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内涵发展规划

学校内涵发展规划

二、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丰富学校文化内涵,打造学校办学特色,努力提升学校办学软实力,从而全面提升学校整体实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特色定位
(一)办学思想:
办学理念: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搭建教师发展的平台。
2、让展厅成为了解古镇文韵的基地
将建设古镇文韵展厅,拟定展厅分三大块内容:
走进仙市古镇---介绍仙市古镇的过去、现在、将来;介绍“仙滩”名字的由来、仙市名人、仙市名胜等,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儒家礼仪文化——介绍儒学中的“礼”,宣扬传统美德,规范师生行为。
学校成果展示----主要罗列学校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增强学生的荣誉感。
因地制宜进行古镇文韵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凸显古镇特色。
1、让每一块墙壁都有文化
充分地利用学校的每一面墙壁、每一处景观进行建设,让学校的每一个地方都洋溢着古镇文韵。在走廊、楼梯建立书简式经典阅读长廊,《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唐诗、宋词、师生必读书目等内容走近学生,让学生俯拾、垂手、闲步皆得。宣传栏和班级墙壁定期更换学生读书作品。在校园里设置文化石和读书文化环境墙,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读书文化熏陶和教育。
目标:学校古镇文韵特色彰显,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1、开展各种评比表彰展示活动。
2、提终期评估验收。
五、学校内涵发展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
职务
姓名
具体工作
组长
朱德君(书记校长)
负责内涵发展全面工作。
副组长
程昱宏(安全办主任)
负责内涵发展工作中安全保卫工作
各教研组长
负责内涵发展工作中的教研工作。
学校内涵发展总负责人为卢天庆校长,明登才副校长为执行负责人,具体工作由德育、教学、后勤、安办等部门牵头,负责部门方案的制定、实施,迎接评估、总结等工作。学校各部门工作人员共同参与此项工作。
六、具体措施
(一)古镇文韵环境工程
(二)古镇文韵德育工程
读书即是立德。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如何做人、做事的深刻哲理,是学校德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学校德育只有着眼文化教育,才能找到自己的根基。腹有诗书,其品自高;腹有诗书,其德自谦;腹有诗书,其身自正;腹有诗书,气有浩然。此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3、让图书室成为学生们的最爱
扩大师生读书场地空间,丰富图书馆藏,定期开放图书室。指导学生多途径阅读,使学生的读书向课外延伸、社区延伸、社会延伸,向网络延伸。
4、让网络成为学习交流的平台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学校网络QQ群和校训通上开设“古镇文韵”专栏,将学校特色建设方案、活动等发布网上,让师生、家长及时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动态,并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
明登才(副校长)
负责内涵发展方案的制定和德育、安全、后勤等方面工作。
胡礼根(副校长)
负责学校内涵发展德教学、教研和工会方面的工作。
成员
陈浩(政教主任)
负责团队工作和学生德育活动、班级活动等方面的工作。
龚联彬(教导主任)
负责教学、教研、信息技术方面的具体管理工作。
银登英(办公室主任)
负责内涵发展工作中教师活动方面的工作。
一、背景分析
仙市中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釜溪河畔,国家级文化名镇——仙市镇的川主庙,由有百年历史的仙市中心校初中部发展而建立。仙市古镇“因盐设镇”,具有1400多年历史,是釜溪河当年盐运重要码头之一,俗有“中国盐运第一镇”之称。被誉为古盐道上的明珠,又因“四街、五栈、五庙、一祠、三码头、一鲤、三牌坊、九碑、十土地”,以及精美的古典建筑群和佛教文化的兴盛而闻名遐迩。0七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镇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神奇的历史文化遗存让人流连忘返。乘着仙市古镇建设的东风,仙市中学在近两年内将会得以重新建设。预计工程投资2000多万,占地45亩,新学校的设计风格与仙市古镇建设有机的融合,青砖黑瓦,古香古色。新学校建成后将是沿滩区农村中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环境最优美的中学。
第二阶段:古镇文韵完善年(2012、7—2013、7)
目标:完善、深化传承古镇文韵的管理体系,实现“古镇文韵”下的师生读书方法的最大优质化。认真落实阶段计划,扎实开展创建工作。
1、总结创建工作中的得失,学校的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2、学校各项活动制度化、经常化,效果明显。
第三阶段:古镇文韵彰显年(2013、7—2014、7)
四、建设规划
第一阶段:古镇文韵构建年(2011、7—2012、7)
目标:建立古镇文韵的管理体系。
1、结合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等确立学校特色建设方案。
2、开展创建特色学校宣传动员工作,让方案深入师生、家长心中。
3、开展前期培训工作(理论培训、技能培训)。
4、优化校园文化。
5、建立和完善与创建学校特色相配套的规章制度。
办学目标:在同一蓝天下,培养有责任感的现代公民
校风:修身、益智、健体、增能
教风:敬业爱生、教书育人
学风:勤于求知、严于修心、乐于强身
(二)特色界定
1.特色目标:传承“古镇文韵”,修立君子品行
2.特色内涵:借助优势地理环境,以了解、挖掘、学习仙市古镇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内涵为切入点,以“礼仪教育”为核心,通过开展诵读经典诗文、学习儒家礼仪文化、发扬中华传统美德、体验中华传统手工艺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让传统文化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知礼守礼、热爱家乡的新时代接班人。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搭建教师发展的平台”为办学理念,确立“质量立校、名师兴校、科研强校”的办学方针。教育教学、科研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新的飞跃。已连续五年获区教学质量一等奖。综合评估考核一、二等奖,已经逐渐成为沿滩一流、全市有名、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农村初级中学!
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和优良的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决定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开展“传承千年古镇文韵,打造特色品牌学校”活动,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传承千年古镇文韵,打造特色品牌学校
——仙市中学内涵发展三年规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丰富办学内涵,增强办学活动,认真落实沿滩区教育局“内涵发展规划”和“一校一特色”工程方案,使我校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创建特色品牌学校,特制定我校内涵发展三年规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