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及措施
9.桩机起吊桩
物体打击
√
桩机起吊桩时,必须有专人指挥作业,起吊后严禁在桩下通过。
10.桩机司机违反操作规程
各类事故
√
严格对操作平台人员进行监控,一旦发现违反操作规程的立即制止并进行处罚。
11.桩孔未及时处理
人员坠落
√
施工完毕及时把桩孔回填或设置盖板,将区域用红白旗标记并做好围护措施。
12.桩机行走时无专人指挥
√
申请动火令,安排监护人员现场监护
6
雨季施工
1、未制定雨季防洪、防汛施工方案
物理伤害
√
制定雨季防洪、防汛施工方案
2、未制定雨季施工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
√
制定雨季施工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
3、未组建防洪、防汛抢险队伍
√
组建防洪、防汛抢险队伍
4、未对应急小分队的成员进行培训
√
对应急小分队的成员进行培训
5、施工现场机械、电焊机等未设置防护棚
3
管桩施工
1.桩架的地基不平或承载力不够
桩机侧翻,人员受伤
√
施工现场应按地基承载力,按桩机承载力的要求进行整平压实,当地面耐力不够的场地,必须先夯实,或者加垫基础和铺设路基。
2.汽车吊在拼装桩机时或者在吊卸桩材时无人指挥
车辆侧翻,人员受伤
√
拼装桩机或者吊卸桩材时应有着反光背心的人员统一指挥,吊车操作人员和挂钩人员密切联系,相互配合。
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序号
类别
危险源
可能导致的事故
重大
一般
控制措施
1
施工前准备工作
1.施工人员无安全教育
人员伤害
√
施工前组织安全教育培训
2.无施工安全措施及预案
人员伤害
√
施工前制定措施及预案
3.无安全技术交底
人员伤害
√
施工前与施工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各类事故
√
把特种作业人员证件进行核实,并核实身份证,确保人证一致。上岗前做好安全教育。
5.不戴安全帽和反光背心施工
物理伤害
√
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中《劳保用品发放标准》配备防护用品
8
生活区
1、登高打扫卫生。
人员伤害
√
使用结实安全梯子
2、违反规定使用电器具。
人员伤害
√
禁止使用
3、乱扔烟蒂。
火灾、人员伤害
√
禁止室内抽烟
4、地面湿滑。
人员伤害
√
加强地面打扫
5生活区与施工区隔离
人员伤害
√
对施工现场机械、电焊机设置防护棚
7
其他
1.雷雨天气、大风天气作业
人员伤害
√
严禁在雷雨天气或6级以上大风天气进行作业,桩机等所有设备必须断开电源;大风天气必须对设备进行加固,防止侧翻。
2.水坑
人员坠落
√
所开挖的水坑按有关规定进行定位和开挖。开挖后周围必须做好明显标识和围护。
3.电、气焊人员未专业培训无操作证
人员伤害
√
施工现场操作人员、施工辅助人员、管理人员必须按规定戴好安全帽,施工时必须退出安全线以外,强夯机上应安装防护网,外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4.强夯操作不当,违章操作或施工人员误入危险区域,造成人员事故。
机械伤害
√
施工现场必须统一指挥,起重指挥人员的指挥信号要明确,司机应按指挥信号进行操作。挂钩人员在完成挂钩工作后,应站在安全位置。夯锤落下后,在脱钩器尚未降至夯锤吊环附近前,操作人员不得提前下坑立杆、挂钩;从坑中提锤时严禁挂钩人员站在锤上随锤起升。
2
强夯施工
1.桩机施桩机未定期检查,未取得有关部门的准用证
物体打击
起重伤害
√
桩机进场前应检验合格并取得有关部门的准用证
2.地下埋置的光缆、通讯管线、过水管道易被损坏。
触电事故
√
首先对施工路段内埋置的光缆、通讯管线、过水管道等进行详细的检查,拆迁完成或确认没有管线时,方可开始强夯施工。
3.强夯时土块、石子飞击伤人。
机械伤害
√
安装前对索具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严禁使用。
6.夜间作业
其他伤害
√
夜间禁止施工。
7.移动桩机或停止作业时桩锤未落至最低点位置
机械伤害
√
专人监督检查,停止作业或移动桩机前桩锤必须落至最低位置。
8.电焊人员未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火花灼伤,弧火光刺伤
√
工作前必须佩戴好防护用品,操作时必须穿戴好防护眼镜或面罩,雨天作业时,要穿好胶鞋做好防护措施。
√
现场使用的线路必须通过马路或场内可能被施工机械碾压的,必须对线路进行埋设或者做穿管保护
3.未用三相五线制设置线路,接地接零保护不符合要求
√
施工现场按照(三相五线制)要求设置供电线路,并且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4.违反“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
每台电器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电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制,严禁用同一个电器开关控制二台以上的用电设备
火灾爆炸
√
进行电、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和“十不烧”的规定。
4.氧气瓶、乙炔瓶设备不全,放置不规范
√
操作前检查氧气瓶、乙炔瓶的阀表、防震圈、防震帽等是否齐全和有效。氧气瓶、乙炔瓶存放和使用时距离不得少于5米,与明火或焊割作业点的距离不少于10米。平时应存放在阴凉处,不得在强烈额阳光下暴晒。
√
执行三级配电系统,两级漏电保护系统(三级配电:总配电箱护)
8.电工作业未穿戴专用劳动防护用品
√
使用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佩戴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9.配电箱无标识
√
配电箱应标明其名称、用途,粘贴管理人员姓名和联系方式并作出分路标志,箱门必须配锁,现场停止作业一小时以上时应将箱门上锁。
√
搭设防护网
6.小孩进入
人员伤害
√
禁止小孩进入施工现场和生活区生活、玩耍、逗留
7.食物安全
食物中毒
√
菜品食物到正规商店购买,注意厨房卫生
8.防盗
财产损失
√
夜晚睡觉关好门窗
编制:审批:
中国智能骨干网成都新都项目
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
2016年7月13日
3.在地下管线未明或未采取措施的情况下进行打桩、挖土作业
其他伤害
√
施工前要求业主提供施工区域内的地质资料及有关地下管线的布置图。施工中发现不明物应立即停止施工作业,并报告相关部门。
4.现场使用的钢丝绳磨损
钢丝绳断裂,人员受伤
√
经常对使用的钢丝绳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有磨损、变形的现象应立即进行更换。
5.安装桩机的索具不符合要求
机械伤害
√
桩机行走时,必须有专人指挥,注意周边情况,特别是有无高压输电线,必须保持安全距离
4
临时用电
1.临时用电方案存在缺陷
触电事故
√
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5台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50KW以上者,必须编制临时用电施工方案,临时用电工程图必须单独绘制,并作为用电作业的依据
2.过路电缆摆放不符合要求
10.发电机传动部位电压输出端无防护罩。
√
增设防护罩
11.发电机没防雨棚
√
增设雨棚
12、散热箱高温
√
加强检查
5
现场防火
1、无消防制度、灭火器材。
火灾、人员伤害
√
完善相关制度,配备灭火器材
2、灭火器材配置不合理。
√
按规定配置
3、现场动火无防范措施。
√
完善现场动火防范措施
4、无动火审批手续或无动火监护人员。
5.强夯机故障,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事故。
机械伤害
√
强夯设备应满足安全要求,每天开机前必须检查夯锤、自由落锤装置、起重索具及各部件的连接处等,如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严禁带故障施工。
6.接触高空电线,造成电线损坏、强夯机械损坏和人员事故。
触电事故
√
遇到高压线路,应在施工前详细调查高空电线的电压、高度和横向距离,对于不满足安全距离的线路应上报监理工程师及业主进行处理,严禁不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冒险施工。
4电焊机龙头线接口敞开,无二级降压保护
√
电工对电焊机进行检查,尤其是龙头接口是否有保护,有无二级降压保护。外壳是否有接地。
5.非电工私接电线
√
安装、维护或拆除临时用电,必须由电工完成,电工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
6.空开漏电保护器失效
√
按施工临时用电规范配备施工要求的空开和漏电保护器,不能将接线地方裸露
7.未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