意应将影响装配关系的尺寸准确绘制出来;然后标注尺寸、编序号、填写明细表。
通过该方法绘制出的二维装配图,各零件的尺寸精确且在不同的层,为修改设计后从装配图拆画零件图提供了方便。
要拆画零件图,可利用AutoCAD多文档环境来拆画零件图。
可同时打开装配图和零件图,单击窗口下拉菜单下的垂直平铺,将两个窗口垂直布置。
激活左边的装配图窗口,然后单击鼠标的右键,弹出光标菜单,选择复制对象,为方便选取所需的零件,可关闭其它的零件图层。
垂直布置窗口复制图形粘贴齿轮零件激活右边零件图窗口,再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粘贴,将齿轮零件粘贴到零件图窗口中。
二、图块插入法图块插入法是将装配图中的各个零部件的图形先制作成图块,然后再按零件间的相对位置将图块逐个插入,拼画成装配图。
1. 拼画装配图的绘制步骤:(1) 绘图前应当进行必要的设置,统一图层线型、线宽、颜色,各零件的比例应当一致,为了绘图方便,比例选择为1:1。
(2) 各零件的尺寸必须准确,可以暂不标尺寸和填充剖面线;或在制作零件图块之前把零件上的尺寸层、剖面线层关闭,将每个零件用“写块”Wblock命令定义为dwg文件。
为方便零件间的装配,块的基点应选择在与其零件有装配关系或定位关系的关键点上。
(3) 调入主要零件(如图8-1中的轴),然后沿着轴展开,逐个插入齿轮、平键、垫圈和螺母。
插入后,如果需要擦除不可见的线段,须先将插入的块分解。
(4) 根据零件间的装配关系,检查各零件间是否有干涉现象。
(5) 根据所需比例对装配图进行缩放,再按照装配图中标注尺寸的要求标注尺寸及公差,最后填写标题栏和名细表。
2. 绘制图示装配图(1) 建立各零件图块首先把零件图轴打开,用层对话框将尺寸层关闭,然后制作块,操作如下:命令: Wblock↙屏幕显示写块对话框。
点选选择对象按钮,选择零件轴,回车,点选拾取点按钮,选择插入点,图示的打“×”处,在文件和路径处键入块名,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轴块文件的建立。
用同样的方法完成齿轮、键、垫圈和螺母的图块建立。
为了保证零件图块拼装成装配图后各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一定要选择好插入点,图中打“×”处为各零件的插入点。
(a) (b)(c) (d) (e)制作的零件图块(2) 插入图块命令: 单击工具栏按钮屏幕显示图“插入”对话框,单击浏览按钮,选择齿轮块文件,此时在名称格显示齿轮块文件名,路径项显示块的路径。
(插入点选择在屏幕指定,缩放比例确定为1:1,旋转角度确定为0。
点击确定按钮,捕捉对应的插入点。
完成插入图块按照同样的步骤,完成平键、垫圈、螺母块文件的插入。
(3) 检查、修改插入完成后要仔细检查,运用剪切、打断、删除等命令编辑修改图形,并补全剖面线。
(4) 完成全图按照装配图标注尺寸的要求,调出尺寸层,进行尺寸标注;然后编排序号;最后插入事先已制作完成的标题栏、明细表图块,并用Text命令进行填写,完成全图。
三、用设计中心插入图块法设计中心是一个集成化的图形组织和管理工具。
利用设计中心,可方便、快速的浏览或使用其它图形文件中的图形、图块、图层和线型等信息,大大地提高了绘图效率。
在绘制零件图时,为了装配的方便,可将零件图的主视图或其他视图分别定义成块,注意,在定义块时应不包括零件的尺寸标注和定位中心线,块的基点应选择在与其有装配定位关系的点上。
螺旋千斤顶的装配图螺旋千斤顶包括以下四个零件,依次是底座、螺套、绞杆和螺旋杆。
在绘制上述这些零件图时将其定义为块。
拼装装配图的方法如下:(a) (b)(c)(d)螺旋千斤顶零件图命令: 单击“标准”工具栏中的“设计中心”按钮或单击“工具” 菜单下的“设计中心”。
弹出设计中心对话框,其中有“文件夹”、“打开图形”、“历史纪录”、和“联机设计中心”等选项卡,可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选项。
设计中心对话框图插入图块在设计中心单击“零件”文件夹选项卡,在零件文件夹中所绘的图形都会显示在其中。
在其中选择要插入底座的零件图文件,用鼠标双击该文件,然后再用鼠标单击该文件中“块”的选项,则图形中所有的块都会出现在右边的图框中。
用鼠标双击该底座图块,弹出“插入”对话框,插入图形的缩放比例为1:1,旋转角度为00或900。
逐项插入底座块、铰杆块、螺杆块和螺套块,插入完后要进行检查,剪切、打断、删除等命令编辑修改图型,并补全剖面线、尺寸标注、序列号,插入标题栏、名细表图块。
四、插入图形文件在Autocad2000以后,图形文件可以在不同的图形中直接插入。
如果已经绘制了机器或部件的所有图形,当需要一张完整的装配图时,也可考虑利用直接插入图形文件法来拚画装配图,这样既可以比避免重复劳动,又提高了绘图效率。
为了使图形插入后能准确地放置到应在的位置,在绘制完零件图形后,先关闭尺寸层、标注层、剖面线层等,在用“base”命令设置好插入基点,然后再存盘。
命令: bas e↙输入基点<0.0000,0.0000,0.0000>:(捕捉要插入基点)如图8-12所示中的“×”处。
然后存盘。
(a) (b) (c) (d)设置好的带插入点的图形文件直接插入图形文件法与前面介绍的图块插入法基本类似,但应注意,图形文件插入后,实际上也是一个图块,要想对其修改,需先用“Explode”命令将其分解后进行。
第二节标准件块在机械工程中,有大量的反复使用的标准件,如轴承、螺栓、螺钉、键等。
由于某种类型的标准件其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尺寸、规格有所不同,因此,在绘图时,亦可将它们生成图块后,插入到装配图中,从而减少了重复性劳动。
AutotCAD对反复使用的图块只定义一次,当插入图块时,AutotCAD只对已定义的图块进行引用,因而节省了存储空间、方便编辑。
在AutotCAD中图块是作为单一对象来处理的,常用的编辑命令如“MOVE”、“COPY”、“ARRAY”等都适用于图块。
另外,一个图块中还可以包含其它一些图块,如果对某一图块进行重新定义,则会使图样中所有的图块都自动更新。
一、设置绘图环境打开AutotCAD2006应用程序,以A4.dwt样板图文件为模板,建立新文件并命名为“螺母.dwg”后保存。
二、绘制图形螺母4绘制参考线轮廓线倒角及辅助线1绘制螺母的俯视图(1)将“中心线层”设为当前层,绘制中心线命令: 单击工具栏按钮命令: _line 指定第一点: (在绘图区任取一点)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30,0 ↙(绘出水平中心线)右键鼠标直线绘图命令命令: _line 指定第一点: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 :@0,30 ↙(绘制出垂直中心线)(2)将“粗实线”设为当前层,绘制正六边形命令: 单击工具栏按钮命令: _polygon 输入边的数目<4>: 6↙指定正多边形的中心点或[边(E)]:(捕捉中心线的中点)输入选项[内接于圆(I)/外切于圆(C)] <I>:↙指定圆的半径: 20↙(≈2d)(3)命令: 单击工具栏按钮命令: _circle 指定圆的圆心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 2P ↙指定圆直径的第一个端点: (捕捉正六边形某一边中点)指定圆直径的第二个端点: (捕捉正六边形对边中点)(4)将“细实线层”设为当前层,重复圆的绘图命令,绘制螺母的大径命令: 单击工具栏按钮命令: _circle 指定圆的圆心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指定圆的半径或[直径(D)] <20.0000>: 5↙(绘制出螺母的大径)命令: 单击工具栏按钮命令: _break 选择对象:(点击细实线圆)指定第二个打断点或[第一点(F)]: f↙指定第一个打断点:(捕捉圆与水平轴线左端的交点)指定第二个打断点: (捕捉圆与垂直轴线下端的交点,得到3/4圆)(5)将“粗实线层”设为当前层,重复圆的绘图命令,绘制螺母的小径命令: 单击工具栏按钮命令: _circle 指定圆的圆心或[三点(3P)/两点(2P)/相切、相切、半径(T)]:(捕捉圆心)指定圆的半径或[直径(D)] <5.0000>: 4.25↙(绘制出螺母的小径≈0.85d)2 绘制螺母的主视图(1)打开状态栏中的极轴追踪、对象捕捉和对象捕捉追踪按钮,将“粗实线层”设为当前层,绘制矩形。
命令: 单击工具栏按钮命令: _rectang指定第一个角点或[倒角(C)/标高(E)/圆角(F)/厚度(T)/宽度(W)]:(利用对象追踪、极轴追踪捕捉俯视图六边形最左边的点1)指定另一个角点或[面积(A)/尺寸(D)/旋转(R)]:@20,4↙(绘制出矩形,厚度≈0.8d,此处输入厚度的一半)(2)将“中心线层”设为当前层,绘制出垂直中心线命令: 单击工具栏按钮命令: _explode选择对象: 找到1 个↙(选择主视图中的矩形)(3)将“粗实线层”设为当前层,绘制3条垂直参考线命令: 单击工具栏按钮命令: _line 指定第一点:(捕捉俯视图中的点2,结合极轴追踪和对象捕捉追踪绘制出垂线)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所绘直线与主视图最上面直线相交)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 ↙(4)右键鼠标重复直线绘图命令,捕捉俯视图中的点3和点4,结合极轴追踪和对象捕捉追踪绘制出另外两条垂线。
命令: 单击工具栏按钮命令: _mirror选择对象: 找到1 个选择对象: 找到1 个,总计 2 个↙指定镜像线的第一点:指定镜像线的第二点:(捕捉轴线的两端点)是否删除源对象?[是(Y)/否(N)] <N>:↙(5)轮廓线倒角命令: 单击工具栏按钮命令: _chamfer选择第一条直线或 [放弃(U)/多段线(P)/距离(D)/角度(A)/修剪(E)/方式(M)/多个(M)]: a↙指定第一条直线的倒角长度 <20.0000>:(捕捉主视图中的点1)指定第二点: (捕捉主视图中的点2,点1、2之间的距离作为直线的倒角长度)指定第一条直线的倒角角度 <0>: 30↙选择第一条直线或 [放弃(U)/多段线(P)/距离(D)/角度(A)/修剪(E)/方式(M)/多个(M)]: (捕捉主视图中的直线1)选择第二条直线: (捕捉主视图中的直线2)重复倒角命令,绘制右边的倒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