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农村学生书法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现状

浅谈农村学生书法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现状

浅谈农村学生书法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现状
当前,很多农村中小学没有专门的书法老师而无法正常进行写字课的教学,导致学生写字无章无法。

众多学校也没有从自身意识形态里下功夫,还停留在以前“老教学”的时期,没有加大写字教育的宣传力度,导致家长也不认真配合学校搞好学生的写字课教学。

学生偶尔参加一次书法比赛,捧回一纸名不副实的获奖证书还沾沾自喜,这不但无利于学生的后期培养更影响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因此,对于坚守在教学第一线的广大老师来说,挑起这份重任,责无旁贷。

汉字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载体,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也是传播文明信息的工具,而书法艺术是我国的国粹,蕴含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和深刻的民族精神,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

热爱文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1990年国家教育公布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写字的通知》,指出书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训练之一,搞好书法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都有着主要作用。

1.书法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随着电脑的普及,有些人误认为书法不重要了。

因而没有必要花功夫去练字,不少青少年的字书写的乱七八糟没法阅读。

其实书法除了实用性之外,还有艺术性的一面,其本身就是科学与艺术的一种完美结合。

书法的
过程是培养和提高审美意识的过程,审美欲望是人的基本欲望的升华,人的需求和欲望是审美的心理动因,在审美过程中主体的能动性,推敲和探索是鉴赏能力高低的重要表现。

中国汉字是逅形文字,每个不同的字都有独特的“形”,要把字写得美观,除了了解汉字的一些基本构字规律外,观察能力至关重要、如笔画的长短、细块的大小、结构的疏密、形体的斜正和体势的收放等、书写前必须静观细察、把握机理、妥善安臵、这个处臵过程就是审美能力的提高过程、字写得端正、整洁美观,就会产生赏心悦目的效果。

韩盼山教授在《书法基本教育》书中说:“书法艺术教育重要在教育,书法艺术本质则是一种媒介或手段,意在通过它使受教育者得到审美享受,提高审美境界,陶冶性惰,净化心灵”。

2.书法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书法是语文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之一。

书法教育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中、识字、写字学习祖国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书写不但有利于扎实地学好汉字,也有助于传播文化知识。

3.书法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素养
现在的教育越来越主观创造素养,书法教育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手段之一。

“书画同源”,书法的美也是无限的,个性化的。

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人的字都有其独特性,书写者对审美的角度不同,书写技能的高低,产生不同的书法效果,从中体验书法的线条、结体、章法的变化莫测,进一步领略书法的妙境。

书法拥有的美与渭独树一臶、
学生可通过反复书写尝试感受书法带给人的无穷魅力。

在艺术门类中,书法最具中国特色,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无色而具有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集中反映了中国人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性、而从目前书法教育的书法教育的现状看,整个社会对书法教育的重要性还没有充分认识,还没有形成一个全民学习法普及书法的教育的气氛。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写字教育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与认可。

如何来传承与延续我国这一伟大的文化艺术瑰宝,如何让这一博大精深的字艺永远熠熠生辉,确实是作为中华儿女们应该不断思索与探讨的责任与义务。

对于城市学校的写字教育,笔者确不知详情而不敢乱发言,但就农村学校的写字教育应该还是相当清楚的,现就自己所知道的或肤浅的认识写于后,旨在抛砖引玉,以期引起更多有识之士的共同参与与研究。

一、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是导致这一教学无法正常实施的最关键因素:
相信至今坚守在书法教育第一线的同行们都有这一共识,缺少了相应老师们的有效指导,学生的写字俨然海市蜃楼,形如一双小号的脚穿了一双大号的鞋却不知该迈向何方。

纵观当今书论,对于如何写好字的经典语录不少,但对于老师教学生写字的格言却不多见,也许,这是先人祖辈们没有想到的吧!
二、农村学校宣传力度不够,家长配合意识淡薄;
我校应教育局要求于2012年开设了书法课,这对于所有的学生而言是一个福音,除了把写字课纳上了正儿八经的教学轨道,最重要的是学生写字学习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

并不是说以前我校就没有安排写字课,而是这种课程都没有安排专门的老师,都由语文教师担任。

学生写字便没有“目标”,如果非说有目标,则显得较为勉强,因为并不是所有语文老师都能胜任学生的写字教学,其意不言自明。

现在,开设了书法课,潜意识里应该是“应该安排专人上书法课了”,殊不知,依然是老马识途。

这本不符合课程精神,但为了能腾出老师来上课,也只能勉为其难了。

于是,像以前一样,课程步入正轨。

学校没有召开专门的家长会议告之这一重大举措,也没有在学生集会上宣传这一新的工作,老师们按部就班,学生们依然如故。

一节书法课下来,布臵学生准备的书写工具达其要求者不到30%,问其原因,生答曰:大人不准买。

其情其景,真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一个书法课的教学学校尚且如此,其它农村学校可想而知。

三、学校缺乏必要的组织手段,重视程度不够;
一个学校成功的写字教育,除了老师们的精心组织与全身心投入,还得需要学校加大组织力度,诸如师资学习,组织比赛,外出观摹等等,只有意识上去了,才会在行动上加以实践。

而反观现在的农村写字教学,除了排在课程表上,真正意义上的写字训练毫无动静。

学校对这一现状不是
不知,而是无力改变,这除了教师本身的功夫外,那就是写字是考试外科目。

所以,关于写字的一切组织措施都可以忽略。

很多农村学校也曾搞过学生书法赛。

以农村小学来说,规模最大的当数“六.一学生书画作品展”,其中的许多书法作品(我们估且称之为作品),连其基本笔画都还写不像,更不用谈其汉字结构本身的稳健了。

更有甚者,有的作品完全就是“描摹本”,也堂而皇之地用来展览用了。

对这一切假象,我们可以这样思考,学校为了搞这样一个活动,(当然,届时是有很多家长来校参观的)必须得有学生拿出作品,而至于作品的档次与真实性,当不在追究之列,如果用好大喜功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

除了六一展览,其余基本没有类似活动。

四、各种书画比赛的泛滥,影响了学生的审美;
现在,社会上针对学生的各种形式的书画比赛层出不穷,一周下来要可能要收到好几封这样的信件,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而且这种比赛都有一个共通之处,缴纳二十到三十元不等的参赛费,所有寄送作品百分百中奖。

本来非常糟糕的一篇字,还能评个一二三等奖,学生手捧证书,满心欢喜——原来我写的字这么棒啊!殊不知,别人赚取了参赛费后,你还沉浸在名不副实的奖励中,还在为写得一手“好字”而沾沾自喜,也许,那颗骄傲的心便在此时开始膨胀,也许,原有的审美能力也开始变得模糊,分不清孰是孰非了。

当然,影响农村学生写字教育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笔者在此就不一
一赘述。

如果就上面所列举的几大存在的问题探讨对策的话,应该还是能找到方法的。

首先,相关职能部门对课程安排进行一个大调整,把写字这一艺术类学科同音体美一样单独安排专人教学,并安排人员定期培训;同时,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上级下发文件要认真学习,学校走廊过道都要布臵书法类作品(加框上墙),定期召开家长会,增强全民写字意识。

第二,学校应该有一个关于写字的年初计划,就如何搞好写字教学,如何提高教师自身写字素质,怎样布臵作品展览等都要翔实到位。

第三,相关职能部门可以考虑定期安排专业人员到各学校进行写字教育的讲座及书法欣赏,只有教师本身的能力上去了,才可以在写字教学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第四,筛选比赛类别。

对于学生来说,书法协会或书法教育委员会及教科所举办的比赛是非常好的,否则不予理睬。

笔者坚信,不管条件多么艰苦,坚守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们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一定能探寻出一条平坦而健康的大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