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酶工程考试复习题及答案定稿版

酶工程考试复习题及答案定稿版

酶工程考试复习题及答案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酶工程考试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酶活力: 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酶活力的大小可用在一定条件下,酶催化某一化学反应的速度来表示,酶催化反应速度愈大,酶活力愈高,反之活力愈低。

2.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对一种底物或一类底物起催化作用,对其他底物无催化作用的性质,一般又可分为绝对专一性和相对专一性。

3.酶的转换数:是指每个酶分子每分钟催化底物转化的分子数,即是每摩尔酶每分钟催化底物转变为产物的摩尔数,是酶的一个指标。

4.酶的发酵生产:是指通过对某些特定微生物进行发酵培养后,利用微生物生长发酵过程中特定的代谢反应生成生产所需要的酶,最后通过提取纯化过程得到酶制剂的过程称为酶的发酵生产。

5.酶的反馈阻遏:6.细胞破碎:是指利用机械、物理、化学、酶解等方法,使目标细胞的细胞膜或细胞壁得以破坏,细胞中的目标产物得以选择性或全部释放便于后续收集和分离的过程称为细胞破碎。

7.酶的提取: 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用适当的溶剂处理含酶原料,使酶充分溶解到溶剂中的过程,也称作酶的抽提,是酶分离纯化过程常用的手段之一。

8.沉淀分离:是通过改变某些条件,使溶液中某种溶质的溶解度降低,从溶液中沉淀析出,而与其他溶质分离的方法,常用语酶的初步提取与分离。

9.层析分离: 亦称色谱分离,是一种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使各组分以不同程度分布在两个相中,其中一个相为固定的(称为固定相),另一个相则流过此固定相(称为流动相)并使各组分由于与固定相和流动相作用力的不同以不同速度移动,从而达到分离的物理分离方法。

10.凝胶层析: 又称为凝胶过滤,分子排阻层析,分子筛层析等。

是指以各种多孔凝胶为固定相,在流动相冲洗过程中混合物中所含各种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大小不同,在固定相凝胶微孔中移动的距离不同,从而依次从层析柱中分离出来,达到物质分离的一种层析技术。

11.亲和层析: 是利用生物分子与配基之间所具有的专一而又可逆的亲和力,将混合物装入层析柱中利用流动相的冲洗作用和目标分子与固定相配基亲和作用力不同而使生物分子分离纯化的技术。

12.离心分离: 借助于离心机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使不同大小、不同密度的物质分离的技术过程。

13.电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着与其本身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过程称为电泳。

利用不同的物质其带电性质及其颗粒大小和形状不同,在一定的电场中它们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也不同,故此可使它们分离,电泳技术是常用的分离技术之一。

14.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相中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其分离的技术。

15.双水相萃取:双水相是指某些高聚物之间或者高聚物与无机盐之间在水中以一定的浓度混合而形各种不相溶的两水溶液相。

由于溶质在这两相的分配系数的差异进行萃取的方法称为双水相萃取。

16.超临界萃取: 又称超临界流体萃取,是利用欲分离物质与杂质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不同而实现分离的一种萃取技术。

17.过滤: 借助于过滤介质将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物质分离的技术过程称为过滤。

18.膜分离技术: 借助于一定孔径的高分子薄膜,将不同大小、不同形状和不同特性的物质颗粒或分子进行分离的技术称为膜分离技术。

19.结晶固定化酶: 通过结晶的手段,将晶体酶束缚于水不溶的载体上,限制酶分子的自由流动,但能使酶充分发挥催化作用的一种酶的固定化技术。

20.固定化细胞: 固定在载体上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正常的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的细胞称为固定化细胞,又称固定化活细胞或固定化增殖细胞。

21.吸附法: 通过氢键、疏水作用和π电子亲和力等物理作用或离子交换作用,将酶固定于水不溶载体上,从而制成固定化酶的方法称为吸附法22.包埋法: 是将聚合物的单体与酶溶液混合,再借助于聚合助进剂(包括交联剂)的作用进行聚合,酶被包埋在聚合物中以达到固定化的方法称为包埋法。

23.结合法:在适宜的pH和离子强度条件下,利用酶的侧链解离基团和离子交换剂的相互作用而达到酶的固定化的方法称为结合法也称为键合法24.交联法: 借助双功能试剂使酶分子之间发生交联作用,制成网状结构的固定化酶的方法称为交联法。

25.酶的定向固定:把酶和载体在酶的特定位点连接起来,使酶在载体表面按一定方向排列从而提高固定化酶活性的固定化方法称为酶的定向固定。

26.酶分子修饰: 通过各种方法使酶分子的结构发生某些改变,从而改变酶的某些特性和功能的技术过程称为酶分子修饰。

27.金属离子置换修饰: 把酶分子中的金属离子换成另一种金属离子,使酶的特性和功能发生改变的修饰方法称为酶的金属离子置换修饰。

28.大分子结合修饰:把酶分子通过共价作用或非共价作用与某些特定的大分子结合,从而使酶的特性和功能发生改变的修饰方法称为酶的大分子结合修饰。

29.肽链有限水解修饰: 利用酶分子主链的切断和连接,使酶分子的化学结构及其空间结构发生某些改变,从而改变酶的特性和功能的方法称为酶的肽链有限水解修饰也称为酶蛋白主链修饰。

30.核苷酸剪切修饰:利用一定的方法(一般为化学法)在DNA转录过程中通过将目标酶蛋白核苷酸的部分剪切,从而通过蛋白质翻译后改变酶的结构、特性和功能的方法称为酶的核苷酸剪切修饰。

31.酶的侧链基团修饰: 采用一定的方法(一般为化学法)使酶蛋白的侧链基团发生改变,从而改变酶分子的特性和功能的修饰方法称为酶的侧链基团修饰。

32.氨基酸置换修饰: 在DNA序列中的某一特定位点上进行碱基的改变获得突变基因,对酶蛋白中特定的氨基酸进行置换,从而改变酶分子的特性和功能的修饰方法称为氨基酸置换修饰。

33.定点突变: 是指在DNA序列中的某一特定位点上进行碱基的改变从而获得突变基因的操作技术。

34.核苷酸置换修饰:通过定点突变等技术对酶蛋白分子DNA序列中的某一特定核苷酸序列进行替换从而改变酶蛋白中特定氨基酸的种类实现酶分子特性和功能改变的修饰方法称为核苷酸置换修饰。

35.核酶: 是指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是生物催化剂,一般具有降解特异的mRNA序列等功能,又称核酸类酶、酶RNA、核酶类酶RNA。

它的发现打破了酶是蛋白质的传统观念。

36.模拟酶: 研究天然酶中那些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利用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方法设计和合成一些比天然酶简单的具有催化功能的非蛋白质分子或蛋白质分子称为模拟酶。

37.抗体酶:是指通过对生物抗体进行特定的修饰作用在其可变区赋予酶的催化结合等属性制备出的一种催化功能的抗体分子,是一种新型人工酶制剂。

38.生物催化: 利用酶或者生物有机体(细胞、细胞器、组织等)作为催化剂进行化学转化的过程。

39.酶反应器: 在工业生产中以酶作为催化剂进行反应所需的设备称为酶反应器,是用于完成酶促反应的核心装置。

它为酶催化反应提供合适的场所和最佳的反应条件,以便在酶的催化下,使底物(原料)最大限度地转化成产物。

40.搅拌罐式反应器: 又称为批量反应器、间歇式搅拌罐。

由容器、搅拌器及保温装置组成,底物与酶一次性投入反应器内,产物一次性取出,反应完成之后,酶(细胞)用过滤法或超滤法回收,再转入下一批反应的一类反应器。

41.填充床式反应器:又称固定床反应器,是将固定化酶填充于反应器内,制成稳定的柱床,然后通入底物溶液,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实现酶催化反应,以一定的流速收集输出的转化液(含产物)的一类反应器。

42.流化床式反应器:是将底物溶液以足够大的流速,从反应器底部向上通过固定化酶柱床,使固定化酶颗粒始终处于流化状态,使反应液的混合程度介于全混型和平推流型之间。

即可用于处理黏度较大和含有固体颗粒的底物溶度,同时亦可用于需要供气体或排放气体(即固、液、气三相反应)的酶反应器称为流化床式反应器。

43.鼓泡式反应器:是利用从反应器底部通入的气体产生的大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起到提供反应底物和混合两种作用的一类反应器。

也是一种无搅拌装置的反应器。

44.膜反应器:是一种将酶催化反应与半透膜的分离作用组合在一起而成的反应器,可以用于游离酶的催化反应,也可以用于固定化酶的催化反应。

45.喷射式反应器: 通入高压喷射蒸汽,实现酶与底物的混合,进行高温短时催化反应,适用于某些耐高温酶的一类反应器称为喷射式反应器。

二、填空题1.根据国际系统分类法,将所有已知的酶按照催化反应类型分为:_氧化还原酶_、_转移酶_、_水解酶_、_裂合酶_、_异构酶_、_合成酶_六大类。

2.酶活力是_催化速率快慢_的量度指标,酶的比活力是_纯度高低_的量度指标,酶的转换数的主要组分是_酶催化周期长短_的量度指标.3.1961年,国际酶委员会规定的酶活力单位为:在特定条件下(25℃,pH及底物浓度为最适宜)_每1min_,催化_1μmol_的底物转化为产物的_酶量_为一个国际单位,即1IU。

4.酶活力的测定方法有_终点法_、_动力学法_、_酶偶联法_和_电化学法_。

5.决定酶催化活性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_酶分子结构_,二是_反应条件_。

6.求Km最常用的方法是_双倒数作图法_。

7._戊二醛_、_二氨基丁烷_、_乙二胺_是酶分子修饰中分子内交联最常用的交联剂。

8.1960年,查柯柏和莫洛德提出了操纵子学说,认为DNA分子中,与酶生物合成有关的基因有四种,即操纵基因、调节基因、_启动基因_和_结构基因_。

9.SDS-PAGE是利用蛋白质的_自身相对分子质量不同_进行分离,离子交换层析是利用蛋白质的_对不同离子亲和作用力不同_进行分离。

10.可逆抑制作用可分为_竞争性抑制作用_、_非竞争性抑制作用_和_反竞争性抑制作用_。

11.酶活力的测定方法可用_终止_反应法和_连续_反应法。

12.通常酶的固定化方法有_吸附法_、_交联法_、_键合法_、和_包埋法_。

13.酶分子的体外改造包括酶的_化学酶工程_修饰和_生物酶工程_修饰。

14.模拟酶的两种类型是_全合成_酶和_半合成_酶。

15.抗体酶的制备方法有_引入_法和_拷贝_法。

16.根据酶和蛋白质在稳定性上的差异而建立的纯化方法有_热变性_法和_酸碱变性_法。

17.酶的生产方法有_提取法_、_发酵法_和_化学合成法_。

18.日本称为“酿素”的东西,中文称为_酶_,英文则为_Enzyme_是库尼于1878年首先使用的。

其实他存在于生物体的_细胞外_和_细胞内_中。

19.酶分子修饰的主要目的是改进酶的性能,即提高酶的_活性_、减少_抗原性_,增加_稳定性_。

20.借助_双功能试剂_使_酶分子之间_发生交联作用,制成网状结构的固定化酶的方法称为交联法。

21.酶的分离纯化方法中,根据目的酶与杂质分子大小差别的分离方法有_凝胶过滤_法、_超滤_法和_超离心_法三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