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实验复习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实验复习


3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考点一、平衡摩擦力 1、不挂桶与沙,仅小车拖 着纸带,重力分力与f平衡 F 2、重力沿斜面分力 与摩擦力平衡
N f
Mg sin f动
3、改变小车质量时,不必重新平衡f

Mg
Mg sin f动 N Mg cos
4、平衡摩擦目的: 使绳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
小车在木板上做什么性质的运动?
C B A
先加速再匀速
?
弹力做得功全部转化为车动能,我们 要取的速度是
车匀速运动时速度,即橡皮筋不再做功时的速度
问题:纸带上打出的点不都是均匀的,应该采用 那些点来计算小车的速度?
取点迹清晰且间距均匀且最大的部分
?
?
(1)探究过程中,对橡皮筋有什么要求?是否需要橡皮 筋做功的具体数值? 必须使用规格相同的橡皮筋,橡皮筋所做的功不需要计算, 一根做功为w,两根做功为2W,依次类推 (2)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有什么要求? 将橡皮筋拉到同一位置,伸长量相同,保证每根做功都为W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橡皮筋对小 车做功与小车速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橡皮筋、小车、木板、打 点计时器、铁钉等
打点计时器
小车
铁钉 纸带 橡皮筋
木板
思 考
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是合力做的功吗?
F阻 F
还有摩擦 力做功
如何使拉力做的功等于合力做的功?即 如何抵消摩擦力。 把木板的 FN 一端垫高, 使重力沿 F阻 F1 F 斜面向下 的力与摩 擦力平衡 F
1.打点计时器的使用,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求加速度 1、使用交流电; 2、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3、每次释放时,拉动纸带的物体应靠近打点计时器 4、相邻计时点的时间间隔:0.02S 所打五个点或中间隔四个点时间间隔为0.1S
xbd 5、某点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v c vbd tbd 2
(s 6 s 5 s 4 ) (s 3 s 2 s1 ) a 3、0.86; 0.64 2 (3T)
4、0.25;0.35; 0.45;0.55 CE间平均速度0.45 根据斜率求加速度1m/s2
0.5 0.4
0.3
0.2 0.1 0.1 0.2 0.3 0.4
2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 定则
2
G
解 决 弹 簧 弹 力 做 功 问 题
第一次用一条橡皮筋拉小车
做功W
第二次用两条完全相同的橡 皮筋并联起来栓到小车上拉 小车,且使每条橡皮筋的伸 长都和第一次的伸长量一样
做功2W
依次类推,并联三条、四条……橡皮筋,且拉伸 的长度都一样,做的功为3W、4W……
解 决 车 动 能 时 的 速 度 问 题
F合 F Mg sin f动 F
考点二、 桶沙质量m<<小车质量M 打点计时器纸带 车与桶沙 a 小车M F 加速度 大小相等 垫板 对M : F Ma mg F a M m 对m:mg F ma 桶沙m mg>F a
mg 平衡摩擦力
Mmg F M m
mg
F合 F拉 mg
目的: m 桶沙重力=车拉力, 1 M 则 m/M接近于零 即M>>m 车M>>桶沙m
考点三、实验过程
方法:控制变量法 小车M
打点
计时器 垫板
纸带沙及沙桶m源自1、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 先开电源;后放开小车 2、调节滑轮,使线与轨道平行 3、每次释放时,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
温馨提示:注意有效数字
五: 1、天平、秒表、直流电源; 刻度尺、交流电源、重物; 2、CBAFEDG; 3、(1)1.175;0.6903; (2)0.6909; (3)大于;要克服阻力做功; (4)误差允许范围内,机械能守恒 4、过原点倾斜直线;重力加速度;
5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实 验: 探 究 做 功 与 小 车 速 度 变 化 的 关 系
x 2 x1 aT T为x1或x2的时间 6、加速度求解: 偶数段分成时间相等的两大段, 2 x 2 x1 aT 常数 7、 ,则为匀变速运动:
温馨提示:注意有效数字
一 1、交流; 0.02 ;先接通电源、在释放纸 带;1.5; 左; 2、0.2; 匀加速直线;相邻位移之差相等;
4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1、一定不用天平测质量,
2、必须使用铁架台,固定打点计时器。
1 2 mgh mv 2
3、计算某点的重力势能时,注意 g取9.8还是10
x bd 4、 求C点速度时,利用 vc v bd , tbd
不能用v gt ,或v 2gh 求解
5、mgh>mv2/2原因:物块下落过程,克服阻力做功 6、实验结论:误差允许范围内,机械能守恒。
1、两弹簧秤作用时,记下结点O位置,弹簧秤的方向 及大小 2、一弹簧秤作用时,拉到O点位置,记下大小及方向
3、两次拉到同一点位置O原因:保证两次力的作用 效果相同
4、两弹簧秤示数可不相等,但不要太大,不要太小 5、两弹簧秤夹角不要太大,不要太小,(60--120)
6、弹簧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
二、答案:1、CDGH; 2、GH; 3、两次力的效果相同 4、OP延长线上;5; 5、BCD; 改变重物;
实验目的:
F(沙及沙桶mg)一定时 探究a—1/M关系 小车及砝码质量M一定时 探究a—F 关系
考点四、实验数据 处理
小车及砝码的质量M一定时 探究a—F 关系
刚好平衡f, a-F图象过原点倾斜直线, 斜率表示小车质量倒数
a-F图象与横轴有交点, 平衡摩擦力不足或未平衡摩擦力
a-F图象与纵轴有交点, 平衡摩擦力过大
(3)为什么要平衡摩擦?
研究合力做功与速度关系,保证橡皮筋所做的功为合力做功 (4)小车获得的速度怎样计算? 即匀速运动的速度,找出匀速的过程,位移/时间求解 (5)如何找弹簧弹力(合力)做功与车动能关系?
弹簧弹力做得功全部转化成车动能, 画W-V2图像为过原点倾斜直线
考点四、实验结论
F(沙及沙桶mg)一定时 探究a—1/M关系
a-1/M图象 过原点倾斜直线 斜率表示合力 a-M图象不好分析a与M关系
三、 1、(1)质量一定情况下a与F关系 (2)F一定情况下a与1/M 打点计时器; 刻度尺;小车;>>;桶和沙重力mg; 2、CDH 3、F; DCGABE 4、 (1)未使用交流电源 (2)未平衡摩擦力 (3)细绳未与板平行 (4)小车未靠近打点计时器; (5)应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 5、ACD; 6、(1)控制变量(2)B; (3)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 摩擦力不够; 平衡摩擦力过度; M>>m不成立; (4)拉 力接近等于沙和小桶的重力
相关主题